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益心康泰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组1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分为益心康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0例.益心康泰治疗组除心绞痛常规治疗外,加用益心康泰胶囊1.0 g,3次/d口服;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超声检测.结果 治疗前益
【机 构】
:
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益心康泰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40例,正常健康组1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分为益心康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0例.益心康泰治疗组除心绞痛常规治疗外,加用益心康泰胶囊1.0 g,3次/d口服;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超声检测.结果 治疗前益心康泰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益心康泰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益心康泰治疗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减退;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后随着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显著减轻,说明内皮功能异常在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ICU)2006年6月-2007年1月80例患者同步留取导管尖端和外周静脉血标本行病原学检查,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在ICU进行置管,置管后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并应用相同材质的敷料对穿刺点进行护理.结果 采集标本80份,总感染率为21.5%,局部感染12例,导管种植9例,其中包括2例
目的 探讨治疗颅骨缺损的理想的修补材料.方法 将术后100例带骨膜自体颅骨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3~9个月,修补时将之取出,比较保存前后骨瓣的大小、形状、骨膜的变化.结果 经过六年100例临床测量、观察,对比,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经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后,保持了原有形状、大小.结论 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在腹壁皮下保存,能较长时间保持颅骨大小、形状、活性。
绿脓菌素(PCN)是铜绿假单胞菌(PA)产生的一种蓝色的有活性的氧化还原次级代谢产物,其不仅能自由地穿透生物膜、干扰正常离子转运、打断细胞呼吸链、过量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细胞死亡,而且容易在PA感染的肺囊性纤维化(CF)患者痰中大量复原.尽管体外研究显示PCN可干扰多种细胞的功能,但其在临床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简要综述有关PCN的最新进展以及PCN在P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的变化,了解该药在2岁以下婴幼儿静脉快通道麻醉恢复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岁以下婴幼儿(观察组)及2岁以上小儿(对照组)各2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内连续输注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ECG、HR、Bp、SpO2.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点:T1为停止输注前即刻;T2为停药后5 min;T3为停药后10 min;T4为停药后15 min.全血瑞芬太尼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
介绍对68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施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内插管化疗栓塞(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HAE)术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护理工作实践,对此类病人术前、术后护理要求和护理观察.强调加强栓塞术后的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抽吸血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血栓且罪犯血管直径≥3 mm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抽栓+PCI组69例和标准PCI组65例.分别记录心外膜血流(TIMI)分级和心肌灌注评分(MBG),现察即刻手术成功率、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诊血运重建等)发生率.结果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幽门管瘢痕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幽门管瘢痕性狭窄28例,内镜下找到幽门管狭窄处,选择适当的球囊扩张器,使充水的球囊骑跨于狭窄处,维持扩张15 min退管.结果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幽门管狭窄28例,总有效率96.4%.结论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幽门管瘢痕狭窄定位准确,操作便捷,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