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道:一生忠贞 风范长存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原道

  原泉转我的家庭:
  前写去一信,想已收到。我因事情太多,不能回里,相信一两月后,工作稍有上路的时候,才好暂时放手。你们要来,我想现在还是农忙的时候,且又无什么要事,大可不必,我已一再言之,想你们定能明白也。我身体很好,虽是一个人,但精神上反很快乐,请你们勿念的。家庭困难,我十分知道,但是现在环境实在无法救济。本想译一两本书,可卖一两百元,可是时间没有,只好作罢。最近很不幸的一件事,就是华南大学请我教书,不料刚刚弄好,但学校又被封闭,因此又少一笔进款。我想下半年一定找一学校去当教员,大模总可得的若干吧!以后来信请仍由伯山书店转,不误! 
  祝你们健康!
  烈武  五月十四日 

【忘我书】


  陈原道(1902-1933),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1929年,陈原道从苏联回国后,他的弟弟陈元仓曾到上海去看他。谈话中,元仓得知哥哥身边的箱子里装的全是钱,就說:“你在读书时,我们在家种田,赚钱供你念书,今年家乡干旱,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你能不能筹措几个钱,帮助我们度过灾荒?”陈原道严肃地说:“我身边的钱都是公家的,是我们的活动经费,分文不能动。”元仓说:“哥哥,父母在家以糠菜为饭,你在外面连父母都不顾啦!”陈原道内心一阵酸楚,他对弟弟说:“等我翻译的一本书稿费拿到手,我全部寄回家接济你们。”他还拉着弟弟蹲下身来,拣了块石子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动情地说:“这个大圆圈代表国,小圆圈代表家,我不能只为自家着想,还要为四万万同胞着想,两者不能兼顾啊!”
  这封不足300字的简短家信,可以看出中共早期革命者生活的艰难、清贫和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无私、忘我。
其他文献
1938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历史学家蒋廷黻在其撰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本小册子中,发出了著名的蒋廷黻之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结论很明显:如果不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现代的国家,不
未来战场力量编成将向联合集群化发展,编组方式向“自主适应”转变,智能化军队将拥有无数个智能作战单元,并把这些智能作战单元进行差异化“机机编组”“人机编组”,能够根据不同作战需要,执行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空间的作战任务,实现作战单元自主适应、弹性编组,产生群体自主协同的多样化作战能力。战场力量编组的根本性变化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从信息化战争向智
对现行体制下申报策略与售电收益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以期为售电公司在新时代的日前申报策略提供参考。
戴安澜与夫人王荷馨及子女们戴安瀾写给妻子的信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东瓜即同古城),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端公即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知名爱国人士。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2月28日,端公于广西全州病逝,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
白兰花开  窗台上的白色兰花  沉静而内敛地盛放,让人着迷  它们带着细微甜淡的香气缓缓沉降  摇晃的橙色颗粒,让人  恍然于开始或是结束  我们总是在虚构中感知美好  存储时间的片段,让彼此更接近  我存在于你,而不是另外  我喜欢白色的兰花,13朵一起静静开放  像13只蜂鸟和我在同一频率静止  翅膀扇动却从未停止。13个  我们久违的感动周而复始  窗外落花纷乱  你拨动时间的手在不停抖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