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与数学教学评价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参与者和推进者,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要相应地做出深刻的转换.
  
  一、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换
  
  传统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为教师树立了权威,这种传统教育体现了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但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缺乏师生的互动与合作;更缺乏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完全平等的心态积极地参与探究,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树立牢固的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角色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换为平等的合作者,由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换为组织者,由解惑者转换为促进者.真正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平等、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启发补充、互教互学的和谐关系.
  
  二、由“灌输者”向促进者转换
  
  以“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学生看成一个装进东西的容器,不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主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大胆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促进学生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发展出发,教师角色也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换,由统一模式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换,由重“课本知识”向重“生活知识”转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换,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换,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目标.
  
  三、由“复制者”向研究者转换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着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课程计划.新课程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不仅是忠实的实施计划和教案的过程,更是创新和发展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教师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主动构建数学与日常生活、社会实际的广泛联系.教师应以自主探索为突破口,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根据现实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设置探究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或案例,精选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案例,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必须由“复制者”向教育教学的新型研究者转换,积极主动和全方位地介入新课程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活动中,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成为新时代的科研性教师.
  
  四、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换
  
  传统的评价体系都只注重于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和方式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优劣,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评价“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还应当包括学生探索精神的唤醒与弘扬,创造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创新人格的生成与确立.”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数学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积极倡导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数学教师的角色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评价;由以甄别与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的评价;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的评价转向重视个体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并重,特别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由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各种形式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每一位教师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规律出发,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同步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中国连续五年的粮食大丰收,似乎让人们淡忘了中国粮食安全中存在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天,当我们面对波涛汹涌的全球金融海啸时,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高度重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首先,中国自身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个别品种深受外商控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最近几年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能做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尤其是小麦和玉米除
摘要:大学生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第一批90后高职新生的报到,如何改进培养方式,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结合90后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在尊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同时,着力创新德育理念、教学理念、网络建设理念、就业观念,完善措施,是确保90后高职生的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能力;培养    2008年我国首次实行高考填报平行志愿,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试点工作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针对目前试点单位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地方
生活是一切知识和情感的最初源泉,写作也同样依赖于生活。体会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哲理,才能给写作以无限的生机。感悟生活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石,对写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源头,是写作的基石,是写作的生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语文与作文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思维的“勤快人”,逐步培养他们把对生活的理解提升
阐述了国外先进检测设备无核密度仪(PQI)的基本原理。以通平高速上面层SMA-13为依托,使用PQI进行沥青路面密度(压实度)检测评价的方法,根据使用PQI对上面层SMA-13的测试结果,建立了
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涌现出了许多可喜的现象,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化学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不理解”的教学局面。笔者就新课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