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食欲服从理智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三味,指的是美味、厚味和淡味。
  美味,通常人们对入口感觉鲜美爱吃的食品,都可以叫它“美味”,味道很好,舒爽可口,且能让人引起强烈的食欲。读典籍《汉书·扬雄传下》,称:“美味期乎合口,上声调于比耳。”南朝梁简文帝撰《七励》载:“陈晨凫之美味,荐隽燕之肥甜。”唐代诗圣杜甫作《拨闷》诗:“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足见喜食美味由来已久。
  美味很浓的味道,就是厚味。《庄子·外篇·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又,《吕氏春秋·尽数》:“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艺文类聚》卷二十三:“金宝满室,将乱汝神。厚味来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如上载述,无非表明食厚味者,并非今人之爱好,古人同样如此。
  与厚味相对应的,自然是淡味。食淡味,历来为养生学所推崇。传说,京城有一位名厨师,他擅长烹一款“羹”,博得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赏。后来,他收下一徒,传授多样菜品做法,唯独没有教徒做羹。晚年回乡前,徒问:“做羹有何要领?”师答曰:“料精、汁浓、味淡,切记一定要味淡!”何以要味淡?《说文》讲:“淡,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淡味,原是中药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饮食营养讲的“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
  淡味,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以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否定的。其实,淡味益于营养的观念,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深刻反思,并受到庄子的“返璞归真”、“恬淡虚无”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到了晋唐时期,养生学已明确提出“淡味饮食养生说”,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还提出:“每学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杂陈”。清代美食家李渔认为:“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味浓则真味常为他物所夺,失其本性了。五味清淡,可使人神清、气爽、胃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礼记》曾有言:“甘受和,白受采”,这说明食物之美在于味甘,而味甘并非是甜,是为养生之本,倘重调原味,则甘味尽失。荤之鲜在于得山林之气,莼之美皆因水泽清虚之物。有诀曰:“原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我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元代医家忽思慧撰《饮膳正要》称:“善摄生者,薄滋味。”这些主张正符合现代烹调学之理。
  喜食美味,人之常情;酷爱味美,权衡得失。近年,基于人们对于美味的奢望与渴求,随之各种添加剂、矫味剂应运而生,且愈演愈烈,直至对人体造成多重伤害,方才觉醒;况且有不少人依然如是,不知悔改。又因西方人食厚味而诱发若干疾病之后,遂提出饮食回归自然的方法,甚至大力倡导素食。反对在食品中投放任何添加剂,提倡吃绿色食品及粗粮制品。诚然,逢年过节,亲友相聚,偶然吃些厚味也无可非议,切不可经常为之。古训《韩非子·杨权》告诫:“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即是“病从口入”之意,应记取。“饮食营养重味淡”,古代许多医学家早有名鉴。
  淡为善者,统领五味 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淡味养生曾有论述:“尤必以淡为善者,何也?以味之稍重必偏,且重者必毒,惟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气……且淡开五味之先,不在五味之中,而能统领五味者也。五味皆属地气,地食人以五味也。惟淡属天气,清华冲和,最能淡泄土中之浊气,而使之复其清明之体,故必以淡为善也。”表明,人吃的食品大都产于地下泥土之中,酸、甜、苦、辣、咸五味,皆以淡为主。
  淡为冲和,补阴生精 金元医学家朱丹溪主张,淡属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如谷、菜、果之类。”《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浓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淡之味乃能补精耳。”淡味的谷蔬之食对人体有滋阴生津的作用。
  淡为通腑,利于消化 朱丹溪撰《食色绅言》称:“淡有醒脾开胃、清虚肠腑之功。淡可渗湿,脾最恶湿,脾为湿困之际,唯淡食可使之健运。”每逢夏暑,湿气偏重,大多数人都会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尤恶腻食,此脾为湿困也,当以轻清味淡之食以醒脾气。又称:“淡食以开胃”。蔬食淡味,有通腑之功。蔬食淡味含大量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利于通便。
  淡为养荣,通利血脉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讲:“淡有滋养气血、通利血脉之功。淡食总以素多荤少,滋味淡薄为主”。还认为,“薄滋味充养血气”。现代营养学认为长期食用素食,血浆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较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年龄推迟,发病概率减少;豆类及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植物固醇、皂甙等成分,有降低血脂作用,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也可降低胆固醇。
  淡为宁神,清气醒脑 清代《保生贴》云:“以淡薄为主,可清气,可释欲,可宁神,可美福”。现今,脑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不同的食物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有一定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有镇静和集中注意力以及催眠作用;水果、谷物含大量维生素B,对心情沮丧、抑郁有食疗特效。
  淡为平衡,调和阴阳 东晋学者葛洪指出:“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淡味饮食平和清轻,宜用微辛、微甘、微苦、微咸、微酸,可免除五味偏嗜之害,能使人阴阳平和,五脏康藻。
  如何求得淡味,并非只是少加盐,或是不进行调味。须知,组成一种饭食类型,还与适时因地选料、配膳巧施平衡、烹调用火勿过、调味宜少使淡等密切相关。尽管烹调诸方面能使饮食成淡味,但若进食量过多,亦可积淡为浓,仍失淡味本义。当然,饮食重以淡味,还需因人因时而异,不可一概论之,这对于中老年人保健长寿尤为重要。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责任》书中讲过一句富于哲理的名言:“要让食欲服从理智”,尤须悉心思索。
其他文献
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内,几乎没有健康风险  根据这份用466项欧盟农残标准检测出现的榜单显示,混合农残的问题仍旧不容乐观,每种蔬菜平均混合5种以上的农残。  对于这份榜单农科院专家有如下表示。  第一,“检出农药残留”与“危害健康”不是一回事。任何农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危害。这个“不产生危害的量”是由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的。可以说,基于目前科学对于该农药的认识,只要不超过这个量,那么可以认
——赞《烹调知识》  我有足够的理由  把你——《烹调知识》  视为幸福的源泉  在每个白天黑夜  带给你我甜蜜的幸福  即使黑夜沉沉  我的身心也感受到这种存在  《烹调知识》良师益友  生活的“指南”  我在你的墨香中  汲取一种养分  于是  我的心灵水一样纯净  我的脊骨钢一般坚强    走过25个春夏秋冬  你从一株小苗  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绿荫华盖神州  墨香温馨中国  穿过风雨同舟
冷冻食品已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食物之一。下厨前,它们都要经过一个重要步骤———解冻。如果解冻不当,不仅冷冻食品的口味会变差,还会导致其营养素的流失。那么,不同食物有什么解冻技巧呢?  冻鱼冻肉,先放冷藏室  肉类解冻最好有个“接力棒”,也就是把要解冻的食材提前一天从冷冻室中取出,用保鲜盒或保鲜袋装好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等化冻后再拿来烹调。这种解冻方式花得时间比较久,一般大块的肉类至少要提前12 h
猪肝,即猪的肝脏。优质的猪肝表面多为红褐或暗紫色,光泽柔滑,质地细嫩,结构为颗粒状体,具有一定的弹性,用手摁后马上复原,但用力过猛也会穿破成洞。其内部有纵横交错、粗细不等的血管及其他结缔组织,使肝脏有机成为一体。猪肝是一种很好的烹饪原料,不论是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非常高。  中医认为:猪肝味甘苦性温,可补肝、养血、明目。据测验,在每百克猪肝中,含蛋白质21.3 g、脂肪4.5 g、糖4 g、无
日本的冲绳、中国广西巴马、以及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巴基斯坦的罕萨族、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人,这些地区和民族均以人口长寿闻名。这些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吃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些不同种类的食物,却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有让人健康长寿的奥秘……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巴马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地患者的“疗养乡”,成千上万的中国患者,从各个城市远道而来,在这里暂居疗病。新疆是中国境内另一个世界长寿之乡,很
凡是贵客来到侗乡作客,那热情好客的侗民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主菜就是侗乡腊肉。客人若能吃到侗乡正宗的腊肉,那肯定会留下终身嘴谗的感觉。因为那侗乡正宗的腊肉芳香可口,味道特殊,只要吃过一次,假若有人再提起侗乡腊肉,就会使你垂涎三尺,让人沉浸在吃腊肉的情境之中。本文所说的侗乡腊肉主要是用猪肉熏烤而成的腊肉。  腊肉的制作过程还得从侗民杀年猪说起,侗民将饲养的年猪长到能宰杀时(最小的也有50kg重,最大的有
离开贵州快20年了,但总忘不了家乡的那道美食——凉拌折耳根。折耳根学名叫鱼腥草,又名蕺菜,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带有怪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折耳根茎上有节,叶子互生,均有鱼腥气。如以全草根入药,有散热、止咳、化痰、润肺之效,为医治感冒名药“板蓝根”之原料。此草遍及全省,居民常作菜食之。  “折耳根”是我们贵州苗家人的叫法,在苗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是爱他,就给他吃折耳根;你
主料:猪肉250 g。  配料:青椒、红椒、洋葱、胡萝卜各50 g,面粉适量。  调料:红粉、黑胡椒、糖、香草、番茄沙司、奶油、橄榄油各适量。  制作:1.红椒、胡萝卜洗净切碎。  2.青椒、洋葱、香草均切碎,猪肉剁成馅。  3.将所有原料、调料放入碗中搅匀,制成猪肉饼。  4.猪肉饼放入油锅煎至上色,装入烤盘,放入烤箱180℃烘烤15 min。  5.取出,装盘装饰即可。  特色:将猪肉制成馅,
2016年8月26日,2016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拉开帷幕,山西省荣膺“中国面食之都”称号,并被认证了多项“世界之最”。副省长王一新,商务部原副部长周可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在刚,以及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荣膺“多项之最”  山西不仅有“黑金”煤炭,还有“白银”,那就是面食。小小一碗面,不仅承载着
烹是制作热菜的烹调技法之一。根据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炒烹、滑烹、炸烹和煎烹等四种。本文仅以“炒烹”的方法作一浅析,以恭拜求詈。  A. 炒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炒烹方法:即将脆嫩的蔬菜改刀成较小的丝、细条状,放在有热底油的锅中用旺火煸炒至断生,然后烹入清汁成菜的一种烹法。  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调兑清汁→炝锅炒制→烹入清汁→翻匀出锅。  B. 炒烹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