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2003年,根据浙江省诸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富润先后六次实施对22家国有困难企业的合并。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兼并组合,大多都属于纺织加工之类的传统竞争性行业,转型升级基础薄弱,步履艰难。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回调,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形势下,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必然要求,更有来自企业外部生存环境的竞争,如果不加紧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个主要症结,将来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跟上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竞争力,因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富润控股集团按照“立足纺织,超越纺织,发展纺织”的战略思路,通过积极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再造,进行文化的融合和管理的提升,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自我发展的路径。
体制是关键
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新体制,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2003年起,富润就在思考如何改变企业投入的单一格局,发展股份、社会资本、经营团队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即新体制。新体制的建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效应,经营体制与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赢利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国有资产得到了保值和增值。发展机制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体现出了国有体制下产权多元化的新型国企的强劲活力。
200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旧城改造实施对全部商业企业改制。股份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10年启动集团本级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按程序,规范、有序、稳妥地推进,基本实现“有力推进,平稳规范,务求完胜”的目标。
先做强主业
富润的主业是“纺织”,也就是要先“立足纺织”。主业是基础,基础打牢,万变不倒,只有专注自己的主业、实业,在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实力的领域做强自己,才有能量往其他领域拓展。
淘汰落后产能,注重对原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下辖的浙江富润印染公司在2010年主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定型机、平网印花机等30台(套),淘汰落后印花生产能力480万米、染色生产能力1200万米。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印染设备,使企业的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投资2亿多元的印染基地和投资6.5亿元的城西纺织科研基地成形。
“立足纺织”是富润的升级路径。而“超越纺织”的转型,富润则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做该做、能做、做得好的事。
规范制度,加强传统产业内部管理。企业建立了《富润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管理办法指引》、《内部审计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大分析管理制度》等。对母子公司的关系和职责,子公司的建立和财务、资金、审计、劳动人事、环境保护等管理均作明确规定。
通过开展“质量强企”活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抓好质量基础:在全集团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化良好行为并持续运行。参与国家染整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纺织行业中水回用标准以及国家、行业各类产品标准的修订工作。
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响应诸暨市委市政府建设“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富润进出口公司设立富润科创商务服务中心,作为诸暨市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列入了市“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服装平台由纺织服装信息网、经营管理者培训、科技创新服务、产品质量检测和外经贸服务中心等有机构成,为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生产、技术、品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在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方面发挥了作用,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首批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浙江省优秀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以绿色为方向
富润坚持“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富润”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减排,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技术创新,实行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探索出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近年来集团在清洁生产方面投资已达数千万元,已有富润纺织、印染等四家子公司通过首轮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并获“浙江省清洁生产阶段性成果企业”荣誉。
为促进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实施纺织资源再生利用,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示范,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承接的废旧军服回收利用项目给企业带来跳跃式的发展。废旧军服回收利用,是解放军总后勤部重点科研计划,对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服管理条例》,推进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月,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在诸暨召开了废旧军服回收利用研讨会。同年9月11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专门听取废旧军服回收利用项目的情况汇报。2010年10月,国内第一条年产3000吨纯涤纶废旧军服再生切片生产线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专题报道“浙江:传统制造业走上转型路”,报道了富润纺织公司实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推动着传统纺织向绿色纺织的转型。
2008年投资500万美元的富润奇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企业内设高科技孵化器中心,建设以“核心企业+孵化器”模式运行的高科技创业示范中心,重点引进和扶持半导体集成电路、数码存贮、数控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奇创公司已成为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的新亮点以及诸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转移与跨界并举
实施产业转移是纺织行业实施转型升级的路径,富润印染公司入主德清明贺钢管,实施产业转型;序列丰盈公司积极寻求发展机遇,投资6000万元在江西省铅山县建立矿物质类营养强化剂生产研发基地,建设3000吨药用级、6000吨食品级、三期6条生产线。产业转移成为富润序列各单位向外走,实现跨行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010年12月,为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寻求新的路径,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参股诸暨长城国际影视网游动漫创意园项目公司,该项目已被列为“十二五”浙江省影视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十大重点工程。2011年初,由长城影视集团投拍的红色革命史诗大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时隔一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十部献礼大片之一。
做强商贸服务促整合
富润控股集团是综合型企业集团,商贸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这几年来,富润不断向“三产”渗透。如投资参股诸暨农村合作银行、绍兴商业银行等。2008年10月,富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东白湖休闲度假中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42亿元。2008年12月,富润控股集团第一个旧城改造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35000余平方米的诸暨第一百货购物中心重装开幕,实现从传统百货向时尚百货的跨越。2009年1月,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参股的诸暨市宏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营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参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2010年10月,诸暨城西总部经济区“富润大厦”基本竣工,城东地块标志性建筑“富润屋”项目建设启动,意向投资国际物流轻纺城项目和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项目??
富润在自身改革、稳定、发展的同时,通过发展主营业务,有效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深化节能减排,注重对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培育,拓展多元经营,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型商贸服务业等。2011年,富润实现销售4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税3.5亿元,同比增长8%。企业的主要产品能耗、吨产品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集团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浙江省重点企业创新团队,实现了“闪亮转身”。“十二五”期末,企业销售总额预计达到80亿元,利税6.5亿元。
纵观富润走过的转型之路,正如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所讲,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科学发展道路。转型没有捷径,只有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老老实实,才能不浮夸,不浮躁;只有老老实实,才能专心于事业,专注于主业;只有老老实实,才可能有创造性,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回调,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形势下,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必然要求,更有来自企业外部生存环境的竞争,如果不加紧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个主要症结,将来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跟上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竞争力,因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富润控股集团按照“立足纺织,超越纺织,发展纺织”的战略思路,通过积极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再造,进行文化的融合和管理的提升,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自我发展的路径。
体制是关键
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新体制,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2003年起,富润就在思考如何改变企业投入的单一格局,发展股份、社会资本、经营团队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即新体制。新体制的建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效应,经营体制与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赢利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国有资产得到了保值和增值。发展机制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体现出了国有体制下产权多元化的新型国企的强劲活力。
200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旧城改造实施对全部商业企业改制。股份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10年启动集团本级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按程序,规范、有序、稳妥地推进,基本实现“有力推进,平稳规范,务求完胜”的目标。
先做强主业
富润的主业是“纺织”,也就是要先“立足纺织”。主业是基础,基础打牢,万变不倒,只有专注自己的主业、实业,在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实力的领域做强自己,才有能量往其他领域拓展。
淘汰落后产能,注重对原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下辖的浙江富润印染公司在2010年主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定型机、平网印花机等30台(套),淘汰落后印花生产能力480万米、染色生产能力1200万米。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印染设备,使企业的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投资2亿多元的印染基地和投资6.5亿元的城西纺织科研基地成形。
“立足纺织”是富润的升级路径。而“超越纺织”的转型,富润则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做该做、能做、做得好的事。
规范制度,加强传统产业内部管理。企业建立了《富润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管理办法指引》、《内部审计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大分析管理制度》等。对母子公司的关系和职责,子公司的建立和财务、资金、审计、劳动人事、环境保护等管理均作明确规定。
通过开展“质量强企”活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抓好质量基础:在全集团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化良好行为并持续运行。参与国家染整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纺织行业中水回用标准以及国家、行业各类产品标准的修订工作。
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响应诸暨市委市政府建设“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富润进出口公司设立富润科创商务服务中心,作为诸暨市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列入了市“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服装平台由纺织服装信息网、经营管理者培训、科技创新服务、产品质量检测和外经贸服务中心等有机构成,为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生产、技术、品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在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方面发挥了作用,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首批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浙江省优秀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以绿色为方向
富润坚持“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富润”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减排,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技术创新,实行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探索出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近年来集团在清洁生产方面投资已达数千万元,已有富润纺织、印染等四家子公司通过首轮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并获“浙江省清洁生产阶段性成果企业”荣誉。
为促进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实施纺织资源再生利用,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示范,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承接的废旧军服回收利用项目给企业带来跳跃式的发展。废旧军服回收利用,是解放军总后勤部重点科研计划,对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服管理条例》,推进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月,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在诸暨召开了废旧军服回收利用研讨会。同年9月11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专门听取废旧军服回收利用项目的情况汇报。2010年10月,国内第一条年产3000吨纯涤纶废旧军服再生切片生产线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专题报道“浙江:传统制造业走上转型路”,报道了富润纺织公司实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推动着传统纺织向绿色纺织的转型。
2008年投资500万美元的富润奇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企业内设高科技孵化器中心,建设以“核心企业+孵化器”模式运行的高科技创业示范中心,重点引进和扶持半导体集成电路、数码存贮、数控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奇创公司已成为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的新亮点以及诸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转移与跨界并举
实施产业转移是纺织行业实施转型升级的路径,富润印染公司入主德清明贺钢管,实施产业转型;序列丰盈公司积极寻求发展机遇,投资6000万元在江西省铅山县建立矿物质类营养强化剂生产研发基地,建设3000吨药用级、6000吨食品级、三期6条生产线。产业转移成为富润序列各单位向外走,实现跨行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010年12月,为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寻求新的路径,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参股诸暨长城国际影视网游动漫创意园项目公司,该项目已被列为“十二五”浙江省影视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十大重点工程。2011年初,由长城影视集团投拍的红色革命史诗大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时隔一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十部献礼大片之一。
做强商贸服务促整合
富润控股集团是综合型企业集团,商贸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这几年来,富润不断向“三产”渗透。如投资参股诸暨农村合作银行、绍兴商业银行等。2008年10月,富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东白湖休闲度假中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42亿元。2008年12月,富润控股集团第一个旧城改造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35000余平方米的诸暨第一百货购物中心重装开幕,实现从传统百货向时尚百货的跨越。2009年1月,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参股的诸暨市宏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营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参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2010年10月,诸暨城西总部经济区“富润大厦”基本竣工,城东地块标志性建筑“富润屋”项目建设启动,意向投资国际物流轻纺城项目和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项目??
富润在自身改革、稳定、发展的同时,通过发展主营业务,有效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深化节能减排,注重对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培育,拓展多元经营,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型商贸服务业等。2011年,富润实现销售4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税3.5亿元,同比增长8%。企业的主要产品能耗、吨产品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集团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浙江省重点企业创新团队,实现了“闪亮转身”。“十二五”期末,企业销售总额预计达到80亿元,利税6.5亿元。
纵观富润走过的转型之路,正如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所讲,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科学发展道路。转型没有捷径,只有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老老实实,才能不浮夸,不浮躁;只有老老实实,才能专心于事业,专注于主业;只有老老实实,才可能有创造性,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