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班级管理与围棋棋理之间关联紧密,围棋的手段、步调、核心原则等方面对中学班级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中学班级管理实践中渗透围棋棋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值得班主任探讨和尝试。
一、手段借鉴
下围棋的手段与管理班级的办法有着直接联系,下围棋的手段术语有“征”、“尖”、“连”等三十多种,几乎是现成的班级管理办法。
1. 棋经云:步步赶杀曰征,俗作纽。“征”就是保持自己比对方多一口气直至最后吃掉对方那块棋。这与班主任转化差生的“反复抓、抓反复”一致,两者都需要坚持不懈,讲究方法,步调紧凑,稍为松一口气都将前功尽弃。下围棋时能够通过“征”吃掉对方一块棋就是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对班主任而言,转化一名差生和培养一名优秀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转化差生就好像下棋“征子”一样需要耐心、细致和紧凑。
2. 棋经云:两子斜对曰尖,又称小尖。“尖”是对方不可切断的最坚实下法,所谓“棋逢难处须小尖”。这与班级管理中要从小事抓起,从培养学生一言一行的习惯着手相似,两者都是从细节入手,只有细节才是最坚实的基础。
3. 棋经云:令其不可续曰断。“断”是下棋时最强硬的办法。“断”是直接阻隔对方的联系,间接加强自己势力。沉迷上网、过度玩电子游戏等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切断这些东西对他们的不良影响。班主任编排座位时,注意表现、成绩、性别的合理分布,控制“重点对象”的周边氛围,调动各种积极力量转化后进生,也是班级管理上的“断”。
二、下围棋的布局、中盘、收官三个步调与初中或高中的三个年级的管理对应,各步调的指导思想亦可作为各年级阶段的管理思路
1. 布局与起始年级相对应。两者的共同点是:一切刚刚开始,各方面要科学规划,整体安排,树立长远战略目标,制定宏观计划,要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打基础。布局是发展战略,对中盘和收官影响深远。现在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有越来越早的趋势,所谓“备考中心下移”。大家意识到只有在起始年级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减轻分化年级的管理压力。
2. 中盘与分化年级相对应。下围棋在这一阶段最伤脑筋,这时两极分化最明显,竞争也最为激烈,扩大战果的同时亦须弥补自身不足,抓两头促中间,尽量避免大局落后。分化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熟悉周边环境和人际关系,学生成绩和表现常常两极分化,教育管理者把这种阶段的情况概括称为“马鞍型”现象。要重点加强分化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不能出现连课堂纪律都无法保证的乱班。
3. 收官与毕业年级相对应。围棋完美收官是很难做到的,而毕业年级面临终端质量检测,复习备考工作压力大。彼此相似之处为:争分夺秒,目标越来越明确,形势越来越明朗,像赛跑中的冲刺阶段,需要信心和毅力,在关键时候要全力一击,任何放松思想均可能丧失即将到手的胜利。
三、围棋棋理的核心原则主要有:自然原则、辩证原则、平衡原则,三者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1. 自然原则。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围棋的发明只能受大自然规律启发,最能体现自然原则。围棋不可能与后来产生的中国象棋一样出现“将、帅、炮、车”称谓,更不可能人为规定棋子的运行轨迹。班级管理实践中要遵循自然原则,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质潜能。自然而然,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学生特质、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逐步施加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
2. 辩证原则。围棋充满着辩证思想,围棋本身几乎就是一套完整的辩证法,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尤其是在中盘战斗中,矛盾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例如先手和后手、轻灵与滞重等。这些矛盾性质表现不同,但又互相关联。这就要求对局者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处理各种矛盾,使局面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严与爱、张与驰等就是矛盾,辩证地看待这些矛盾,把握矛盾的“度”至关重要,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在处理矛盾中显示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水平。
3. 平衡原则。围棋源于自然,所以体现了自然界的平衡原则。下棋时,必须讲究实地与外势、攻与防等的平衡与协调。平衡的实质是辩证地认识矛盾的基础上,采取的“中庸之道”。在班级管理中,校内、外教育力量的协调;班干部性别、性格和能力结构的搭配;日常管理的恩威并用就是一种平衡。对困难学生多点关心,对单亲学生多点爱心,“雪中送炭”是感情上的平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关系与教学地位的平衡。可以说平衡在班级管理中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罗峰
一、手段借鉴
下围棋的手段与管理班级的办法有着直接联系,下围棋的手段术语有“征”、“尖”、“连”等三十多种,几乎是现成的班级管理办法。
1. 棋经云:步步赶杀曰征,俗作纽。“征”就是保持自己比对方多一口气直至最后吃掉对方那块棋。这与班主任转化差生的“反复抓、抓反复”一致,两者都需要坚持不懈,讲究方法,步调紧凑,稍为松一口气都将前功尽弃。下围棋时能够通过“征”吃掉对方一块棋就是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对班主任而言,转化一名差生和培养一名优秀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转化差生就好像下棋“征子”一样需要耐心、细致和紧凑。
2. 棋经云:两子斜对曰尖,又称小尖。“尖”是对方不可切断的最坚实下法,所谓“棋逢难处须小尖”。这与班级管理中要从小事抓起,从培养学生一言一行的习惯着手相似,两者都是从细节入手,只有细节才是最坚实的基础。
3. 棋经云:令其不可续曰断。“断”是下棋时最强硬的办法。“断”是直接阻隔对方的联系,间接加强自己势力。沉迷上网、过度玩电子游戏等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切断这些东西对他们的不良影响。班主任编排座位时,注意表现、成绩、性别的合理分布,控制“重点对象”的周边氛围,调动各种积极力量转化后进生,也是班级管理上的“断”。
二、下围棋的布局、中盘、收官三个步调与初中或高中的三个年级的管理对应,各步调的指导思想亦可作为各年级阶段的管理思路
1. 布局与起始年级相对应。两者的共同点是:一切刚刚开始,各方面要科学规划,整体安排,树立长远战略目标,制定宏观计划,要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打基础。布局是发展战略,对中盘和收官影响深远。现在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有越来越早的趋势,所谓“备考中心下移”。大家意识到只有在起始年级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减轻分化年级的管理压力。
2. 中盘与分化年级相对应。下围棋在这一阶段最伤脑筋,这时两极分化最明显,竞争也最为激烈,扩大战果的同时亦须弥补自身不足,抓两头促中间,尽量避免大局落后。分化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熟悉周边环境和人际关系,学生成绩和表现常常两极分化,教育管理者把这种阶段的情况概括称为“马鞍型”现象。要重点加强分化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不能出现连课堂纪律都无法保证的乱班。
3. 收官与毕业年级相对应。围棋完美收官是很难做到的,而毕业年级面临终端质量检测,复习备考工作压力大。彼此相似之处为:争分夺秒,目标越来越明确,形势越来越明朗,像赛跑中的冲刺阶段,需要信心和毅力,在关键时候要全力一击,任何放松思想均可能丧失即将到手的胜利。
三、围棋棋理的核心原则主要有:自然原则、辩证原则、平衡原则,三者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1. 自然原则。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围棋的发明只能受大自然规律启发,最能体现自然原则。围棋不可能与后来产生的中国象棋一样出现“将、帅、炮、车”称谓,更不可能人为规定棋子的运行轨迹。班级管理实践中要遵循自然原则,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质潜能。自然而然,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学生特质、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逐步施加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
2. 辩证原则。围棋充满着辩证思想,围棋本身几乎就是一套完整的辩证法,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尤其是在中盘战斗中,矛盾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例如先手和后手、轻灵与滞重等。这些矛盾性质表现不同,但又互相关联。这就要求对局者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处理各种矛盾,使局面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严与爱、张与驰等就是矛盾,辩证地看待这些矛盾,把握矛盾的“度”至关重要,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在处理矛盾中显示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水平。
3. 平衡原则。围棋源于自然,所以体现了自然界的平衡原则。下棋时,必须讲究实地与外势、攻与防等的平衡与协调。平衡的实质是辩证地认识矛盾的基础上,采取的“中庸之道”。在班级管理中,校内、外教育力量的协调;班干部性别、性格和能力结构的搭配;日常管理的恩威并用就是一种平衡。对困难学生多点关心,对单亲学生多点爱心,“雪中送炭”是感情上的平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关系与教学地位的平衡。可以说平衡在班级管理中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