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入梅之后,雨雾迷离,天地晦暗;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荒野众生,蚂蚁个小,腿短而细,在泥泞中跋涉,它得找准落脚点,有灯指引才不会沉陷;瓢虫飞不远,又不得不飞,每一次起飞都是一种冒险,更需要灯照明,避免一头撞上一株草;兔子这家伙眼大无光,雨季更需要灯光,不然它会找不到一棵青菜或胡萝卜的位置……天空之灯,是月亮、星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大地之灯,不同时节以不同形式呈现:春天是各色花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梅之后,雨雾迷离,天地晦暗;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
荒野众生,蚂蚁个小,腿短而细,在泥泞中跋涉,它得找准落脚点,有灯指引才不会沉陷;瓢虫飞不远,又不得不飞,每一次起飞都是一种冒险,更需要灯照明,避免一头撞上一株草;兔子这家伙眼大无光,雨季更需要灯光,不然它会找不到一棵青菜或胡萝卜的位置……
天空之灯,是月亮、星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大地之灯,不同时节以不同形式呈现:春天是各色花儿,那些灿若繁星的花朵,把初醒的大地装扮、照亮。入夏之后,就变成了果实,最早点亮的是一些姓草或树的莓们。
草或树的莓们,真的是为灯而生的吧。它们一生下来,就是灯的模样,长大成熟了,红亮得能放出光。鲁迅说它“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难道他不觉得更像是小珊瑚珠攒成的一盏小灯笼吗?一粒粒小珊瑚珠鲜红、透亮,每一粒里面都有一粒燃烧的火种,无数这样的火种攒在一起,就是一盏盏红彤彤、美丽可爱的小灯笼。它们有的系在一些带刺的草茎上,与大地保持很亲近的距离,为一些小个子的动物们照明。
梅雨时节,草茎以下的通道拥挤而泥泞,那些小家伙们为生计奔走不易,一坨泥巴、一摊水渍、一节横生的草茎都可能阻断它们前行的路,让它们迷失方向。而一盏盏这样的灯,让它们的行走变得轻车熟路,安逸许多。也有的挂在稍高一些的枝梢上,一排排一串串一簇簇这样的小灯笼一挂,整棵树整丛枝就惹眼地明亮起来。大眼睛的兔子循着迷雾中几盏灯的坐标,可以顺利找到山脚下某片菜园里的一棵胡萝卜或青菜;满载而归的山鼠们在灯的照耀下,在雨雾中顺利找到自己的洞口。雨天,地下潮闷难耐,蚯蚓们都钻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来了,鸟儿们可以趁机换换口味,开开荤,在灯光下一啄一个准。
草或树的莓们个不大,位居丛林和荒野的最低处,心态却格外明亮高调。初夏时节,天空经常给大地添个乱,唱唱反调。大地觉得都入夏了,雨可以歇歇了,天空偏不,天天梅雨不断,满世界泛潮渗水。好在草或树的莓们不怕雨淋,越淋它越鲜艳动人,光芒润泽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或许是太招人喜欢了,草或树的莓们给自己武装了一身倒钩的棘刺,干上枝上柄上茎上叶上,到处都是。但是,纵然如此,依然无法抗拒爱慕者的痴迷与狂热。如果有人说兔子喜爱草或树的莓,没人会表示怀疑。三角形的嘴对采食草莓再合适没有。莓儿的柔嫩与甜蜜是青菜、胡萝卜无法比拟的。当然它只爱那些系在草茎上的红灯笼,对于那些高挂于树枝上的莓,它向来敬而远之,至多投去暧昧一眼。山鼠除了跟兔子抢食低处的草莓外,时而兴起,冒着被扎得遍体鳞伤的风险,爬树去采食那些高处的灯笼。田鼠们表示,草灯笼甘甜,树灯笼甜里带点酸,偶尔换换口味挺好!至于昆虫们,它们无所谓高处低处,棘刺再锐利对它们也无效,遇到哪盏是哪盏。
没有鸟儿是不喜欢莓儿的。一只鸟儿在莓们成熟光芒的感召下,几百米高空就可以准确锁定一棵草或树的莓。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鸟儿不知道的是,它拍拍翅膀远飞时顺带也圆了小小莓儿一个漂洋过海、远走天涯的宏愿。所以,每当耳畔响起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优美旋律时,我就对莓这种植物油然而生感佩和敬意。
我们人类对莓的喜爱,单从培育出种种肥美的草莓品种就可见一斑。我幼时,每当大地被那些星星点点的草或树的莓们点亮,村里的小伙伴们就约好似的一窝蜂涌向村口溪头或山坡上,把一盞盏的小灯笼摘下,或塞进嘴里,或用草茎串起来,一串串红玛瑙、珊瑚珠儿似的挂在胸前,一个个笑靥如花。
有天,有个孩子踌躇满志,胸前挂了三串红彤彤的莓儿回家。大人打趣,问这三串莓都给谁吃。孩子答曰:一串给妈妈,一串给爸爸,另一串给城里的妹妹……那一刻,孩子被一种曼妙的光泽照亮,通透如玉。
选自《散文》
其他文献
月亮的光輝来自太阳,玉盘一样晶莹剔透的月亮,它本身并不发光,它依靠太阳的反射,散发出如水的光亮。为此,我十分喜欢“月光如水”这个比喻,这个镜子般的感光体,用一种回馈的方式传递无限的寓意,它将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溶于水中。静夜,暗香浮动,月泻清辉,风过处,我听到音乐在水中淙淙流淌,水声里那个叫阿炳的盲人渐渐浮现眼前。作为中国民乐经典,无数人听过阿炳的《二泉映月》,哪怕我们对阿炳的身世一无所知。我记不清第
炎炎夏日,最惬意的消暑方式莫过于躲在空调房里闲翻书。手边一本《卖花人去路还香》,书名读起来就清凉可意,余味袅袅。这本书是丰子恺的漫画集,用郑振铎的话说,就是没有一幅不使我生出一种新鲜的趣味。 尤其是其中的几幅夏日漫画,很适宜此时重温,看看从前的孩子是如何消夏的—— 一幅《折荷图》,描绘出儿童戏玩荷叶之趣。写荷的诗词里,我最喜欢的是这首:“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中,用白描手法,仅以二十字,非但生动地勾勒出蝉的形象,开拓了启人幽思的主题,而且引譬出蝉与文学的关系。这使人不禁想到:蝉,区区小虫,竟何以会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确是一个韵味深长的“谜”。一要解开这个“谜”,还得溯本追源,从蝉的美名儿上说起:蝉,在古代被叫做“蜩”“螗”“蟪蛄”;在近代被称为“叶蝉”“蚱蝉”;在现代又被呼之为
我又来了,在这满天秋碧的日子。我是来看苏东坡的。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滚滚江水边这片青松与修竹掩映的江矶兀立于小城一侧,兀立于如烟波一般浩渺的文化时空里;在我的心目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黄州只有苏轼屹立在这里,屹立在历史的苍穹之下。江上的霞晖刚刚散去,东坡先生漫步走下矶头,几分悠闲,几分沉思。他仍然站在坡下的那片开阔地上,展望万里长天,展望远方烟树历历的江南原野,任身旁的长河滔滔
魏绛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卿,史称魏庄子。他不仅执法严正,而且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晋楚争霸时,双方都极力扩充国土。晋悼公通过加强内政,整肃朝纲,使国力日渐强盛起来。此时,一直与晋国交恶的戎部落,自知与其为敌是不自量力。于是,部落酋长就派孟乐带了兽皮等物来讲和。晋悼公招集群臣商议此事,他觉得戎部落野蛮不讲理,只惧刀兵,不守信用。因此有意攻打戎部落,也想乘机扩大国土,以此显示晋国国力强大,震慑其它诸侯国
公元前202年,一只小小蝴蝶的翅膀忽而一扇动,就将一个草根人物送到了历史的关键时刻。都城长安,因为这个草根人物的出现,而进入了中国和世界的视野与历史。这个人应该与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都一样,是不朽的。然而,2000多年之后,走遍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曾发现这个人的任何足迹。这是一个不曾被史学家详细记载的小人物,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靠山的平头百姓。他,便是娄敬,一位不显于外,曾经的一介戍卒,却
站在体育的第一线,没有一位能够如郎平一样,同新中国70年历史相濡以沫时间更长的人士。1980年年底,郎平20岁,我受《中国青年》杂志的委派,到新源里她家和体委训练局女排宿舍采访她的时候,发现她和其他运动员有一点不同之处,是爱读书。光她订的杂志就不下十种。她告诉我她爱读巴金、杨沫、宗璞的小说,也爱读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她告诉我1976年地震时,在北京青年队塑料布搭成的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或是镜头,我的心里总会涌起感恩与尊敬:飞驰的列车上,有的乘客手捧书香,正陶醉于某个情节;如潮的商场中,有的顾客独处一隅,正埋头于某个故事。在互联网大潮正起的今天,爱书者一如从前,从书本中寻求人生的真谛,探求科学的真知,实在是一抹点亮城市、照亮乡村的亮丽色彩!我不由地感慨:书香依然芬芳!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小品文命名的文摘刊物,《小品文选刊》已伴随广大读者走过了十四个年头。十四年,纪
戊戌之秋,在杭州住了十天,可以好好地看看杭州。看杭州,主要是看西湖。在我看来,西湖最美,尽管旧景九溪的溪水、满觉垅的桂花、新景西溪的湿地,都不错,然而都无法和西湖相比。没有西湖,便没有了杭州。我不喜欢旅游团式的走马观花,西湖一日游,是远远看不清楚西湖的。西湖的美,不仅美在湖光山色的自然风光,更在于美不胜收的人文风景。这一次,将西湖整整地绕了一圈,白堤苏堤孤山,南山路北山路湖滨路,都细细地用脚丈量,
说水墨宏村就像说女人像花一样没有新意。可是怎么说呢?只有说“水墨宏村”才是发自本心,才是我眼中宏村的样子。随便拍下一张照片,冲洗放大,挂在墙上,就是一幅画。你每天看,依然是喜欢,依然看不够。那黛色的群山就那么浓浓淡淡地围着村庄。不远不近,不高不矮。高了险了,就显得压抑。矮了小了就显得小器,没有气势。仿佛是有一只神奇的手摆好了似的,那些山像屏障,像靠山,像背景,恰恰当当,正正好好。眼睛再往下一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