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影像比较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与浸润性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的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automated breast ultrasound system,ABUS)影像特征,评价ABUS对两者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2例SA和107例IBC病例,比较两者临床资料及ABUS征象.结果:SA病灶平均(1.51±1.13)cm,IBC病灶平均(2.57±1.55)cm(P<0.05);SA与IBC在ABUS二维平面上均多表现为不规则形与低回声,出现的例数分别为64例(62.7%)、78例(76.5%)和70例(65.4%)、77例(72.0%);SA与IBC在ABUS冠状平面上,SA多表现为边缘清楚56例(54.9%),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84例(82.4%),周围脂肪回声无改变83例(81.4%),无钙化69例(67.6%),无“汇聚征”81例(79.4%).IBC多表现为边缘毛刺65例(60.7%),后方回声衰减61例(57.0%),周围脂肪回声无改变73例(68.2%),微钙化62例(57.9%),有“汇聚征”73例(68.2%)(P<0.05).结论:两者在ABUS二维平面上超声征象存在部分重叠,ABUS冠状面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与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院38例胰腺癌患者和38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此外,本研究还根据年龄-性别1:1配对,纳入38例健康对照.通过ELISA试剂盒评估血清MUC5 AC的水平.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量血清CA199水平.根据Youden指数原则确定MUC5AC的截止值.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MUC5AC[157.1(97.9~357.1)ng/mL]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8,USP18)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USP18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SP18在30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SP18在6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18在60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USP18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
目的:建立可预测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生存情况的风险模型.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2010年至2015年诊断为IBC的病例,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与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IBC患者1年、3年和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率的列线图,并用Harrell\'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晚期癌症治疗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降低Pca死亡率至关重要.近年来,较多研究开发出多种新型诊断方法以改善对Pca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避免过度诊疗,但其有效性及实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本文对目前新型生物标志物、联合成像技术及风险预测模型等的早期诊断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作用.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于缺乏手术适应证及放疗、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亟需发展新型而高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因其具有抗体药物的高选择性和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仍需面对诸多挑战.本文将对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目的:探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小鼠DLBCL肿瘤生长的影响与其机制研究.方法:将培养的DLBCL细胞系OCI-ly8和SUDHL-4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与0.5、1.0、2.5、5.0、10.0μmol/L藤黄酸组,CCK-8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实验分别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通过小鼠皮下注射SUDHL-4细胞悬液构建DLBCL模型
目的:探讨PKP2(Plakophilin 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KP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7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5例)和正常卵巢(15例)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提示PKP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PKP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84%,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
目的:利用Orphanet数据库筛选我国罕见病目录中的肿瘤类疾病,并对其进行学科分类,以期促进罕见病的多维度分类方法及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以Orphanet数据库的分类方法为准,初步筛选出罕见肿瘤类疾病;通过权威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其相关文献,整理学科分类数据,结合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种罕见肿瘤病,占罕见病目录的15.38%;根据罕见病的特殊性,提出以学科分类为依托的分类方法,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强.结论:针对我国尚未有准确的罕见病分类标准,本研究从多维度对肿瘤类罕见病进行分类
对比增强能谱X线摄影(contrast enhancement spectral mammography,CESM)是在普通X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血管造影剂进行检查的一种新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有效消除组织重叠对病灶的遮盖,实现对肿块真实形态显示,并提供血供信息.目前临床上对CESM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CESM成像原理、对乳腺癌的诊断、应用前景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研究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对摆位误差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采用改进型仰卧位固定技术固定,所有患者均辅以OPS标记.患者治疗时按常规方法对照激光线摆位,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后移床治疗,记录移床后的CBCT误差值(对照组)以及OPS读数(观察组),包括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腹背方向)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并分析比较两种误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