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集思广益,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途径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一、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解题教学活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积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1.讨论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讨论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围绕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合作学习中可以各抒己见,最终找到最佳解题途径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教师可以选用如下习题让学生讨论学习:已知一个六棱锥的高为10cm,底面是边长为6cm的正六边形,求这个六棱锥的体积.学生在讨论解题的时候,提出了如下几种解题思路:①将底面正六边形分为两个相等的梯形,求出正六边形的面积,再利用棱锥体积公式求出六棱锥的体积;②将底面正六边形分为六个全等的三角形,求出正六边形面积,再利用棱锥体积公式求出六棱锥的体积;③将六棱锥分为六个相同的三棱锥,求出其中一个三棱锥的体积,即可得到整个六棱锥的体积.虽然题目及解题过程较为简单,但是每一种解题方法都体现了一种解题思路,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题方法体会其解题思路,从而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
2.分工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分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分担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教师布置题目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减少学生的任务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题目,让学生与同桌分工合作完成: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为两个边长为3cm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直径为3cm的圆形,求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其中一组学生的分工:学生甲根据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学生乙则计算三角形的高与圆形的面积.然后,两个人依据还原的空间几何体形状和求得的数值,分别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最后,两个人将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结果一致则说明求解正确,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共同回顾解题的过程,找出出现错误之处.
3.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实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对题目求解的结果进行验证,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如下题目: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片四角剪去四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再将剩余部分做成无盖的方底盒子.求盒子高度为多少时,盒子的容积最大?学生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建模求解,得出盒子高度为10cm时,盒子的体积最大.在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不同的高度为标准,制作各种各样的盒子,并验证其体积是否大于计算所得盒子的体积.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合作学习中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坚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解题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围绕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探讨.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需要掌握好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和进度,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合作学习,不能使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其次,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对题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需要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主要以积极正面的鼓励为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既要围绕教学内容要求,合理运用讨论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学习和实践合作学习等各种合作学习模式,又要对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解题教学活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积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1.讨论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讨论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围绕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合作学习中可以各抒己见,最终找到最佳解题途径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教师可以选用如下习题让学生讨论学习:已知一个六棱锥的高为10cm,底面是边长为6cm的正六边形,求这个六棱锥的体积.学生在讨论解题的时候,提出了如下几种解题思路:①将底面正六边形分为两个相等的梯形,求出正六边形的面积,再利用棱锥体积公式求出六棱锥的体积;②将底面正六边形分为六个全等的三角形,求出正六边形面积,再利用棱锥体积公式求出六棱锥的体积;③将六棱锥分为六个相同的三棱锥,求出其中一个三棱锥的体积,即可得到整个六棱锥的体积.虽然题目及解题过程较为简单,但是每一种解题方法都体现了一种解题思路,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解题方法体会其解题思路,从而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
2.分工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分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分担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教师布置题目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减少学生的任务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例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题目,让学生与同桌分工合作完成:已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为两个边长为3cm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为直径为3cm的圆形,求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其中一组学生的分工:学生甲根据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学生乙则计算三角形的高与圆形的面积.然后,两个人依据还原的空间几何体形状和求得的数值,分别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最后,两个人将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结果一致则说明求解正确,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共同回顾解题的过程,找出出现错误之处.
3.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施途径
实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对题目求解的结果进行验证,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如下题目: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片四角剪去四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再将剩余部分做成无盖的方底盒子.求盒子高度为多少时,盒子的容积最大?学生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建模求解,得出盒子高度为10cm时,盒子的体积最大.在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不同的高度为标准,制作各种各样的盒子,并验证其体积是否大于计算所得盒子的体积.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合作学习中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坚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解题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围绕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探讨.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需要掌握好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间和进度,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合作学习,不能使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其次,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对题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需要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主要以积极正面的鼓励为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解题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既要围绕教学内容要求,合理运用讨论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学习和实践合作学习等各种合作学习模式,又要对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