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中国画线条之美

来源 :文艺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历来以线条美而著称,线条是造型之根本,意蕴之灵魂.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史。历代画家从未离开过对线条之美的追求与探索。早在南朝时,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的序言中,提出了“六法”,其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即概括了用线的表现特质;晋代杰出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烈女传》等画作中用线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人形容他的用笔为“春蚕吐丝”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他运用游丝般的线条.
其他文献
90年代,西方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传入我国,在理论批评界掀起了一股“人人争说萨伊德”的热潮。……
重度开放性胫腓骨折指的是多段粉碎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的胫腓骨折,按Gustilo分类[1]属于3B型.因其创伤严重,伤情复杂,复位、固定困难,胫骨表面软组织覆盖少,折块血供减少等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7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跛行4个月于2002年1月16日入院.查体:右髋区外观正常,皮肤无红肿,未扪及异常包块,髋关节活动受限,前屈90°、后伸1
捐献者能够主动提出捐献,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给患者以"第二次生命",对其行为我们应予鼓励.在我国器官来源奇缺的情况下,也应珍视这些宝贵资源,使捐献者实现愿望,受者最终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