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为加强临床头孢类菌素等抗菌类药物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间因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而出现不良反应的病历或处方资料。结果 1468例样本有152例为头孢菌素药物不合理使用所在,占全部样本的10.3%。在不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表现形式上,抑菌药与杀菌药配伍使用占13%,无感染指征使用头孢菌素占37%;挑选对原菌不敏感的头孢菌素药物21%;给药剂量不合理13%;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9%;药物毒性增加5%;对毒副作用不了解2%。结论 重点加强对医师和药剂师等关于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增加使用抗菌药物后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关键词】 头孢类菌素;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上抗菌类药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然而也是临床药物滥用十分严重的代表。抗菌药物大量滥用带来的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不断增多。而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临床使用量最大而最具代表性[1]。据WHO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中80%以上使用抗生素,且存在严重的无指征地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类药物现象,这种不合理的抗生素药物应用已因其医学界广泛的关注[2]。本文笔者对近3年收集的使用抗生素患者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出了导致头孢菌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间因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而出现不良反应的病历或处方1468份,并询问主治医师和护士了解病历相关情况,同时向严重患者询问情况。参照《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
  1.2 结果 筛选出的1468份使用头孢类菌素病历,对其处方进行分析发现,152例处方证实为头孢菌素药物不合理使用,占全部病历的10.3%。从病历反映、当时主治医师或护士说明和患者随访综合分析归纳头孢菌类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①抑菌药与杀菌药配伍使用,占13%;②无感染指征使用头孢菌素,占37%;③挑选对原菌不敏感的头孢菌素药物,占21%;④给药剂量不合理,占13%;⑤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占9%;⑥药物毒性增加,占5%;⑦对毒副作用不了解,占2%。具体分布见表1。
  1.2.1 无指征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无指征地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高档抗菌药物已成为滥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如对初期阶段的上呼吸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可不必要使用抗生素,而临床一些医生却习惯性地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从本文表1可以看出,高达37%头孢菌素药物是以无感染指征情况下使用的。
  1.2.2 挑选对原菌不敏感的头孢菌素药物因素 一般来说,抗菌类药物选择必须是对原菌敏感[3],然而,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致使许多对原菌并不敏感的头孢菌类药物被使用,如本青霉素应是化脓性中耳炎的首选,但临床上针对化脓性中耳炎或相似的化脓性咽炎却首选头孢菌素,表文表1显示这一不利高达23%,仅次于无指征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此外还存在第1、2代头孢菌素与第3代混搭的问题。
  1.2.3 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 正确的给药间隔时间对发挥抗菌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半衰期较短,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至少为2次给药间期的50%,宜2-4/d给药。因此,为达到最好效果,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好在术前30分钟给药,然而实际中有许多病历显示是在手术结束后才开始用药,药性因此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1.2.4 药物毒性增加 尤其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往往在联合用药过程中,违背配伍禁忌,与诸如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肾毒性明显增强。表1显示这一比例仅有5%,比例虽低,但后果更为严重。
  1.2.5 给药量不合理 在护理过程中,给药剂量与患者年龄不符现象较为明显,导致成人与儿童的给药剂量混乱,如正常老年人群给药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3/4,儿童也应参照儿童给药剂量进行个体给药。
  2 讨 论
  针对以头孢素为代表的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日益严重的现象,当事单位医院应组织医生和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医师与药师都应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联合应用指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最终目的是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一是尽早明确病原菌,药物应用必须体现明确针对性,必须通过菌检或药敏试验等,最终为药品选择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做好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患者用药后反应,并向主治医生反馈患者情况。
  参考文献
  [1] 易红,肖朝晖,袁浩宇.用DDDS分析2007年我院抗生素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6):1190-1193.
  [2] 李忠新.浅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19-23.
  [3] 曲虹,周学东.常用抗菌药品静脉给药配制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药师,2005,8(4):342-345.
其他文献
呼吸道异物是小儿呼吸道严重意外,也是耳鼻喉科三大重症之一,现在很多基层各社区院没有CT等高枝术设备,因此正确及时通过x线平片及透视诊断呼吸道异物直接关系到小儿生命安全。
管道设计是核电站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弯管工艺是管道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弯管工艺通过改变管道形状,能够改变管道安装走向,在伸缩性、耐压性、阻力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
针对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当前机械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基于能力导向的机械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培养学
2003年8月5日上午,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在河南省巩义市上庄村一期引水工程竣工典礼现场,村民们为魏永现同志披红戴花,并把他高高抬起,抛向空中.接着村里的文艺队把魏永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