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纳米颗粒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变特性、乳化性的影响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普鲁兰酶脱支,4℃重结晶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NP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流变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探究了不同浓度的淀粉纳米颗粒对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微观结构、流变性、乳化性和稳定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纳米颗粒的形貌为球形,粒径大小在50~100 nm。大豆分离蛋白的溶液均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与对照样相比,当淀粉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5%时,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显著增加且达到最大值。淀粉纳米颗粒添加量为5%时,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ESI)和乳化活力指数(EAI)均达到最大值,说明了大豆分离蛋白乳液达到最佳的稳定性和乳化性。
其他文献
研究浸泡、蒸煮及干燥方法对方便薏苡仁品质的影响,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常温下将薏苡仁于0.04%(质量分数)Na OH的溶液中浸泡2.5 h,沥干后,加入添加量为0.4%(质量分数)的单甘酯
<正>林佳:"你不要我了怎么办?"孟云:"那我就像至尊宝一样去最繁华的街道喊一百遍:林佳我爱你。"孟云:"那你不要我了怎么办?"林佳:"那我就吃芒果,吃到死为止。"后来,他在繁华
期刊
采用SPE–GC/MS法对市售33份菜籽油及其塑料油桶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PAEs在菜籽油和油桶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