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长白松采伐迹地不同风速下的火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观测火烧后5年内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为遭受火灾后的森林资源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长白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发生火灾,利用热电偶测温系统得到火灾过程中土壤达到的最高温度,每隔半年进行1次灾后土壤的取样测量.采用折线图及柱状图的方法直观地描绘出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火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火灾释放的能量使表层土壤温度急剧升高,土壤性质会随之发生改变.当土壤温度超过200℃时,土壤受到高温作用会形成严重板结,容重大幅升高且在观测期内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土壤中有机质以及全氮含量的大量损失同样发生在200℃并难以天然恢复;全磷、全钾的大量损失发生于更高的温度,但火烧后土壤裸露会导致其持续损失;表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受到高温的作用在短期内显著升高.[结论]深层土壤的容重仅在低风速的火烧下升高,且各元素含量受火烧影响较小,5年内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浅层土壤的有机质会大量流失、土壤容重升高,但从火烧1年后开始缓慢恢复,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也在火烧后初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时进行人工恢复可以使其得到有效利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各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项目投资模式也不断要创新,其中PPP投资模式备受关注,在投资项目中的越来越普遍,而PPP投资模式近几年在市场受欢迎的热度成周期性的变化,2014—2017年PPP投资模式受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追捧,2018—2021年PPP投资模式峰回路转的受到市场冷淡,2022年PPP投资模式又逐渐找回信心.尽管PPP投资项目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投资运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控制不好,很容易使项目夭折或变成僵尸项目,从而达不到PPP模式初心:物有所值.因此,需要全面了解PPP项
中国区域差异较大,煤层甲烷储层类型多样且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已建立煤矿甲烷(CMM)排放量估算方法可能存在缺陷或并不能适用所有矿区.通过梳理CMM排放特征及其实际排放情况,发现甲烷预抽是造成大多数估算方法评估结果失准的重要原因,且预抽量和与年度煤炭产量并不直接相关.为此,将甲烷排放分为甲烷预抽和开采期间甲烷排放两部分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估算CMM排放量创新方法.以焦作矿区演马庄矿为例,首先通过对预抽率与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预抽甲烷量估算模型;特别引入采动影响因子(MAIF)来反映受采动影响周
就目前而言,消防防火工作在寒冷地区农村的应用有着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冬季消防栓普遍结冻、火场供水方式不足等,这些问题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农村发展,同时还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需要通过相关措施来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本文对寒冷地区农村消防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寒冷地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目的/意义]探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厘清PM2.5浓度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推动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基于2005—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及NASA的年均PM2.5浓度数据,以京津冀204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制造业集聚与PM2.5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从集聚形式和行业异质性两个视角揭示PM2.5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①京津冀地区年均PM2.5浓度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上升
利用2007-2016年湖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1°×1°),选取出现降雪的25个个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和TS评分最优原则,确定降雪相态出现时各物理量的范围及阈值,得到了相态转变的判据.选取4次历史个例进行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业务运行情况发现,各类混合指标能够较好地区分降水相态的变化,TS评分均在0.7以上.研究结果能为湖州地区的预报业务和模式产品处理提供较好的参考.
[目的]考虑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基于混合效应构建最适宜的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为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内设置的512块杉木样地数据为基础,基于基础线性模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k-means聚类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杉木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结果]1)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坡位、坡形、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株数密度和土壤松紧度是对高比值(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高之比)影响
[目的]研究植物的生态策略能了解植物在环境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恢复、森林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植物筛选及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天心阁青冈栎次生林13个25 m×40 m的固定样地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及叶磷含量(LPC)5个叶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及分析,并用CSR策略模型的方法分析植物生态策略.[结果]31种林下主要木本植物可分为8种生态策略类型,分别是C/C
[目的]探讨陈山红心杉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对其幼龄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红心杉良种的初植密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白云山林场营造的红心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连续5年树高、胸径等调查数据,分析2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良种(1代良种和1.5代良种)和4个初植密度(1667、3333、5000、6666株/hm2)控制下的早期生长动态效应.[结果]1)造林初期,不同初植密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但造林6 a,低初植密度(1667株/hm2)林
[目的]基于单一平台遥感数据提取的森林结构参数信息不全面,因此融合多平台遥感数据已成为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手持移动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2种不同平台的数据,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的点云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融合获得完整的树木点云数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中樟子松和蒙古栎2块人工林作为研究样地,利用手持移动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样地中树木点云数据,然后分别提取2种不同平台点云数据的树木位置点,使用2组位置点构建2个Delaunay
[目的]TCP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各类生命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白桦BpTCP10基因是属于TCP家族的一个重要基因,探究BpTCP10基因在白桦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能为揭示该基因的功能、培育白桦耐盐良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桦为试材,在克隆BpTCP10基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同时使用CRES-T技术构建植物抑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抑制表达转基因白桦株系,对转基因株系进行形态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