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利部分两批公布了166个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标志着我国河湖生态流量正式从科学研究走向管理实践阶段.基于相关目标和断面天然、实测径流数据,对已定目标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各项目标近4年的达标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比,并对生态基流不达标断面的成因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河湖生态流量的管控建议.
2021年,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7成,尤其是东江、韩江已达到1956年以来最枯.珠江河口咸潮比往年来得更早,西江干流水道广昌泵站、联石湾水闸出咸时间较同期提前2-3个月,澳门、珠海等大湾区城市受到咸潮影响,珠江流域抗旱保供水形势严峻.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流域枯季水量调度,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系统梳理了珠江流域抗旱抑咸需求,聚焦强化抗旱“四预”机制,研发建设了珠江抗旱抑咸“四预”系统.
在分析生态流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概念内涵;从生态流量管控层次和管控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生态流量管控需求: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指标体系和需要建立的生态流量管控制度.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修复重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行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修复的患者15例和行复合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本文研究对象均经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确诊;Enneking分期Ⅰb期6例,Ⅱb期18例;术前尤文肉瘤3例和骨肉瘤15例患者均行2个疗程化疗和术后规范化疗;应用MSTS评价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6个月,平均(29.63±11.21)个月;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