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企共育平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依托校企共育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学校从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系统,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以及创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着力建设校企共育平台,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重建学生的每月学习生活,根本目的是帮助儿童过有意义、有意思、有成就的学习生活;四个要素是成长式主题、激励型制度、支持型资源、学习群教学;基本策略是举办成果博览会、形成关心型关系、推动项目式学习、建立融通型学习场.
小学中年段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导致其不会写、写不清楚、写不具体……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具身参与,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语文学习和语文表达实践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鲜活认知和感性语言,为习作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体态律动是个体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如下三种体态律动策略.rn1.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rn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是指通过简单的、优美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材料律动,进而达到体验音乐的目的.音乐和舞蹈往往是一个整体,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音乐.如苏少版《音乐》三上《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民歌,四二拍,歌曲欢快热烈.乐句“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中“骏马”“鞭”“牛羊”“滩”的附点节奏,学生往往不容易掌握.为此,教师运用
古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韵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典故,对丰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降格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熟练翻译、背诵和默写,缺少对古诗文美感和育人价值的挖掘.多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新式载体,可以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供技术支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影响学生习作表达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写作素材、语言积累及写作方法.因此,习作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增加语言积累及习得写作方法,以期实现学生习作表达素养的提升.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打造高品质学校尤其需要重视建设一支道德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中层管理队伍.现代学校中层管理队伍领导力的建构,需要关注愿景与规划的想象力、目标与标准的执行力、团队与自我的领导力、专业与研究的穿透力,以回应新时代对学校中层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的需要.
在教育转型进程中,学校中层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基于教育转型的时代语境,针对学校中层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突围路径,即强调理念重构,从以本为本到以人为本;注重角色重塑,从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到师生成长的服务者;实现结构重建,从科层制的打破走向立体化组织的形成.
针对当前学校中层组织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可以创新搭建学校中层结构,借助整合中层组织、创建四大管理部等策略,推进中层组织改革.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学校中层结构运行机制建设,通过实施权责一体化、项目式管理、绩效奖励制、多元共评制等路径激励改革创新.
推动县中优质发展,既需要优秀校长的理念引领、学校教师的情怀担当,也需要学校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地方政府的全面支持和信任关心.如此,才能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保证区域内生源的持续供给,形成良性、健康的长效发展机制.
落实“双减”工作,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关键是给予学生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要深思“一校一策”,从简单的课后服务时间与内容安排,走向深度的课后服务内涵设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