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ongb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公枣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在衡水市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 病原
  植原体,旧称类菌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单位的膜所包围。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2 症状
  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
  主要表现:
  (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根部病变,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3 发病因素
  3.1 菱纹叶蝉的分布及发生
  有侧柏的坟地是菱纹叶蝉主要越冬繁殖的地方,故病株首先出现在有侧柏的坟地附近,越靠近侧柏林,枣树染病的机会越多。
  3.2 间作物品种
  与小麦、玉米间作的水浇地枣园发病率高;与花生、红薯或芝麻间作的沙岗旱地枣园,发病率低。因间作小麦、玉米地适于传病昆虫菱纹叶蝉的越冬和繁殖,水浇地徒长枝多,易被侵染。后者则相反。
  3.3 树龄大小
  幼龄树发病重,中老龄树发病轻。因为幼树徒长枝多,利于传病的菱叶蝉取食,结果大树,徒长枝少,不利于传病昆虫取食。
  3.4 枣的品种
  乐陵小枣、圆铃枣最易感病,酸枣、长铃枣、长红枣较为抗病。
  3.5 管理水平
  枣园干旱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重,反之发病则轻。
  3.6 枣园的海拔、坡向、繁育方式
  海拔在50米以下和500米以上地区发病轻,风口或背阴坡枣园发病轻。
  4 传播途径
  4.1 媒介昆虫
  主要有凹缘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和红闪小叶蝉等,它们在病树上吸食后,再取食健树,健树就被感染。传毒媒介昆虫和疯病树同时存在,是该病蔓延的必备条件。橙带拟菱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形菱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乔迁寄主有桑树、枸树、芝麻等植物。
  4.2 嫁接
  芽接和枝接等均可传播,接穗或砧木有一方带病即可使嫁接株发病。嫁接后的潜育期长短与嫁接部位、时间和树龄有关,一般 病原物的运行与分布:病原侵入树体7~10天后向下运行到根部,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引起疯枝,小苗当年可疯,大树多半到翌年才疯。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转。病枝中有病原,病树健枝中基本没有;生长季节,病枝和根部都有病原,休眠季节末(3—4月),地上部病枝中基本没病原,而根部一直有病原。
  5 防治方法
  5.1 选用抗病砧木
  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以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枣疯病的根本措施。
  5.2 铲除病株
  病株是传病的病原,加之枣树发病后不久遍及全株,失去结果能力,因此有必要及早彻底铲除病株,并将大根一起刨除,以免再生病蘖。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对小疯枝应在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阻止类菌源体随树体养分下流,要从大分枝基部砍断或环剥。连续处理2年,可基本控制枣疯病的发生。
  5.3 培育无病苗木和加强检疫
  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繁殖苗木,以培育无病苗木。苗木一旦发现病状,立即拔出。另外加强检疫,防止在发病区调苗、采穗。
  5.4 药物治疗
  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每年施药2次,第1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厘米处,沿干周钻孔3排、或环割,深达木质部,后塞入浸有250倍法丛灵液400毫升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第2次于秋季在树液回流根部前以同样方法再次施药,对轻病树疗效显著。
  5.5 化学防治
  (1)在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2)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3)发病初期,按每亩枣园喷施0.2%的氯化铁溶液2~3次,隔5~7天喷1次。每次用药液75~100千克,对于预防枣疯病具有良好效果。
  5.6 加强枣园管理
  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对土质条件差的要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4%,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广大农村地区面源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威胁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保护成为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村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农村生
摘 要: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当前内需不足主要根源是居民收入偏低,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笔者将从分析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入手,试图寻找解决方案,提出对策。  关键词: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机制      一、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现状  在当前大多数有
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女,32岁,2008年11月15日门诊治疗,诊断抑郁症,给予氟西汀片治疗,首次剂量为10mg/d,剂量逐渐递增,于2008年12月10日加至30mg/d,此后一直维持此剂量不变,于2009年3月7
猪钩端螺旋体病也称为猪细螺旋体病,是由于感染钩端螺旋体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其中仔猪比较容易发病。该病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