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策略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提出,给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该文介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2种创新发展模式,即智慧农业和电商农业,以期进一步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10-3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下发的第1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这是“农业现代化”连续第5年“入题”一号文件,可见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对其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含义
  “互联网+”即“互联网+企业和各个传统行业”,通过构建互联网化组织、利用互联网工具以及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与传统行业进行更有效率的商务活动,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现代农业是“互联网+”的重要应用行业[1]。
  “互联网+现代农业”即农业产业的互联网化,既包括农产品的批发分销,更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互联网化。其本质是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互联网化改造,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农业产业链环节进行全面改造,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2]。
  “互联网+现代农业”并不是两者的简单拼凑,而是要把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其中包括农产品流通、农业互联网金融、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优化与完善,让“互联网+”支撑农业的智慧化,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创新农业产业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3],促使农业朝着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2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逐渐有了丰富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17年底,江苏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部省级农业物联网科研及创新平台,以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养殖场等作为载体,创建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127家,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逾14%[4]。2018年,哈尔滨将创建“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215個,这些基地种植绿色有机作物面积达4.49万hm2,每个基地将建立和完善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配有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并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5]。在涉农电商领域,《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指出,2016年,阿里平台完成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远超过电商的平均增速。《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中指出,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占20%,预计达到2500亿元。农业部规划2020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将达到8000亿元。在所有的农产品电商交易中,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预计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至2158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3年生鲜电商市场复合增长率达49%,线上市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到2020年达到21.7%。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虽然发展迅猛,具有明朗的发展前景,但是依旧处于起步期,面临着许多挑战。
  2.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亟待提高 “互联网+”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并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广泛地普及应用。就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全国仍有约2.6万个行政村未通光纤,约3万个行政村未通4G,而既无光纤又无4G网络的贫困村约1万个。另外,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低,大部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将信息技术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落后,阻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2.2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规模较小、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业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接近1900万,但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还不足5%。总的来看,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年青后备力量缺乏,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给农业现代化生产、农村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只有着力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扎根农村的农业优质人才队伍,才能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3 “互联网+现代农业”需要引导资本注入农业领域 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不仅需要劳动力的投入,而且需要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据初步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涉农企业融资已达30多例,包括:水果零售电商百果园、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田管家、泰谷集团、农资B2B电商平台7km等多家涉农企业均获得了资本的青睐。面对巨大的市场,如何引导和监管资本的注入也是一大挑战。一方面,资本注入农业既可以缓解“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带动农资行业逐渐步入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另一方面,资本具有逐利性,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和监管问题。
  3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3.1 互联网+智慧农业 农产品生产无法实现标准化和精确化,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而且会影响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流畅性,这是制约传统农业向互联网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给农业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农业按照产业链的关系可以分为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三大环节。随着“互联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断深入,互联网的智能化、数据化可以广泛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现代农业生产更具活力和效率。发展基于GPS、物联网、大数据、溯源体系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工业化种养殖的智能化农业,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形成检测、传输、控制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   在农业的产前环节,可以应用大数据让种植者有效避免种子的质量风险,并有助于实现种植企业对于新品种、好品种的研发与交流。在农业的产中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从土壤分析到作物种植,从空气湿度监测、病虫害监测、作物生产监测等数据的智能监控,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实现高效种植;同时还可以通过采集、分析天气数据对意外天气做出风险综合判断,评估天气数据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能帮助农民防御极端天气灾害,降低农作物损失。在农业的产后环节,可以利用生产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整合,让各地农产品滞销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有效对接,既能及时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又能平衡各地农产品的供求情况,实现资源的平衡;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管理控制生鲜损耗,提高生鲜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除大数据外,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龙里县湾滩河高效生态示范农业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络体系、病虫信息感知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信息服务设备软件等智慧农业软硬件设备,真正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一方面,该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养殖基地的生态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不仅提高了农業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而且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率的现代产业方向发展。
  3.2 互联网+电商农业 随着“互联网+电商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产品的营销和流通方式,而且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了农资品和农产品的可溯源,加快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电商农业”模式对于构建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本质上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化和在线化交易产品。电商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营销和流通方式,从过去“农户种什么就卖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逐步实现市场销售方式的多样化、产品流通的扁平化,不断调整、平衡市场的供需结构,使农业市场更加合理化。在“互联网+电商农业”模式中,融合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形成了诸多的创新实践模式。
  3.2.1 产前环节 “互联网+现代农业”可以应用线上线下的农资电子商务,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基础农业设施等。一方面,农资农机类企业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满足消费者的各大需求,并配有信息展示、下单功能、支付结算功能等。另一方面,培育相关的服务站点,让传统农资企业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为电商提供新用户,为顾客提供咨询、下单、支付、配送等服务。电商对服务站点提供培训服务,并在每笔交易中收取一定的佣金。
  3.2.3 产中环节 “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定制农业。订制农业是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农业[6]。定制农业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个性化需求,还能突出绿色、健康、无公害的特点。而农业众筹是定制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2012年7月,阿里巴巴、淘宝网、新浪网、中国农业大学的多名前高管人员共同创办了有机有利,并于2014年4月,上线了众筹平台,该平台项目分为回报型(商品众筹)和股权型2种。通过众筹的方式将消费者手中的“散钱”聚集在了一起,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
  3.2.3 产后环节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流通。目前,农产品流通的渠道主要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大致可分为生鲜电商、特色农产品电商、农产品销售电商等。生鲜主要包括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由于生鲜的流通腐损率比较高,而我国的冷藏运输率又比较低,大大提高了生鲜的流通成本,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有顺丰优选、我买网、多利农庄等生鲜平台,主要面向小众群体客户。特色农产品电商注重细分市场,强调农产品的地域特点、产品特点等,比如东北大米、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借助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大型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
  4 结语
  “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虽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智慧农业和互联网+电商农业。随着“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对传统农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农业互联网可以连接农业的各个环节,逐步化解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物流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平衡等生态问题,从而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宏鑫,葛道阔,曹静,等.“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2):314-321.
  [2]周洪梅.上海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5(9):18-22.
  [3]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6):14-147.
  [4]赵久龙.“互联网+”重塑江苏现代农业优势[N].经济参考报,2018-1-2.
  [5]霍亮.年内全市建215个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N].哈尔滨日报,2018-7-28.
  [6]王宗文.私人订制:农业新潮流[J].农家科技,2014(7):4-6.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针对企业对指针式灌溉设备行程自动控制的需求,设计了基于电力载波的灌溉机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1对行程触发桩、行程开关、末端采集器、1对电力载波模块、110V电力线和首端
摘 要:利用常规自动站观测资料和Micpas實况资料,对2018年3月14日至15日沈阳地区1次大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缓慢的系统移速是导致此次降雪量级偏大的重要原因;降水相态的演变与温度的垂直分布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降雪;相态转换,0℃层高度  中图分类号 P45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城市居民公平地享用公园绿地效益,该文基于GIS缓冲区分析法对北京市昌平区公园绿地进行了服务力和空间承载力分析。结果
摘 要:该文分析了淮安市淮粮控股有限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淮安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具体状况,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3-0006-02  1 研究背景  2017年初,淮安市政府顺应国家大力发展品牌的政策要求以及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摘 要:该文应用作物系数法推求水稻需水量进而确定灌溉定额,综合考虑当地影响灌概用水的气象因素,计算精度较高。采用长系列法对大隆灌区水稻进行灌溉制度设计,其成果可以作为大隆灌区其他作物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对大中型灌区灌溉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作物系数法;灌溉定额;灌溉制度;大隆灌区;水稻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124
摘 要: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三中洞节肢动物进行采集、鉴定,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水生昆虫466个,分别隶属于5纲16目31科,其中,蜘蛛目、直翅目、膜翅目为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占节肢动物总数量的59.86%;在有光带中,个体数量相对较多的是蝗科和蚁科,占总个体数的43.85%;在弱光带中,漏斗蛛科、蟋螽科、蚁科和鼠妇虫科个体数量所占的比例为74.76%;黑暗带中,长奇盲蛛科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景观评价同时关系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和可持续性。该文利用乡村景观评价系统对连江县山兜村的景观质量进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要素与农业气象观测數据,分析了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并对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各个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略少;≥5℃、≥10℃、≥15℃积温多于常年。农区作物出苗至成熟期间,光、温、水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部分农区初夏出现轻度干旱天气,盛夏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对作物生
摘 要:孔雀洞为营山地质公园的核心地质遗迹景观之一,是川东北乃至国内罕见的砂岩水洞,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研科普价值,是开展水上项目的绝佳之地,旅游开发价值极大。该文在分析孔雀洞成因规律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其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期为后期的洞穴开发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砂岩水洞;成因分析;水文分析;旅游开发;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590.7;P968 文
摘 要:诸暨市是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建立一套适合诸暨市实际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保障机制,能做到科学抗灾,高效抗灾,使抗灾救灾工作始终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文介绍了诸暨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保障机制的构建、应急响应保障机制的运行,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为各地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保障机制,防御和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科学而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