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一个黑影窜上台阶,我吓了一跳,是只猫,两只绿眼睛一晃,消失在暗处。我拍了几下胸口,走进浴池里。柜台后面有一个女人在剪指甲,咔咔地响。我想到那女人细碎的指甲溅得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有一片迸到我的鞋里,我感觉硌脚,因此瘸了一下。我不想被扎到。当然这些都是我想象出来的,我今天穿的是皮靴,高到膝盖下,紧紧包住小腿,没有一丝空隙。
在没有光的夜里,我一直是恍惚的,神经质的。比如呼啸的大风,比如轮子蹭地面的声音,还有黑暗里突兀的声响,那些歌声、笑声、哭声等等,这一切都会瞬间令我不自主地哆嗦,冒汗。没人知道这一切,我从来不说。
在白天,我镇定自如地面对一切,甚至是死亡。
这个澡洗得很潦草,搓澡的女人干活儿很糊弄。看她疲惫的样子,我没跟她计较,因为我也疲惫,想快点儿洗完回家,躺到床上。
打开储物柜时,手机响起来。我拿起来看,是姐姐林梅。
“这么晚打电话,有啥急事?”我问。
林梅说:“我把孩子接过来了,你明天有空过来看看。”她的声音平和、安静,当说到“孩子”两个字时,甚至有种慈爱的口气,与五年前判若两人。
五年前的林梅是个歇斯底里的泼妇。在一个大风天,她把婆婆家的窗玻璃用铁棍一块一块地敲碎。那玻璃破碎的声音特别尖利,我感觉它把风声都划出了一道道大小不一的口子。大风瞬间就灌进屋子里,把桌子上的一摞裁好的彩纸冲得四处飞散。她还一边砸玻璃一边骂人,把她丈夫李少东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遍。我在后面拉扯着她,但并不管什么用,她愤怒时的力气大得很。我很惊诧,这个林梅是什么时候学会骂人的,而且骂得很污,很恶毒,我听了都感觉不好意思。我喊:“姐啊,你别砸啦!别骂啦!”可是我的声音淹没在大风和玻璃破碎的哗啦声中,还有她愤怒的咒骂里。那天,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才把她拖离那个院子。她并不甘心,依然挣扎,咒骂。她的声音高亢,尖锐,有底气,和我不一样。我说话声音太低,嗓音粗。记得结婚六年后的一天,我的丈夫张宏曾酒后硬着舌头对我说:“你说话像个老太太,以后应该注意,改一改!”因为他的这句话,我好些天心里不舒服。
林梅砸完玻璃的第二天就和李少东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僵持半年的婚姻保卫战。她输了,也认了。办完手续回来她就坐在我家的沙发上呜呜地哭,其间还变换了各种调儿。哭了半个小时后,大約累了,她洗了一把脸,去厨房煮面条,吃完面条,歇了一会儿,突然又爆发出哭声来。
女人的悲伤要是换成哭声,有时还真让人同情不起来。我把自己的房门关得紧紧的,用耳机把耳朵塞上。
离婚后,林梅坚决不再租房子。她说:“一个女人家没了,不能连住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她现在住的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是离婚后买的。当时,她把所有的积蓄拿到我跟前,说要买房子。我们俩在城市的中介和楼群里转了整整半个月,才相中了一套。房子到手了,虽是老旧的二手房,但毕竟是自己的窝。林梅只简单地刷刷墙,打扫了一下卫生,就搬了进去。搬家那天,她又哭了一鼻子。
现在,我住在城东,姐姐林梅住在城西。好在我有车,来回很方便。
第二天中午,我去看林梅,准确地说是去看那个孩子。从林梅和李少东复婚后,我就知道这个孩子进门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这么快。这李少东也太心急了吧?复婚才一个多月。
林梅住的是二楼。我刚敲了一下门,门就开了,她好像一直等在门后。进屋后,我看见那个男孩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嘴里含着根棒棒糖。棒棒糖的白柄把他的嘴唇支起了很大一个缝隙,我注意到这孩子露出的牙齿是黑色的。看到陌生人,孩子的神情有点儿紧张。我发现这个孩子是方脸,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感觉谁的脸是方的,很多人只是接近方形,但是他却太形象了。孩子的额头阔大,鼻子有点塌,双眼之间的距离较宽。我在这个孩子脸上仔细寻找李少东的影子,却没找到。李少东算是个美男,说实话这孩子很丑,看这个孩子,就知道李少东后来找了一个怎样丑的女人。大概真应验了那句俗话: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
林梅从厨房端着洗好的苹果出来,把其中一个最红的递给那孩子,说:“小远,这是小姨,快叫小姨!”男孩迟疑了一下,小声地叫了一声:“小姨。”这时,外甥女从卧室奔出来,嘴里喊着:“小姨!小姨!”像小燕子一样飞到我跟前,一下抱住了我的腰,把脸拱在我的肚皮上撒娇。我低头在她光洁的大额头上亲了一下,说:“小黑丫头,半个月不见又吃胖了?”外甥女拉长声音撒娇地说:“哎呀——人家没胖!”然后继续把脸埋在我怀里蹭,我往沙发走,她就粘在我身上,跟我陷进沙发里。
叫小远的男孩小声对林梅说:“妈,我渴了!”这倒让我惊诧了一下。林梅“噢”了一声就往冰箱前走。我跟过去小声说:“都叫妈啦!这也太快了吧!”林梅没回答我的话,叹了一声:“没妈的孩子太可怜了。”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红茶给孩子送去。我奚落地拉长声音说:“看不出来呀,角色转变得够快的!”林梅看了我一眼,没吱声。
我发现林梅变了,原来只要你有来言,她就会有去语,一句话的亏都不肯吃。
这时门锁响了,李少东推门进来。林梅接过李少东手里的外套,又拍了几下他的裤子。林梅原先并不在乎李少东干净不干净,如果看不过去了,她会命令道:“洗去!”她的这种细致是我不曾看过的,以前一直是李少东在给她拍灰,给她拿衣服、拎包。
看李少东进屋后,我突然就不想在这待了,打了个招呼就往外走。林梅说:“本来就是找你吃饭的,让你姐夫带了点菜回来,你走什么走呀?”我说不吃了,今天有应酬。其实我是看到李少东,还有那个小家伙,感觉有点无所适从,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仿佛是我做错了什么。可是翻翻往事,我似乎都是为了林梅好,并无过错。倒是这个林梅,变得我快不认识了。
林梅送我出门,我说我又不是外人,你送我干吗?林梅执意跟着我到楼下。我感觉很奇怪,出了单元门,就问:“姐,你是不是有啥事?”林梅从兜里拿出几张钞票塞到我手上,我没接,看看那叠钱,又看看她,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林梅说:“我和你姐夫上个月办了复婚手续,费了好多力气才把户口迁回来。现在可真是麻烦呀,都联网了。我们想把小远的户口给上了,可人家说又缺这个,又要那个的,跑了好几天,什么也没弄成。你回去让张宏帮着找找人,给上了吧!”我这才明白她几次三番打电话让我来的意图。我把钱塞回她的衣兜里,问:“你真想好了?” 林梅点点头,这事儿看来木已成舟,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走几步路,我回头,看林梅裹紧外衣往楼上走,身子有点佝偻,背影竟显出老迈。
2
那天傍晚,往停车位走的时候,我想起我爸的一句话,他说:“所有的事情终归会有结局!”这是他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我开车往家的方向走,却在花店前停下来,买了一束鲜花,折往天泽山公墓方向驶去。
我爸妈就葬在那里。在山的东面,半山腰上,可以每天早早地看到日出。除了家,那个地方是这个城市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
我到墓地的时候,太阳刚下山。天空呈现着红色,墓碑的边儿也染上了一丝丝红。
在墓碑前,我想起了一些模糊的往事,想起了已离我很遥远的妈妈的声音。记得有一次数学测验,我考了六十七分,几道大题都算错了,我当老师的爸爸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我就在屋子里边哭边写题。后来我爸进厨房了,我听见我妈小声说:“别老跟二丫儿吼,她心里比你急,就是不说。她心眼儿小着呢,有她累的时候!”我爸说:“没看出来她急,也没看她心眼儿小,天天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妈又小声嘟囔了一句:“你看哪里去了,我闺女我能不知道?”尽管他们声音特别低,但是我都听到了,记住了。
一年后,也就是我十二岁那年,一个漆黑的刮着大风的夜里,我和我妈去给值班的爸爸送衣服。回来时,一辆车冲上人行道,我妈一把推开我。从我倒地后,我的记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只感觉周围很黑,大风呼啸,还有一双在黑暗里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攥得我生疼。后来,那只手松开了。
我爸对林梅从小就很偏爱,但是我妈去世以后,林梅就没有让他省过心,打架,谈恋爱,逃课,每一样都不落。林梅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了一年半,我爸就托人给她找了个地方上班。
林梅跟李少东是自由恋爱,这跟我和张宏不一样,我们俩是别人介绍的。林梅十九岁到服装厂上班,最开始做零活。我爸是想让她学个一技之长,但是她干零活都不合格,总是出错。当时李少东是厂里的司机,总帮她跟领导说好话,一来二去,两个人处上了对象。当时我还在卫校念书。第一次见李少东后,我就问过林梅:“姐,你喜欢那个男的什么呀?你看他也不爱说话,人又木讷,就长得还可以。”我姐说:“我就喜欢他什么都可着我,总是宠着我的劲儿!”当时我爸不同意他们两人在一起,他把林梅关起来,可她从窗户跑了。李少东家庭条件不好,没钱买房子,两人同居一年后才领的证。婚后也一直租房子住。我爸因为这件事跟林梅生了好几年气。我爸在去世前,怀着无限复杂的眼神瞅着林梅。我爸病重后一直是清醒的,他反复叮嘱我:“如果我有那一天,不要任何形式的抢救。”但到最后,看他难受的样子,我还是给他上了止痛泵,上了氧气。他想摘,却没有力气。林梅就站在床头一直掉眼泪,一直喊:“爸!爸!爸!”我爸眼瞅着林梅流下最后一行泪,咽了气。
有时候,我感觉我爸生气或担忧都是多余的,林梅选择李少东还是挺合适的。林梅外向泼辣,爱逞强,心里想什么嘴就说什么,有时显得没心没肺。我最讨厌她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从小只要她抓住了我的错或者短处就没完没了地喊叫,告状,挖苦,一遍又一遍地磨叨。我能想象出她跟李少东磨磨叨叨翻小肠是什么样子。
林梅跟李少东过日子,除了窮一点,在家里几乎一手遮天。在我看来,只有李少东这样的性格才能迁就她。
有时,我也会偶尔羡慕林梅在家里为所欲为的日子,但我知道自己肯定不行。比如她对李少东呼来喝去的嘴脸,我最看不惯。她把家里不同意她跟李少东结婚这事儿当个把柄,常在自己气儿不顺时拿出来挤对李少东。如果我是李少东,一定会有忍不住火的时候,肯定会脱口而出:“谁要你当初嫁给我啦?你又不瞎,不高兴现在就滚!”有时,看林梅无理取闹,我真希望李少东能强硬些。哪怕一次也行,杀杀林梅的气焰。我也曾无数次劝诫过林梅,让她说话注意点,别那么大呼小叫没深没浅,要知道语言是最伤人的利器。她有时当着我的面骂李少东没能耐,窝囊废,我看见屈辱与伤感从李少东眼里一跳而过,而林梅从不在意这些,她说这是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是打情骂俏。这个蠢女人,总说些自以为是的梦话。
林梅的台词里尽是些强词夺理的东西,而李少东的姿态则唯唯诺诺。他看上去太老实了,表达能力差。我常常琢磨,李少东对林梅不分场合大呼小叫积累的情绪是如何消化的?我理解不了李少东这个人,他要么是心底无尽宽广的人,要么就是个内心麻痹无感的人,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对林梅怀着无限的宠爱。这些年,我很少看清李少东脸色的变化,只是感觉到他越来越久的沉默。
后来等他们出事后,我想,其实李少东的嘴就像摆在寒冬里的细嘴大肚的瓶子,装进很多水,变成了冰,一点也倒不出来;姐姐的嘴则像机关枪,突突出一梭子子弹,自己清静了,可伤了别人,却不自知。我不知道这比喻对不对。
我爸已去世八年,李少东离家出走到现在回来他全然不知,如果他活着,估计更生气,更闭不上眼睛。
我来这里只是想跟我妈我爸说:“我没事,挺好。林梅现在也挺好。”
3
天彻底黑了下来。路过阿根思达西点店时,我给女儿小朵买了个汉堡。女儿特别喜欢这家的汉堡,吃了好几年也没吃够。
阿根思达隔壁是一家门面很小的裁缝店。现在没人做衣服了,所有的裁缝都成了干零活的。上周我给小朵买糕点,下车让树枝把衣服下襟刮了个口子。那件衣服是新买的,才穿了几次,因为款式新,又特别贵,我当时就脱下来送到店里,嘱咐店主用心给我修补一下。店主叫小芳,人不错,丈夫去世了,境遇让人同情,所以我常去她那缲裤脚。后来慢慢知道,小芳和丈夫原来是搞运输的,有一次去南方运橘子出了车祸,丈夫当时就没了。她昏迷了六天,醒来不知身在何处,喊着丈夫快带她回家,说孩子要放学了。后来她就靠做零活维持生活,供儿子念书。这都是她跟我说的,我听得出往事里她巨大的悲伤,接话说:“真是难呵!”她平静地说:“缝缝补补的,也过来了!”看到小芳,我想起了我爸,他从我十二岁开始就独自撑起这个家,养活我们姐俩,不知道他有没有跟别人说过他的难。 这两天被林梅的事牵扯着,累心;医院的病人又扎堆儿,下班后,我饭都懒得吃。陪女儿做完作业,我疲惫地爬上床,困得不行,脸都没洗,头一沾枕头就进入了梦境。
初夏阳光里,我站在湖边,湖里全是细碎的太阳光,似乎我们的家就在附近。那门口马扎上坐着的,是我们的爸爸。湖边的草长得很柔顺,像水草一样随着风荡漾。草地上坐着一个女人,很年轻,长头发,穿着淡粉色的裙子。她一脸笑意,很妩媚的笑,我都被这笑感染了。她拉着我的手问:“你爱张宏吗?”我说:“爱!”她说:“我也爱,我们都爱……”然后我就看到了张宏和小朵。一张白色的桌子,四把白色的椅子,张宏坐在那看书,女儿则安静地伏在桌上写作业。阳光照在张宏和女儿的脸上,鲜亮而生动。我给张宏倒了杯咖啡,张宏看过来,我甚至看到他眼睛里的深情和那种黏稠的蜜意——好多年没有了,我只在恋爱那半年里见过他这样的眼神,如今又看到了,很喜悦。我认真地与他对视,感受着,但是那一刻,我惊异地发现张宏的眼睛并没有看我,而是洞穿我的身体,看到我身后。我疑惑地回过头,发现身后站着一个女人,她鼓鼓的胸甚至緊挨着我的头发,我竟然无知无觉。哦,是湖边那个和我对话的长发女人。我迷惑地问:“你是谁?”那女人嫣然一笑:“我是小远的妈妈呀!”
一个黑影窜上台阶,我吓了一跳,是只猫,两只绿眼睛一晃,消失在暗处。我拍了几下胸口,走进浴池里。柜台后面有一个女人在剪指甲,咔咔地响。我想到那女人细碎的指甲溅得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有一片迸到我的鞋里,我感觉硌脚,因此瘸了一下。我不想被扎到。当然这些都是我想象出来的,我今天穿的是皮靴,高到膝盖下,紧紧包住小腿,没有一丝空隙。
在没有光的夜里,我一直是恍惚的,神经质的。比如呼啸的大风,比如轮子蹭地面的声音,还有黑暗里突兀的声响,那些歌声、笑声、哭声等等,这一切都会瞬间令我不自主地哆嗦,冒汗。没人知道这一切,我从来不说。
在白天,我镇定自如地面对一切,甚至是死亡。
这个澡洗得很潦草,搓澡的女人干活儿很糊弄。看她疲惫的样子,我没跟她计较,因为我也疲惫,想快点儿洗完回家,躺到床上。
打开储物柜时,手机响起来。我拿起来看,是姐姐林梅。
“这么晚打电话,有啥急事?”我问。
林梅说:“我把孩子接过来了,你明天有空过来看看。”她的声音平和、安静,当说到“孩子”两个字时,甚至有种慈爱的口气,与五年前判若两人。
五年前的林梅是个歇斯底里的泼妇。在一个大风天,她把婆婆家的窗玻璃用铁棍一块一块地敲碎。那玻璃破碎的声音特别尖利,我感觉它把风声都划出了一道道大小不一的口子。大风瞬间就灌进屋子里,把桌子上的一摞裁好的彩纸冲得四处飞散。她还一边砸玻璃一边骂人,把她丈夫李少东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遍。我在后面拉扯着她,但并不管什么用,她愤怒时的力气大得很。我很惊诧,这个林梅是什么时候学会骂人的,而且骂得很污,很恶毒,我听了都感觉不好意思。我喊:“姐啊,你别砸啦!别骂啦!”可是我的声音淹没在大风和玻璃破碎的哗啦声中,还有她愤怒的咒骂里。那天,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才把她拖离那个院子。她并不甘心,依然挣扎,咒骂。她的声音高亢,尖锐,有底气,和我不一样。我说话声音太低,嗓音粗。记得结婚六年后的一天,我的丈夫张宏曾酒后硬着舌头对我说:“你说话像个老太太,以后应该注意,改一改!”因为他的这句话,我好些天心里不舒服。
林梅砸完玻璃的第二天就和李少东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僵持半年的婚姻保卫战。她输了,也认了。办完手续回来她就坐在我家的沙发上呜呜地哭,其间还变换了各种调儿。哭了半个小时后,大約累了,她洗了一把脸,去厨房煮面条,吃完面条,歇了一会儿,突然又爆发出哭声来。
女人的悲伤要是换成哭声,有时还真让人同情不起来。我把自己的房门关得紧紧的,用耳机把耳朵塞上。
离婚后,林梅坚决不再租房子。她说:“一个女人家没了,不能连住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她现在住的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是离婚后买的。当时,她把所有的积蓄拿到我跟前,说要买房子。我们俩在城市的中介和楼群里转了整整半个月,才相中了一套。房子到手了,虽是老旧的二手房,但毕竟是自己的窝。林梅只简单地刷刷墙,打扫了一下卫生,就搬了进去。搬家那天,她又哭了一鼻子。
现在,我住在城东,姐姐林梅住在城西。好在我有车,来回很方便。
第二天中午,我去看林梅,准确地说是去看那个孩子。从林梅和李少东复婚后,我就知道这个孩子进门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这么快。这李少东也太心急了吧?复婚才一个多月。
林梅住的是二楼。我刚敲了一下门,门就开了,她好像一直等在门后。进屋后,我看见那个男孩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嘴里含着根棒棒糖。棒棒糖的白柄把他的嘴唇支起了很大一个缝隙,我注意到这孩子露出的牙齿是黑色的。看到陌生人,孩子的神情有点儿紧张。我发现这个孩子是方脸,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感觉谁的脸是方的,很多人只是接近方形,但是他却太形象了。孩子的额头阔大,鼻子有点塌,双眼之间的距离较宽。我在这个孩子脸上仔细寻找李少东的影子,却没找到。李少东算是个美男,说实话这孩子很丑,看这个孩子,就知道李少东后来找了一个怎样丑的女人。大概真应验了那句俗话: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
林梅从厨房端着洗好的苹果出来,把其中一个最红的递给那孩子,说:“小远,这是小姨,快叫小姨!”男孩迟疑了一下,小声地叫了一声:“小姨。”这时,外甥女从卧室奔出来,嘴里喊着:“小姨!小姨!”像小燕子一样飞到我跟前,一下抱住了我的腰,把脸拱在我的肚皮上撒娇。我低头在她光洁的大额头上亲了一下,说:“小黑丫头,半个月不见又吃胖了?”外甥女拉长声音撒娇地说:“哎呀——人家没胖!”然后继续把脸埋在我怀里蹭,我往沙发走,她就粘在我身上,跟我陷进沙发里。
叫小远的男孩小声对林梅说:“妈,我渴了!”这倒让我惊诧了一下。林梅“噢”了一声就往冰箱前走。我跟过去小声说:“都叫妈啦!这也太快了吧!”林梅没回答我的话,叹了一声:“没妈的孩子太可怜了。”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红茶给孩子送去。我奚落地拉长声音说:“看不出来呀,角色转变得够快的!”林梅看了我一眼,没吱声。
我发现林梅变了,原来只要你有来言,她就会有去语,一句话的亏都不肯吃。
这时门锁响了,李少东推门进来。林梅接过李少东手里的外套,又拍了几下他的裤子。林梅原先并不在乎李少东干净不干净,如果看不过去了,她会命令道:“洗去!”她的这种细致是我不曾看过的,以前一直是李少东在给她拍灰,给她拿衣服、拎包。
看李少东进屋后,我突然就不想在这待了,打了个招呼就往外走。林梅说:“本来就是找你吃饭的,让你姐夫带了点菜回来,你走什么走呀?”我说不吃了,今天有应酬。其实我是看到李少东,还有那个小家伙,感觉有点无所适从,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仿佛是我做错了什么。可是翻翻往事,我似乎都是为了林梅好,并无过错。倒是这个林梅,变得我快不认识了。
林梅送我出门,我说我又不是外人,你送我干吗?林梅执意跟着我到楼下。我感觉很奇怪,出了单元门,就问:“姐,你是不是有啥事?”林梅从兜里拿出几张钞票塞到我手上,我没接,看看那叠钱,又看看她,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林梅说:“我和你姐夫上个月办了复婚手续,费了好多力气才把户口迁回来。现在可真是麻烦呀,都联网了。我们想把小远的户口给上了,可人家说又缺这个,又要那个的,跑了好几天,什么也没弄成。你回去让张宏帮着找找人,给上了吧!”我这才明白她几次三番打电话让我来的意图。我把钱塞回她的衣兜里,问:“你真想好了?” 林梅点点头,这事儿看来木已成舟,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走几步路,我回头,看林梅裹紧外衣往楼上走,身子有点佝偻,背影竟显出老迈。
2
那天傍晚,往停车位走的时候,我想起我爸的一句话,他说:“所有的事情终归会有结局!”这是他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我开车往家的方向走,却在花店前停下来,买了一束鲜花,折往天泽山公墓方向驶去。
我爸妈就葬在那里。在山的东面,半山腰上,可以每天早早地看到日出。除了家,那个地方是这个城市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
我到墓地的时候,太阳刚下山。天空呈现着红色,墓碑的边儿也染上了一丝丝红。
在墓碑前,我想起了一些模糊的往事,想起了已离我很遥远的妈妈的声音。记得有一次数学测验,我考了六十七分,几道大题都算错了,我当老师的爸爸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我就在屋子里边哭边写题。后来我爸进厨房了,我听见我妈小声说:“别老跟二丫儿吼,她心里比你急,就是不说。她心眼儿小着呢,有她累的时候!”我爸说:“没看出来她急,也没看她心眼儿小,天天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妈又小声嘟囔了一句:“你看哪里去了,我闺女我能不知道?”尽管他们声音特别低,但是我都听到了,记住了。
一年后,也就是我十二岁那年,一个漆黑的刮着大风的夜里,我和我妈去给值班的爸爸送衣服。回来时,一辆车冲上人行道,我妈一把推开我。从我倒地后,我的记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只感觉周围很黑,大风呼啸,还有一双在黑暗里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攥得我生疼。后来,那只手松开了。
我爸对林梅从小就很偏爱,但是我妈去世以后,林梅就没有让他省过心,打架,谈恋爱,逃课,每一样都不落。林梅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了一年半,我爸就托人给她找了个地方上班。
林梅跟李少东是自由恋爱,这跟我和张宏不一样,我们俩是别人介绍的。林梅十九岁到服装厂上班,最开始做零活。我爸是想让她学个一技之长,但是她干零活都不合格,总是出错。当时李少东是厂里的司机,总帮她跟领导说好话,一来二去,两个人处上了对象。当时我还在卫校念书。第一次见李少东后,我就问过林梅:“姐,你喜欢那个男的什么呀?你看他也不爱说话,人又木讷,就长得还可以。”我姐说:“我就喜欢他什么都可着我,总是宠着我的劲儿!”当时我爸不同意他们两人在一起,他把林梅关起来,可她从窗户跑了。李少东家庭条件不好,没钱买房子,两人同居一年后才领的证。婚后也一直租房子住。我爸因为这件事跟林梅生了好几年气。我爸在去世前,怀着无限复杂的眼神瞅着林梅。我爸病重后一直是清醒的,他反复叮嘱我:“如果我有那一天,不要任何形式的抢救。”但到最后,看他难受的样子,我还是给他上了止痛泵,上了氧气。他想摘,却没有力气。林梅就站在床头一直掉眼泪,一直喊:“爸!爸!爸!”我爸眼瞅着林梅流下最后一行泪,咽了气。
有时候,我感觉我爸生气或担忧都是多余的,林梅选择李少东还是挺合适的。林梅外向泼辣,爱逞强,心里想什么嘴就说什么,有时显得没心没肺。我最讨厌她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从小只要她抓住了我的错或者短处就没完没了地喊叫,告状,挖苦,一遍又一遍地磨叨。我能想象出她跟李少东磨磨叨叨翻小肠是什么样子。
林梅跟李少东过日子,除了窮一点,在家里几乎一手遮天。在我看来,只有李少东这样的性格才能迁就她。
有时,我也会偶尔羡慕林梅在家里为所欲为的日子,但我知道自己肯定不行。比如她对李少东呼来喝去的嘴脸,我最看不惯。她把家里不同意她跟李少东结婚这事儿当个把柄,常在自己气儿不顺时拿出来挤对李少东。如果我是李少东,一定会有忍不住火的时候,肯定会脱口而出:“谁要你当初嫁给我啦?你又不瞎,不高兴现在就滚!”有时,看林梅无理取闹,我真希望李少东能强硬些。哪怕一次也行,杀杀林梅的气焰。我也曾无数次劝诫过林梅,让她说话注意点,别那么大呼小叫没深没浅,要知道语言是最伤人的利器。她有时当着我的面骂李少东没能耐,窝囊废,我看见屈辱与伤感从李少东眼里一跳而过,而林梅从不在意这些,她说这是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是打情骂俏。这个蠢女人,总说些自以为是的梦话。
林梅的台词里尽是些强词夺理的东西,而李少东的姿态则唯唯诺诺。他看上去太老实了,表达能力差。我常常琢磨,李少东对林梅不分场合大呼小叫积累的情绪是如何消化的?我理解不了李少东这个人,他要么是心底无尽宽广的人,要么就是个内心麻痹无感的人,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对林梅怀着无限的宠爱。这些年,我很少看清李少东脸色的变化,只是感觉到他越来越久的沉默。
后来等他们出事后,我想,其实李少东的嘴就像摆在寒冬里的细嘴大肚的瓶子,装进很多水,变成了冰,一点也倒不出来;姐姐的嘴则像机关枪,突突出一梭子子弹,自己清静了,可伤了别人,却不自知。我不知道这比喻对不对。
我爸已去世八年,李少东离家出走到现在回来他全然不知,如果他活着,估计更生气,更闭不上眼睛。
我来这里只是想跟我妈我爸说:“我没事,挺好。林梅现在也挺好。”
3
天彻底黑了下来。路过阿根思达西点店时,我给女儿小朵买了个汉堡。女儿特别喜欢这家的汉堡,吃了好几年也没吃够。
阿根思达隔壁是一家门面很小的裁缝店。现在没人做衣服了,所有的裁缝都成了干零活的。上周我给小朵买糕点,下车让树枝把衣服下襟刮了个口子。那件衣服是新买的,才穿了几次,因为款式新,又特别贵,我当时就脱下来送到店里,嘱咐店主用心给我修补一下。店主叫小芳,人不错,丈夫去世了,境遇让人同情,所以我常去她那缲裤脚。后来慢慢知道,小芳和丈夫原来是搞运输的,有一次去南方运橘子出了车祸,丈夫当时就没了。她昏迷了六天,醒来不知身在何处,喊着丈夫快带她回家,说孩子要放学了。后来她就靠做零活维持生活,供儿子念书。这都是她跟我说的,我听得出往事里她巨大的悲伤,接话说:“真是难呵!”她平静地说:“缝缝补补的,也过来了!”看到小芳,我想起了我爸,他从我十二岁开始就独自撑起这个家,养活我们姐俩,不知道他有没有跟别人说过他的难。 这两天被林梅的事牵扯着,累心;医院的病人又扎堆儿,下班后,我饭都懒得吃。陪女儿做完作业,我疲惫地爬上床,困得不行,脸都没洗,头一沾枕头就进入了梦境。
初夏阳光里,我站在湖边,湖里全是细碎的太阳光,似乎我们的家就在附近。那门口马扎上坐着的,是我们的爸爸。湖边的草长得很柔顺,像水草一样随着风荡漾。草地上坐着一个女人,很年轻,长头发,穿着淡粉色的裙子。她一脸笑意,很妩媚的笑,我都被这笑感染了。她拉着我的手问:“你爱张宏吗?”我说:“爱!”她说:“我也爱,我们都爱……”然后我就看到了张宏和小朵。一张白色的桌子,四把白色的椅子,张宏坐在那看书,女儿则安静地伏在桌上写作业。阳光照在张宏和女儿的脸上,鲜亮而生动。我给张宏倒了杯咖啡,张宏看过来,我甚至看到他眼睛里的深情和那种黏稠的蜜意——好多年没有了,我只在恋爱那半年里见过他这样的眼神,如今又看到了,很喜悦。我认真地与他对视,感受着,但是那一刻,我惊异地发现张宏的眼睛并没有看我,而是洞穿我的身体,看到我身后。我疑惑地回过头,发现身后站着一个女人,她鼓鼓的胸甚至緊挨着我的头发,我竟然无知无觉。哦,是湖边那个和我对话的长发女人。我迷惑地问:“你是谁?”那女人嫣然一笑:“我是小远的妈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