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1)、CD62P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CD5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对照组,15例)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hUCM—SCs移植术(实验组,15例)患者的外周血CD61、CD62P和CD54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机 构】
: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淮安223002,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淮安22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1)、CD62P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CD5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对照组,15例)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hUCM—SCs移植术(实验组,15例)患者的外周血CD61、CD62P和CD54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术后8周梗死面积(26.6±3.4)%、LVEF(38.4±2.8)%;实验组移植后8周(24.2±3.9)%、LVEF(47.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8周CD61为(23.6±0.6)%、CD62P为(14.2±2.8)%、CD54为(15.3±1.3)%;实验组移植后8周CD61为(28.3±0.9)%、CD62P为(10.5±1.2)%、CD54为(11.2±0.8)%,两组CD6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后8周CD62P和CD54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D61、CD62P和CD54表达水平变化与hUCM—SCs移植患者梗死面积的缩小和LVEF改善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老年白塞病累及消化道的临床表现、内镜与病理特征. 方法 收集8例白塞病患者,入组条件:临床诊断白塞病,年龄≥60岁,累及消化道;总结入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患者均进行消化道活检并观察组织学表现,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染色以证实血管炎改变. 结果 白塞病累及食管比例为16.7%(9/54),老年患者6例(11.1%),食管病变中老年患者占66.7%(6/9);白塞病累及回结肠比例为9.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整个病程长达30~40年,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AD出现临床症状前20多年大脑已发生病理生理改变[1].2011年美国新修订的国立衰老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诊断标准把AD病程分为3个阶段,不同病程阶段有不同的生物学标志物变化[2].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可在活体检测到AD相关生物标志,可及早评估AD的发展变化,指导临床早期诊断与
目的 对618例老年人口咽部微生物种群定植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咽拭子培养法分组调查了618例老年人和96例中青年人口咽部黏膜细菌和真菌定植情况. 结果 中青年组85.4%(82例)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2种细菌组合为主,构成模式简单.老年组每份标本分离细菌多为3~5种,仅25.7%(159例)共生菌构成模式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式球菌,表现出生物多样性.老年组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于中青年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挑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拟定于2012年6月8-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五届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研讨会,届时会议将邀请加拿大知名的老年医学专家与国内老年医学专家共同探讨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
目的 评价参一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步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将62例老年NSCLC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给予放疗同时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并口服参一胶囊,对照组30例给予放疗同时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分别观察两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远期生存率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90.6%、83.3%,
摘要:针对农村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或发展无路的问题,提出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发展路径。从加强理论学习的力度,拓宽理论指导实践的广度,提升理論指导的效度几个方面去阐述。 关键词: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力度;广度;效度 本区域农村小学学校的情况特殊,学生数100名左右或不足100名的小规模学校比例占37.01%,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且呈远散点分布。农村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老年人肾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情况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经CT或PET-CT确诊需行肾切除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各67例.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和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引流管留
目的 探讨Profilin-1在大鼠主动脉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葡萄籽多酚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择青年组(9周)和中年组(12月)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葡萄籽多酚处理组.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3-硝基酪氨酸(3-NT)含量.检测profilin-1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大鼠比较,中年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出
目的 观察磷硅酸钙钠脱敏剂治疗老年人根面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135例患者共215颗患牙分为3组,联合组给予100%磷硅酸钙钠糊剂和7%磷硅酸钙钠脱敏牙膏治疗;磷硅酸钙钠组给予安慰剂糊和7%磷硅酸钙钠脱敏牙膏治疗;氟化钠组给予安慰剂糊和0.11%氟化钠牙膏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脱敏治疗前后根面对冷风和冰水刺激的敏感度,观察治疗后即刻、2周、4周、6
目的 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脊髓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s)的变化以及与血小板膜PBRs的相关性. 方法 实验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3月龄青年组和24月龄老龄组.动物断头处死后,迅速取脊髓.采用梯度离心技术制备脊髓突触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血小板膜.应用放射配基[3H]PK11195结合实验测定PBRs结合活力. 结果 各组动物雄性、雌性间比较,脊髓突触体、外周血血小板膜PBRs结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