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刑罚犯罪的追诉时效研究

来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追诉时效建立在有期徒刑基础之上,在最高刑罚只有拘役的罪名加入刑罚体系后,这类特殊刑罚犯罪是否应当追诉、如何与追诉时效制度进行衔接和融入,是目前实务中已经出现但并未引起注意的问题。特殊刑罚犯罪虽然与追诉时效制度的具体规定在理论上和刑法体系产生了冲突,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追诉时效制度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而忽略了追诉时效制度的本质和内涵,不能随意将追诉时效制度的规定扩大解释延伸至特殊刑罚犯罪。为了维护刑法适用的一致性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尊严,在实务工作中必须要科学适用追诉时效制度,对特殊刑罚罪名恰当地进行追诉。
其他文献
潮汕传统村落是潮汕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故以汕头市程洋冈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生空间”理念,分析程洋冈村不同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分布特征,阐明街巷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程洋冈村“三生空间”的保护与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是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法律化、制度化体现。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对检察长列席监督制度都给予立法上的全面确认。在新时代检察工作格局中,新的监督理念和监督方式都给列席监督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有必要调整列席监督的职能定位,深刻认识检察监督工作面临的挑战,完善列席监督的立法规定并构建相应的工作机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了未成年人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未成年人参与权的内涵复杂,权利配置尤为困难,是家庭事务中最容易受到忽视也最难实现的权利。未成年人实现家庭事务参与权面临着参与主体性不足和参与能力不足的困境。对此,应当从未成年人参与家庭事务的事项范围、重要程度、认知能力、方式途径和救济途径五个方面健全法律规范,促进未成年人家庭事务参与权的实现。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有中国特色的协商型的公力合作诉讼模式。然而,我国由于认罪认罚量刑协商制度尚未真正确立,仍然存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值班律师作用受限、程序规范空白、量刑协商配套机制不完备等实务问题亟需解决。对此,应当从认罪认罚量刑协商的程序价值、现实困境出发,分析研判认罪认罚量刑协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路径。
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制度的主要环节已经建立起相关机制,但这些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加强政府诚信机制建设,规范法律服务购买程序,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估体系以及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制度的必由之路。
摘 要:根植于中华传统文脉,又因其独特的人文情怀、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苏州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装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故而,通过深入的现场考察调研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从艺术设计理论、文化元素构造等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与梳理了苏州一定时期内传统民居装饰形成的背景、种类、属性等,揭示其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关键词:苏州;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元素  面对全球一体化趋势,正处于经济、社会、
以吉林省永安县万昌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街为例,阐述景观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万昌现有的农业种植基础,分析场地现状,提出项目的发展定位、结构设计,并对万昌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街景观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打造出一个“中国米镇”田园民俗街区示范项目,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业态组合的目的地,推动永安县可持续发展,为相关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具有行为主体单一、犯罪对象不特定、犯罪手段极端暴力、社会危害严重等明显特征。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既包括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遏制此类犯罪,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学习借鉴、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的干部队伍,明确排查化解矛盾的责任,健全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健全矛盾排查和化解机制,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摘 要: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距成为文化强省还有距离。当前其文化强省建设的速度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丰厚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传播。在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媒介都在发生重要变革,以新媒体、智媒体等为载体的艺术化传播是时代要求,而陕西的文化强省建设迫切要解决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问题。因此,研究利用最前沿的信息艺术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相结合,对陕西省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化构建,实现文化信息传播
认罪认罚从宽是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合作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诉讼目标、检察官客观义务及法律监督职能为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了理念和制度支撑。在实际运行中,检察机关面临着追诉思维向协商思维转变、控辩审三方诉讼地位失衡、刑罚预防价值缺失、刑罚不均衡及程序效率价值虚化等现实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检察机关应根据罪行轻重和审理程序的不同,树立差异化价值理念,探索公开、透明的协商性工作机制,增强侦捕诉的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