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校园是进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某外语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以期能够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最终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 研究生 校园文化建设 现状调研 对策
  引 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校园是进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现状调研
  笔者于2015年11月对西安某外语类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该校注册在籍研究生约1,600多名,笔者主要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在研究生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85份,回收问卷566份,有效率为96.8%。随后,辅以走访调查,以避免调研的片面性。调研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满意度;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研究生期望的活动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频率和宣传方式;学生对研究生会的满意度;现有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1.研究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满意度
  调研数据显示:23%的研究生非常关注校园文化活动;70%的研究生一般关注;7%的研究生从不关注校园文化活动。在对该高校已经开展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调研中,只有28%的研究生表示非常满意,5%的研究生表示不满意,67%的研究生认为一般满意。
  2.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
  针对“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这一问题,有64%的研究生选择“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36%的研究生选择“休闲娱乐”;25%的研究生选择“拓展社交范圍”;12%的研究生选择“施展个人才艺”。
  3.研究生期望的活动主题
  调研分析结果显示:51%的研究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应该与学术交流相关;43%的研究生认为应该侧重于文体休闲类活动;39%的研究生认为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20%的研究生选择公益相关主题;15%的研究生倾向于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
  4.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从调研分析结果得出:70%的研究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发挥育人功能,以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30%的学生认为应该发挥休闲功能,以放松学生身心为主旨。针对学校已经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而言,75%的研究生认为这些活动虽然种类繁多,开展频率也较高,但是对其自身的帮助几乎为零。
  5.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频率和宣传方式
  以笔者调研的高校为例,该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名目繁多,几乎每周都有一次活动,但67%的研究生认为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佳频率是每月一次。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方式,47%的研究生认为活动主办方应该定点宣传、设置活动预告列表,宣传效果最佳;44%的学生认为采取海报宣传的方式效果最佳。
  6.对研究生学生组织的满意度
  以笔者调研高校为例,该高校研究生会承担着研究生所有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50%的研究生认为现有研究生会可以维持现状;30%的学生认为该组织结构杂乱,需要精简;其余学生认为数量和种类均无法满足需求,应该增加。
  7.现有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调研数据显示:23%的研究生认为当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不明确、意义不大;11%的研究生认为活动频率不适宜;49%的研究生认为宣传不到位,宣传形式不够吸引人;4%的学生认为活动组织杂乱无章。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外语类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普遍偏低,大部分研究生们并未从活动中受益,他们参与活动的目的并未实现,虽然50%的学生认可研究生会的工作,但是仍然有30%的学生持否定态度。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面临的挑战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是体现高校校园精神风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校园文化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努力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风、校风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研究生们主要以科研、学术为重心,学业安排较满,课余活动时间较少,导致他们很难有时间关注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研究生生源成分复杂多样,自我意识强,思想多元化,使得研究生本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很多活动都强制研究生参加,研究生们对此表现出了逆反心理,因此,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除了积极性偏低的特点,活动组织者在策划和开展符合研究生需求、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存在严重不足,活动吸引力很弱。与此同时,活动种类和数量虽然繁多,但时效性偏低,研究生们普遍认为研究生专有的校园文化品牌仍属空白,未出精品,现有校园文化活动种类与本科生的基本无异,某些活动质量甚至低于本科生水平。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主要围绕本科生展开,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不受重视或自娱自乐,与他人无关,似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边缘地带。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曾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就意味着高校要通过精心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校园文化也逐渐成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虽然随着校园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研究生学术道德、学风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外语类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亟待改进与创新。
  提升现有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策略
  1.以学生为本,精心策划活动内容与形式
  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是要“以文化人”,而不是通过强制、训诫的方式达到目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其主动性,要对文化因素进行选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应该围绕涵育学生的精神气质来开展。”[2]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是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切忌以拍脑袋而作决策,应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切实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意愿、理解学生的选择。根据上述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在设计和组织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动性,事先做好调研工作,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再根据需求策划活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外语类院校研究生院的特色是语言类专业较多,因此,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如能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则会突出活动的交融性、灵活性和包容性,校园文化的特色就会彰显。根据笔者调研,研究生们期望能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那么,在设计活动时,还应考虑研究生在課堂上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例如大家关心的未来就业问题,设计活动时如果能将职业生涯规划、应聘技巧或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等考虑在内,满足学生需求,那么,开展的活动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2.自上而下,强化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建设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在校园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为了保障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学校应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上至校领导,下至学生干部,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研究生党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3.精益求精,努力培育研究生校园文化品牌
  品牌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名片,是实力的体现。对于高校而言,想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建设一流大学,就必须在学校品牌上下足工夫。“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是将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无形”转变为品牌建设的“有形”,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打造自己专有的、无可替代的校园文化品牌。”[3]培育校园文化品牌,不是玩概念,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标识就能解决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道路上,应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更应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举全校之力,动员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共同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出谋划策。
  外语类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学校大的教育方针方向一致,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文化活动水平,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展广大研究生和本科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品牌化校园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最终落脚点,从而真正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世荣、陈亚锋、杨永鹏、王东:《陇东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陇东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10-112页。
  [2]王继强、李华涛、贾斌、郭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1期,第138-139页。
  [3]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27(1)期,第101-104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古话,创业难,守业更难。机组保持稳定安全运行确实不容易。秦山三核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使我们看到了核工业事业后继有人。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机组运行得很好,真正发挥
电影诞生初期,文学便成为电影工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文学改编电影应运而生。文学改编电影的观点很多。文章以《简·爱》为例,探讨了改编电影可以不遵循原著而为电影剧情和视
江西铀矿山企业干2005年底完成了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全部实现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西铀矿;自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制,充分发挥江西铀矿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
[摘要]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校效能。从这一基点出发,学校管理者应以校本管理为基本理念,以目标管理为保障,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切实提升学校效能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 绩效考核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评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7JKO19)和陕西教育学院科研项目“基于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省农村中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研
一、美国提出GNEP计划的梗概 2006年2月6日,美国能源部发布了“全球核能伙伴”(Global Nuclear Energy Partnership,GNEP)倡议。能源部声称,这是美国采取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减小核
[摘 要]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有立法主要面临校园安全问题、经费资助问题、组织管理问题、重视态度问题等立法障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立法应当建立政府保险赔偿制度、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规范政府经费资助制度、健全职能部门协调机制等立法建议。  [关键词] 学校 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立法体系 立法障碍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类)(11BTY037)阶
【摘要】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201103、201203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毕业生的社会评价调查研究,分析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21项工作表现的绩效评价、探讨了毕业生质量评价的
【摘 要】互联网媒体平台是当前青年作家和读者进行创作与阅读的主要载体,它们二者之间形成被消费与消费的共生关系。当传统的纸面写作遭遇网络文学产业带来的效益和消费者损失时,后者甚至还创造了新型阅读消费模式的结构式更新升级。如何看待和应对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转移将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 图书消费 阅读困境  随着电子媒介的日益发达与普及,传统的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