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灵性 守护童年生态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生来具有灵性,儿童灵性的外在表现具有即时性、隐蔽性、易逝性,与环境、氛围等密切相关。童年期的灵性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激扬,那么便会逐步增强,进而发展为常人口中“有灵气、有创造性”。相反,如果未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灵性就会逐步消退,儿童往往变得“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因此,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细致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灵性的想法和行为,把发掘儿童的灵性,激扬儿童的灵性,让儿童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灵性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育人方面的价值追求之一。
  一、在平等的对话中撷取生成性资源
  很多时候,儿童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考的,但是往往由于规范纪律的要求和对教师教学期望的揣摩,学生会把这些想法和问题掩藏起来,教师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有人说:儿童总是带着秘密的,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打开这个“暗箱”。因此,我们需要走近儿童,与他们平等对话,从中撷取他们有价值的想法。
  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其中一个环节是从正方形、长方形、小硬币中选择标准,测量两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并讨论:选用哪种测量标准比较好?学生们经过讨论、补充后都认为用正方形做标准比较好。于是,我顺势揭示: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也发现,选用正方形这样的标准来测量更合适一些,从而为后续引出面积单位埋下伏笔。这时候,两名学生在下面轻声交流了起来。“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在接下来的学生练习环节,我便走到他们身边轻声问:“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说得学生感觉好像犯了错一样,不敢开口,旁边的学生说:“他刚才说小方块好是好,可是我们总不能每天都带在身上啊。”这学生多有想法,这样原生态的问题是他真实的困惑和表达,而且这不正是“为什么要产生统一的面积单位和后来只要去量出长、宽”的原因之一吗?于是,我在课快结束的时候,请这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并且启发大家想办法。就这样,一个人的灵性思考引发并带动了一群人的灵性思考。
  儿童灵性的表现具有不可预期性和随机性,需要我们确定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尊重儿童,多让儿童表述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像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一样耐心倾听儿童的想法,那么,儿童灵性的思想资源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扬。
  二、在延展的时空中凸显隐蔽性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方面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生性胆小,他们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很多时候,学生们一些很有价值的想法、问题被淹没。
  如何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呢?我想到将课堂向外延伸,拓宽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空。于是,我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数学信箱”,鼓励学生把课上没有来得及表述的想法或问题、遇到的困难、自己发现的好题……以卡片的形式写出来,放到信箱里,我每天收集、整理、解决一次。这样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因为老师的离开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丢弃,既保证了课堂效率又让学生隐蔽性的思想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凸显。在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中,我以问题:“如果小红家不在小军家的北边,也不在小军家的东边,而是在北边和东边之间,那该怎么表示他们两家的位置关系呢?”引出对另外4个方向的学习。课后,有学生就通过“数学信箱”向我提问:“小红家在小军家的东北面,小丽家跟小红家又不在一起,怎么也在小军家的东北面呢?”
  看了学生的问题,我又和他谈了谈,发现原来他的困惑在于:前面学习东南西北时,在东边不管是多远,都在一条线上,于是他便错误地认为在东和北正中间的那条线上的才是东北(我们的八个方向的模型也是以线的形式给出的)。于是,我决定在第二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认识,并摒弃如下左图的模型,改为如下右图的模型。
  像这样,“数学信箱”让我更好地看到了学生的学,听到了他们真实的声音,更好地凸显了隐蔽性的儿童资源,让我的教学能够更好地贴合儿童、支持儿童。
  三、在细致的观察中捕捉易逝性资源
  课堂巡视是教师课上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最为常用的手段,一般大家主要巡视学生讨论、研究的情况,练习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加以辅导、错误者加以点拨,发现全班性的问题加以讲解,巡视的内容大多以结果为主,过程较少。教师们很少驻足一些学生身边看看他们获得结果的过程,而正确的答案可能是相同的,但通往答案的路却有很多条。所以,学生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蕴藏着很多资源,这些资源是动态的、易逝的,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
  在学习一年级《比大小》后测试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从卷面上,我们只能看到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他是怎么思考的呢?我在巡视中发现:他用左手大拇指按着第一只动物,左手食指按着第一间房间,然后移动左手大拇指到第二只动物,再把左手食指也移动到第二问房间……真好,这是学生一一对应思想的实际应用。于是,我请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投影下展示,并让大家讨论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此不仅让学生实现了经验的共享、灵性的互通,而且让学生透过自己的经验来发现与了解自己,更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方法。
  像这样能看得见学生的思维、听得见思考、触摸得到创造的儿童资源是学生灵性的外显,这些随机的、隐蔽的、易逝的资源需要我们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并将有价值的细节放大处理,让它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生成精彩,让儿童在灵性化的数学教学中得到灵陛的张扬。
其他文献
近十年,我国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启动消费需求,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起到十
摘要: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在高校更是如此,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育人环境和用人方面都存在问题,致使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文章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问题;对策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员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高校教职员工进行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产业集群在成熟后期,如果不进行升级通常会出现衰退的迹象。产业集群升级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阐释产业集群升级
作业设计是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然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却没有赋予其应有的重视,相反还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和模式化的倾向,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低下。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真正发挥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由统一性向层次性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直以来,教师为了教学的方便在数学作业的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发展,由于我国山地丘陵地区众多,因此在公路建设中的隧道路段建设水平和环境系统监控水平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