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点、科室分布、高危因素及病死率.方法 对血培养阳性的262例临床确诊的血流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例血流感染病例血培养共分离出292株病原菌.发生血流感染前5位科室依次是ICU 76例(29.01%)、血液科40例(15.27%)、感染科40例(15.27%)、普外科22例(8.40%)、肿瘤内科21例(8.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血流感染在ICU、血
【机 构】
: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点、科室分布、高危因素及病死率.方法 对血培养阳性的262例临床确诊的血流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例血流感染病例血培养共分离出292株病原菌.发生血流感染前5位科室依次是ICU 76例(29.01%)、血液科40例(15.27%)、感染科40例(15.27%)、普外科22例(8.40%)、肿瘤内科21例(8.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血流感染在ICU、血液科、感染科分离率较高,分别为34株、18株、17株;大肠埃希菌致血流感染在血液科、ICU、感染科分离率较高,分别为11株、7株、10株.血流感染的病死率为17.56%.46例血流感染死亡病例前3位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株(40.74%)、肠球菌8株(14.81%)、热带念珠菌5株(9.26%).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热带念珠菌是引起血流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ICU是血流感染高发科室。
其他文献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TPP)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一种较常见的特殊临床表现,往往甲亢症状较轻而且不典型[1],临床容易误诊、漏诊.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24例,其中13例曾误诊,误诊率54%.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我院2004-2007年心内科收治的电击伤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36岁,既往无心脏病病史,吸烟史20年,每日20~30支.于工作中接触220 V交流电,左手局部皮肤轻度烧伤,电击后感胸闷、心悸,休息后缓解,未就诊.电击24 h后,出现持续胸痛2 h,来院。
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系测定呼吸力学的新方法,它是在强迫振荡技术(forced oscillationtechnique,FO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肺功能测定以被测者为信号源,而IOS法是外置振荡波作为信号源,其波可以与受检者的呼吸波叠加,并随之进入气道和肺内,无需受试者配合,仅需记录受检者几个自主呼吸波,就能快速测得整个及其各种呼吸阻抗的分布特点,俗
目的 通过特发性单侧透明肺的影像学表现,分析病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特发性单侧透明肺患者的X线、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病程较长.19例患者中,12例行X线检查,均见患侧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少,肺门影缩小近乎消失;透视下见纵隔摆动,其中2例支气管造影示患侧合并支气管扩张.8例行CT检查,见患侧肺透亮度增加,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症状和体征常被肝硬化的症状所掩盖.为了加强对低钠血症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