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课文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得比较早,一年级教材就有了一篇千把字的课文《想飞的乌龟》,到了高年级,篇幅较长的课文更多了。许多学生一见到长课文就像见了“拦路虎”似的。怎样才能做到长文短教,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呢?下面我以冰心的《忆读书》这篇长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长文短教的第一关应是消除学生畏难怕烦的心理
当学生翻到《忆读书》这一课时,我就听到了轻轻的议论声:“哇!好长啊……”看样子,有的学生很害怕学长课文。可是越怕长课文就越学不好。所以,长文短教的第一关应是消除学生畏难怕烦的心理。
我就对他们说:“这篇文章是有点长,不过一点也不难学,还挺有趣呢!你们先把课文读通,待会儿咱们来比赛,有奖有罚啊!”学生们一下子来劲了,立即叽哩哇啦地读起来。大约读了10分钟,我们开始比赛轮读,随机抽查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有三处以上读不准确或读错之处就算输,输了扣分;没有读错之处就算赢,赢了为平时成绩加分。这样,学生读得特别认真,我对每次被抽查到读课文的学生进行登记,以便了解哪些学生读过,读得怎样,对下次该抽查谁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一轮读下来又是十分钟。其实,“读”是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忽视。读完两遍以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请学生说说这课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一下作者也就可以了。然后全班齐读,我观察有哪些学生读得不够熟,就单独辅导一下。我认为,虽然第一课时没有什么特别教法,可是它对第二课时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也马虎不得。所以,第一课时,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抓读“通”直至读“熟”。
二、长文短教的关键是第二课时抓什么、放什么
第二课时抓什么、放什么?这一抓一放里头大有学问。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比较长,却并不难理解。所以,我放弃逐词逐句的讲解,抓住了统领全文的一个问题:“冰心在回忆读书的往事时,谈到了哪些书?”我要求学生先在课文中找,然后记住这些书名,待会儿合上课本回答。我给了3分钟,请学生说。我一边板书、一边点拨(这是冰心几岁时读的书?她是怎样读这本书的?)。遇到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地方,我就让学生们翻书勾画、朗读句子。这样离开课文,面对一目了然的板书,学生就不觉得长课文可怕了。最后,结合冰心读书的体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先谈了自己读书的乐趣,然后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学生喜欢老师融入他们的学习活动。
这样,只用了两课时就上完《忆读书》这篇长课文,并且利用十分钟对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发现教学效果还不错。
(责编 李景和)
一、长文短教的第一关应是消除学生畏难怕烦的心理
当学生翻到《忆读书》这一课时,我就听到了轻轻的议论声:“哇!好长啊……”看样子,有的学生很害怕学长课文。可是越怕长课文就越学不好。所以,长文短教的第一关应是消除学生畏难怕烦的心理。
我就对他们说:“这篇文章是有点长,不过一点也不难学,还挺有趣呢!你们先把课文读通,待会儿咱们来比赛,有奖有罚啊!”学生们一下子来劲了,立即叽哩哇啦地读起来。大约读了10分钟,我们开始比赛轮读,随机抽查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有三处以上读不准确或读错之处就算输,输了扣分;没有读错之处就算赢,赢了为平时成绩加分。这样,学生读得特别认真,我对每次被抽查到读课文的学生进行登记,以便了解哪些学生读过,读得怎样,对下次该抽查谁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一轮读下来又是十分钟。其实,“读”是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忽视。读完两遍以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请学生说说这课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一下作者也就可以了。然后全班齐读,我观察有哪些学生读得不够熟,就单独辅导一下。我认为,虽然第一课时没有什么特别教法,可是它对第二课时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也马虎不得。所以,第一课时,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抓读“通”直至读“熟”。
二、长文短教的关键是第二课时抓什么、放什么
第二课时抓什么、放什么?这一抓一放里头大有学问。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比较长,却并不难理解。所以,我放弃逐词逐句的讲解,抓住了统领全文的一个问题:“冰心在回忆读书的往事时,谈到了哪些书?”我要求学生先在课文中找,然后记住这些书名,待会儿合上课本回答。我给了3分钟,请学生说。我一边板书、一边点拨(这是冰心几岁时读的书?她是怎样读这本书的?)。遇到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地方,我就让学生们翻书勾画、朗读句子。这样离开课文,面对一目了然的板书,学生就不觉得长课文可怕了。最后,结合冰心读书的体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先谈了自己读书的乐趣,然后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学生喜欢老师融入他们的学习活动。
这样,只用了两课时就上完《忆读书》这篇长课文,并且利用十分钟对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测试,发现教学效果还不错。
(责编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