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中医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设计思路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试验中病例报告表(CRF)的设计会直接影响临床试验的数据收集与整个试验质量.基于多项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不孕症临床试验经验,提出中医不孕症临床试验CRF设计需体现记录内容与研究方案的一致性,还需反映女性妊娠与生产阶段的特殊生理与病理特点以及中医干预的特异性.针对不孕症这一疾病,临床试验CRF设计中需要明确孕产相关名词的定义,需重视收集试验中主要事件的时间节点,应设置随访版块以获得受试者终点结局和孕产期的安全性指标,还应分阶段、分人群地进行不良事件信息的采集.同时,CRF的设计还应参考国内外不同临床试验报告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充分、全面地收集针刺、中药复方等中医特色干预措施的细节及不良事件相关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m15645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小鼠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方法将C57BLKs/Jdb/db小鼠(2型糖尿病小鼠)及同窝出生的db/m小鼠(健康小鼠)随机分组。将注射带有足细胞特异性标记NPHS2的lncRNAGm15645 shRNA慢病毒的db/db小鼠作为研究组,注射生理盐水的db/db小鼠作为空白组,注射无义慢病毒的db/db小鼠作为对照组;注射带有NPHS2标记
目的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 expanded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plus)在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因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270)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行NIPT-plus的1561例孕中期孕妇的筛查结果、产前诊断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行NIPT-plus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眼病的疾病负担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9年中国眼病患病人数、患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年龄标化DALY率及变化趋势,以及年龄标化DALY率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9年中国人群眼病患病人数为2.1亿,年龄标化患病率为9511/10万;总DALY为472万,年龄标化DALY率为247.4/10万。疾病负担较重的眼病依次为近视力丧失、屈光性眼病和白内障,年龄标化D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对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东城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降压药物处方进行分析。以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ATC)编码判断药物类别。使用ATC信息对包含降压药物的数据进行筛选,并按ATC类别分组统计数量和占比。由通用名判断药物品种。依据处方中的诊断信息筛选出包含高血压西医诊断的处方。该研究
目的:探讨1个由n TBR1基因剪接变异导致的智力障碍伴自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n 方法:对1例有家族史的智力障碍孕妇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先证者及其他家系成员(共11人)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发现该家系的致病位点,对胎儿羊水进行基因检测,并通过minigene技术对该位点进行体外功能验证。结果: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先证者携带1个n TBR1基因新的剪接变异(c.1129-1G>C),并呈现出家系共分离现象。胎儿羊水中未发现该变异,胎儿出生后随访至1岁,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细胞命运决定因子(n DACH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n 方法:收集104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n DACH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食管癌患者n DACH1甲基化状态与预后生存期的关系。n 结果:食管癌肿瘤组织中n DACH
目的探讨1个先天性重度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类型,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415个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序列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先证者父母和妹妹进行基因变异位点验证。结果先证者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与双基因Usher综合征1D/F型耳聋相关的CDH23基因c.5131G>A(p.Val1711Ile)杂合变异和PCDH15
目的评价入院时及出院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对住院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的临床诊断为HFrEF且存活出院的患者,于入院1 d内及出院前3 d内检查血常规,计算NLR,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入院时及出院前NLR联合对HFrEF患者
目的联合应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一例新发的胎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upernumerary small marker chromosome,sSMC)进行产前筛查与诊断,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
目的探讨1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生长发育落后、肺部感染患儿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采集患儿及其正常表型双亲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患儿行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基因检测。结果患儿TCN2基因存在3个变异,分别是第5外显子上游c.581-8A>T,该变异患儿父母均携带;第6外显子c.924_927del,该变异来源于母亲;第7外显子c.973C>T,该变异为新发变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