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啃”坏脊柱 人工椎体代替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背部疼痛,难道是坐久了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了?然而没有这么简单,这也许是肿瘤在慢慢“吞噬”健康的脊柱。老李就是这个不幸的人,他在5年前治疗过的肾癌现在发生了骨转移,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面临的可能就是瘫痪。庆幸的是,他找到了敢于为他冒风险的手术医生,将他被肿瘤“啃”坏的脊椎完整切除,让他远离瘫痪的威胁。目前,老李已经顺利出院。
  不幸:患肾癌5年后骨转移
  老李今年50岁,5年前遭受肾癌的折磨,手术切除加上术后按疗程放化疗。可是万万没想到,5年后肿瘤转移还是出现了,而且侵犯到了骨骼。
  前段时间,老李感觉腰部疼痛越来越剧烈,尤其是干活的时候特别明显,以为是腰肌劳损这类的老人常见病。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第11胸椎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椎管及脊髓受压。在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后,老李慕名找到了本院脊椎外科。
  医院仔细为老李做了检查,并从CT片上看到老李的第11胸椎椎体的肿瘤组织已破坏到了脊柱中柱位置,显示椎体后壁已经不完整。治疗胸椎病变常用的“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手术,已经不能用于治疗老李的这种病灶。反过来说,老李的这种病情状况属于“骨水泥”的手术禁忌。因此,一般医院都对老李的病况束手无策。
  幸运:专家为患者“漂亮”手术
  如果不能把脊椎上的肿瘤去除,随着病情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老李瘫在床上。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把患有肿瘤的椎体全部切除,并用人工椎体替换。但是手术的风险很大。有文献记载,该类手术出血量极大,严重的会达到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2倍以上——7000~12000毫升。一旦出现大出血,还可能会出现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瘫痪。不仅如此,术中不慎碰到“娇嫩”的脊髓,则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医生向老李解释了手术的风险,老李愿意承担风险,坚持要求手术。面对老李的迫切要求,医生反复讨论了手术方案,决定为他施行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手术技术难度较高的“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术前,整个脊椎外科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仔细讨论手术方案。在术前一天,医院的介入与血管外科医生将老李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了栓塞,这样有助于减少手术中大出血的可能。
  手术医生先将老李第10胸椎和第12胸椎椎体弓根部打入定位针,沿着椎体前方,把鸡蛋大小的椎体组织剥离后旋转,将脊髓和大动脉间的肿瘤椎体完整切除。随后,再对老李施行人工椎体置换手术,填塞自体骨,让人工椎体更好地融合生长。手术做得相当“漂亮”。4个多小时手术中将“受伤”椎体完整剥离,并没有伤及到脊髓,出血量仅700毫升。
  神奇:脊柱肿瘤手术突破禁区
  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肾癌等肿瘤易发生骨转移特别是脊柱部位的转移。由于外科操作难度大,脊柱肿瘤曾经是外科的禁区。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和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运用给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交叉口是决定交通区域通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交叉口交通问题是制约交通发展的症结,微观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决定着整个交通通行区域交通组织.针对影响力较大的环形交叉口存在的交
土壤与空气、水分同样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土壤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修建了相应的建筑工程以及交通设施,可以说土壤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能源,目
就国内破碎过程控制现状而言,對破碎过程料位的控制大部分都是凭借人工经验去判断,或者采用的是传统的控制方法去控制料位,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在破碎过程控制系统中采
在时代发展与进步的潮流下,生态移民作为政府为了保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实行的举措,为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移民属于非自愿性质,难免出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目前国有企业的物资市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采购招投标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就目前的市场运营变化和企业发展而言,迫切需要国
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在井下人员定位展开研究,先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在具体应用中,详细论述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思想、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主要技术、井下人员定位系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成本控制工作所具有的作用正在不断地凸显.如何更好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是当前诸多企业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碧桂园集团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最近召开的女性健康论坛上,对近10年来乳腺癌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是导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中老年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计算机图像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提高,测绘技术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测绘新技术在传统测绘技术的基础上改善和更新,逐步实现了精确化、自
目的:   1.分析新诊断标准下我院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lus,GDM)的发病情况。   2.了解我院GDM治疗的现状,明确GDM产前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