鄂西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政治参与与大众传媒的作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梳理国内近十年的文献、论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方面所作的研究很多,论文也很多产。但是具体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是非常少的。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新农村的建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基层村民自治,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见基层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政治参与对促进国家团结,推进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农民受众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求大众媒介积极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和方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积极改善少数民族农民的政治参与现状是很有价值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朔望报》、《武风鼓吹》是辛亥革命前夕诞生在宁波的两份报刊,它们积极传播军国民思想,倡导尚武精神,鼓动民众强健体魄、勇于竞争;激励民气,抵御外寇,推翻专制,为宁波的光复革命构建了舆论环境,积聚了革命力量。  【关键词】报刊 尚武传播 宁波光复    1911年11月5日(辛亥年九月十五日)宁波(简称“甬”)宣告光复,当天成立军政分府;同一天凌晨,省城杭州也宣告光复,杭、甬两地是浙江最早光复
【摘要】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一直和报纸休戚相关。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因其所处战争环境,公共领域开始建设发展,这时期《大公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胡政之的“文人论政”思想一直推动着《大公报》的发展,使之独具特色。  【关键词】胡政之 文人论政 公共领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感到将国家及人民解救出来的重大责任。如何将他们心中对国
【摘要】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们集聚在一起,它带给广大网民以前所未有的能量。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网民的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研究媒体报道中的“网民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网民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对其评价的变化。  【关键词】网民 媒介形象 中青在线 内容分析    截止201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75亿。互联网成为
一、党报收订数与党员数增加不成正比,党报订阅的“规定性”反映不了党报阅读的覆盖面    各级党委机关报,或简称“党报”,或称之为“主流媒体”,因其办报和用报的指向和指定性,其读者群已在党的文件中做出了规定,而且几乎每年征订都会得到上级文件的重申和强调,其订报经费也有相应的保证。党报收订,客观真实的情况是,能够基本覆盖组织架构,但规定的部分仍有相当的遗漏。同时,尚未明确规定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内,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