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在养老类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u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建筑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会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目前有很多学者都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这样可以对建筑设计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对建筑环境心理学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建筑设计中被合理的应用,如此才能够将建筑设计工作进行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养老类建筑;设计应用
  1、前言
  建筑行业在逐渐发展,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由于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人口数量迅速增多,对老龄化人群疗养类的建筑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相关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建筑的设计还有不足之处。此外,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老龄化人口的负担越来越重,作为设计者,应该为老龄化人群提供科学、人性化的老龄化人群养老类建筑的设计方法。
  2、设计目标
  当人体进入高龄阶段,体能情况与年轻时有较大区别,各种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渐弱,应提供具有安全感并适宜的特色空间与相应环境,以使老龄人群安心生活,在身、心两个方面获得足够的舒缓。针对老龄人群建筑的设计,安全性是首要目标。安全性是对于空间直观感受和对空间认识的基本前提,针对老龄人口居住的建筑设计,要对人群内心和身体方面的特性有所考量。老龄人群生活行动空间内各项日常使用物品及设备,均要求使用方式直观简单、质量过关。服务于老龄人群的相关物品中,有一部分本身就具有一定非安全性,一定要特别关注其在执行功能过程中的保护性能,使用方式应直观并便于理解。
  舒适感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以使用者真实需要为目的,尽可能满足使用者各方面的要求。注重展现针对老龄人群的公共交流环境,保证建筑在流线和空间方面的合理安排,各项性能的完整,各部分行停行为的流体性,在总体功能位置安排上的非固定性等需求,目的是提供安适、整洁、方便、快捷,有一定的安定性,有一定欣赏性的起居活动环境。
  老齡化群体容易萌生孤单和焦灼情绪,进入不熟悉新空间时尤甚。既然是针对于老龄化人群的设计,就要把这种情况纳入考量范围,创造出与原有熟悉环境相似的空间。面向不熟悉空间的认知和探索,会通过一定时间的感受过程、一定量的对空间辨识以及反复理解与回想过程,带有一定旧识标志的空间能实现引发旧感的回忆,可以相对顺利地接受新空间。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需要他人护理,针对密切领域的需求度量距离增加。因为个体心理的原因,老龄人群对单体环境展示了需求,假设个体环境遭遇侵入,则比较容易对其心理产生消极影响。针对交流领域和共享领域的探索,应将关注方面集中在环境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由于此类人群的行为能力不如以前,在进行交流活动时应注意环境的开放性和光照的适宜性。
  3、环境心理学在养老类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根据空间知觉思想选址
  空间知觉即人们根据当时空间特点刺激而产生的切身感受与体验,是人们针对环境刺激进行留存、理解、编排和全新构建的过程。人们处于认知空间的时期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所感受到的空间并非与真实客观空间完全一致,仅仅是反射出个体的看法、期望及需求。对于建筑地址选定,要关注这类人群对对应空间的切身感受经历。现今有一定数量相关机构置于市区之中,有交通方便的优点,但未意识到老龄化群体的特别性以及相关体验。他们其实看重的是总体环境上的宁静和自由安全的运动场地,喧闹的市区会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他们的生活。老龄化人群疗养机构的地址选定应距市区有一定距离,要有便利的交通。疗养机构使人安适放松的功能必不可少,临山依水即为优秀的选择。场地方面倾向于平坦,注意垂直方向的设计,整体垂直距离不应过大。
  3.2根据环境认识思想进行总平面设计
  人们能认知和感受空间,首先是借由记忆重构周围事物的景象,处于脑海内显现的情景即为意象,详细明确的意象被称为认知地图。老龄化群体步入一个全新的维度中,总体需要经4个阶段:意识到周遭的特有性事物以及重要细节,认知和反复查验特殊特有物体间的通经,把个体之间相联系的物体和通经集合成为子群,把不同空间元素整合构件为同一的整体空间认识。
  在老龄人群建筑的总平面设计方面,需要在意场地条件与其相关的解析、流线通路的构建、垂直方向上设计以及周边景观与绿化设计。还需要注意建筑平面布局的入口不能放置于主要道路上,合适的做法是放置于车流量偏少的次要道路上,并且需要预留场地用于缓冲。
  通路设计应该注意人车分流,机动车不应扰乱其静谧的活动环境。老年人的步行区域要有明确的指示,从活动空间到居住领域到用餐区域、医疗房间等位置的距离尽可能减短。
  功能排布直接影响建筑构建的形式。布局方法按依照各部分构成联系可以归类为中心类、单元类、群体类,依据联合方式有整齐类、随意类、混合类等。设计方面的要求包含建筑场地合理联系,融合整体区域分划与行走路线构建,注重整体思想,在同一中寻求变化。
  3.3根据空间与行为联系思想的外部环境设计
  空间事物的刺激会提升人的认知反应程度,人们的内心情感是难以捉摸、易变的,这要取决于人的行为、内心转变和个人主观感受。人的情感很难主观控制,通常由自我和周围环境的交换作用决定。外部环境设计应该注意对绿化景观和广阔场地以及道路材料质感的要求,如宽阔场地铺地面的材料应该防滑,适当使用一定的色彩给人以积极而灵活的感受。亭子和长廊的设计要考量材料给人的印象,优先使用木类。特殊供给老龄化人群行进的通道,在注意材料防滑的同时,应提供十分明确的指示布告牌。注意外部道路的方向性,一般于尽头位置放置一些可以引起人们兴趣的建筑节点。
  4、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中却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以环境心理学为依托,针对建筑及环境设计手法和细致节点设立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并付诸实践,才能达到改善老龄化人群居住环境,提升老龄化人群生活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文连,樊宏康,孙宗仁,郑琪,李克强,刘强,朱倩.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势[J].中国勘察设计,2016(3).
  [2]温新建.建筑环境心理学中有关空间使用的几个问题[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10,9(1).
其他文献
2017年,无疑将成为兵团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rn这一年,作为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曾制造出新疆近代史上第一匹机制棉布、第一张有光纸、第一块毛布、第一块机制方糖等
期刊
摘要:建筑地下室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并且其比较复杂。目前,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中,都将地下室的建筑当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进行设计建筑地下室结构时,需要将地下室的功能、要求、抗震、抗浮抗渗等很多因素综合的考虑起来。既不能影响地下室的使用,还要保证其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对建筑地下室的结构方面的设计,以此来强化建筑地下室的功能。  关
目前,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随着DCS技术的日新月异,DCS在自控市场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应用更加广泛.但是,随着互联网、工业以太网络、无线连接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场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电气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触电事故,给电气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漏电保护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加入漏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人员触电几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分析  引言  漏电保护技术在我国已经应用了多年,在技术使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对于
两位顶着“首富”、“浙商”双重头衔的企业家,占了近日财经新闻的头条.rn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CCTV主持人陈伟鸿就马云最近提出的“五新”的说法来征询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
期刊
期刊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除了能够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还能够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用非常合理科学的方式来进行,从整体上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提升。基于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融入概念设计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
我们是2002年1月初到美国的。接踵而来的“9·11”、“11·12”空难、炭疽菌袭击,把当时的美国笼罩在深度恐怖和备战氛围之中。组团之初就有人打退堂鼓,后来又推迟了行程,好
本文以加油IC卡系统为例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加油站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加油站硬件结构、功能结构、业务技术管理和交接班管理、加油站日结管理.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性,近些年来生态建筑的建筑理念,慢慢的被人们所认识,它是在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建筑的设计,将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的健康、舒适。本文主要对生态建筑设计方法进行阐述,让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  1、生态建筑的涵义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