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管型肾病合并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瘤管型肾病合并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骨髓瘤管型肾病合并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在服用药物后出现急性肾衰竭,肾活检病理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特点,同时发现较多管型,免疫荧光染色管型λ轻链阳性强度呈显著优势,在完善游离轻链测定、骨髓穿刺活检等检查后,明确了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管型肾病合并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诊断.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可不典型,患者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肾脏损害,肾活检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避免误诊和漏诊.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促微管聚合蛋白3(TPPP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102例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PPP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TPPP3阳性率分别为77.5%和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94,P<0.001).TPPP3表达情况与病灶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TPPP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细胞T24凋亡的JAK/STAT3通路参与作用及大蒜素促进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T24肿瘤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DZ1480组、大蒜素1组(1μmol/L)、大蒜素2组(10μmol/L)和大蒜素3组(100μmol/L).肿瘤细胞经相应药物处理后,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及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JAK1、JAK2、JAK3和ST
目的 分析高海拔地区藏、汉两民族非疾病人群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差异.方法 选取非疾病藏族与汉族人各100名,分析两民族饮食结构特点,并从中选取两民族人群各10名,采集粪便标本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藏、汉两民族人群肠道菌群特征,比较肠道菌群的差异并探讨导致其差异的因素.结果 非疾病藏族与汉族人群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藏族人群的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汉族人群,厚壁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低于汉族人群.肠道菌群中拟杆菌的丰度与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呈正相关,普氏菌的丰度与细
目的 探讨伴有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老年新发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新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 61例,未发生SAP 25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48 h内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等凝血指标,观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凝血状态的变化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CKD患者273例,将其分为5组,即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分析常规凝血功能和TEG等指标在CKD患者各组间的变化.对其中的102例高血压和/或2型糖尿病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选取其中单纯服用拜阿司匹林
目的 观察针刺神门、百会联合中药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各1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中药组口服人参归脾丸,针刺组针刺神门、百会,针药组在针刺神门、百会同时联合中药人参归脾丸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四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给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障碍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测评,并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针药组疗效最好,优于其他组
目的 探讨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09月—2021年0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使用普乐沙福动员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23例,其中4例为G-CSF动员采集失败后行普乐沙福的二次动员.观察动员采集过程中患者血液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比较动采失败后使用普乐沙福二次动员患者与直接使用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患者间采集结果及植入情况.结果 23例病人均移植成功.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模式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血透患者77例,分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组(HD+HP组)23例、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26例及血液透析组(HD组)28例.分别于入组前与透析6个月后用心脏超声仪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参数.结果 心脏超声检测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参数比较,透析6个月后,HD+HP组及HDF组LVEDV、LVESV明显降低(均P<0.05),EF均升高(均P<0.05).6个月后,HD+HP组及HDF组的EF
目的 探讨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的异质性耐药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分离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72株,通过药敏系统、改良Hodge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和微量棋盘稀释法观察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药敏程度、阳性率、耐药性及联合抑菌情况.结果 72株CRKP菌主要来源于神经内科(15株)、ICU(14株)、神经外科(10株).送检样本主要来自痰(42株)和尿液(18株).72株CRKP菌中,耐药程度最高的是替加环素(80.20%),其次是环丙沙星(73.50%).所有菌株均对多粘菌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