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习作教学的联系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作者结合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从“课文安排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性、教材内容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性、习作评改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性”三方面,阐述在不同学段不同课文教学时对习作教学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习作教学 联系性 教学方法
  习作(写话)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一块难啃的“骨头”,习作课不仅难上,而且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见效。实际上,写作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学完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后,根据单元要求,布置一道习作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来,老师批改后,利用一段时间,选几篇所谓的好习作读一读,一个习作轮回就结束了。对于学生在这一次习作练习中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习作发展的联系性。
  一、课文内容安排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性
  以写景的习作教学为例,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景教学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第一学段为对写话感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根据上述阶段性目标,在人教版的教材编排中,编排了许多关于描写景物的课文内容,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多彩的春天》《快乐的夏天》;二年级《爽爽的秋天》《夸夸美丽的家乡》;三年级《心中的秋天》《家乡的景物》;四年级上《自然奇观》《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五年级《走进西部》《异国风情》;六年级《走进大自然》等。从这些教材的安排中不难看出,其遵循的正是《课标》中的从易到难的习作之路,每个单元都有其侧重点,教师应该纵观全局,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以读促写,落实教材与写作教学的联系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发现一些同学的习作流于形式,没有丝毫的创新和想象。最常见的习作是对校园的描写,笔者发现,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笔下的校园必定是这样的:我们的校园是个美丽的校园,接着写校园的春、夏、秋、冬,最后结尾为我爱我们的校园。这样的习作丝毫体现不出学生的习作素养,更体现不出习作教学在训练上的联系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每次训练点不同,写出来的习作效果也就不同。同样写校园,不同学段要求不同,学完课文《桂林山水》一文,笔下的校园是这样的:
  “我见过伟岸的柏树,也见过婀娜的女贞树,却没见过这样令我震撼的香樟树。香樟树的叶子可真绿啊,密密麻麻地挤压在一起,像一群群绿色小精灵在唱着欢乐的歌谣;香樟树的树干真大啊,要两三个小朋友伸直手臂才能围拢过来;香樟树上真热闹啊,你瞧,黄色的那只小鸟,舞动着双爪,好像在弹着吉他。旁边飞舞的小鸟又像是S.H.E组合,她们正在准备上演一场大型迎春晚会吧!”(摘自学生习作《天堂校园》)
  这样的校园,学生学会通过比较、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开想象写出校园的美。学完《颐和园》一文,学生笔下的校园又是另一番景象:
  “进了水南小学的校门,再往左走,就来到了气魄雄伟的综合大楼。……综合大楼和教学楼之间,自然就是操场了。……穿过操场,就来到了高大的教学楼的脚下,抬头向上望,……登上教学楼,站在楼顶向下望,水南小学的景色尽收眼底。……”(摘自学生习作《美丽的校园》)
  这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学会了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当成一名导游,根据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了美丽的水南小学。这样的习作,较第一篇的训练点有了不同。学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后,学生明白了可以利用把自己和校园融为一体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笔下的校园变得清新灵动起来:
  “校园里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高高的旗杆,你在空中俯视着我,是在等待我为你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吗?你好,五色的德育墙,你如一面明镜,指导我如何净化心灵。你好,橘红的跑道,你是在邀我与你赛跑吗?你好,优雅的钢琴,你天生的金嗓子,是邀我与你唱和吗?……”(摘自学生习作《再访校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同阶段、不同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注重习作教学之间的联系,训练点侧重不同,习作自然有了不同韵味。
  三、习作评改与习作教学的联系性
  一说起习作教学,自然少不了习作的评改。虽然“文章不厌百回改”,但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又有几个能做得到呢?现在习作评改的通常做法是:改错别字、病句,圈出好词佳句,写上千篇一律教条的评语。笔者认为,习作的评改要循序渐进,遵从小学生的认知表达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教师在引导学生修改时,就要让学生把评改重点放在“按一定顺序写、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这三方面。这样,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习作教学指导,在不断评改中提高了习作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习作时,要根据单元目标,明确课文内容与习作教学之间的联系性,有的放矢地教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得到一个“点”的练习,日积月累,到时自然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融会贯通。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改变村村办学的格局,走集中办学之路,实行农村寄宿制,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发挥师资作用,努力使全新的办
1970 年7 月,我们被从农村招工到筹建中的一家三线水泥厂。因厂区的芦席棚子都已人满为患,我们这批知识青年中的男生就被分到远离厂区50 里开外的矿山,因为那里还有三个半芦席棚子可容纳我们这108 个“和尚”。  两辆卡车将我们拖到了荒无人烟的矿山。举目四望,怪石嶙峋的山上只有我们这几座孤零零的芦席棚,没有水(饮用水要到山下二里外的小溪沟去挑),没有电,也没有床(只在夹着石块的青草地上铺上一张大芦
竹林七贤对后世诸多文化都有影响。他们与竹文化、酒文化相关,是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也见于诗词、中国画、竹雕等工艺品及墓葬壁画中。与其相关的古迹与传说传承至今。
在林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类问题,这不仅会对林业未来发展造成阻滞性影响,更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大量损失。因此,这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强化林业行政案件稽查工
摘 要: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分层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  关键词: 初中作文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激发兴趣  作文写作中存在分层现象,这是不可否认的。如何消除这种分层现象,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是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和付出苦心的。如何采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分
教师的爱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
不多吃肉孕妇由于肠道吸收脂肪的功能增强,血脂相应升高,体内脂肪的积贮也多.但是,妊娠期消耗较多,而糖的贮备减少,这对分解脂肪不利,因而常因氧化不足而产生酮体,使酮血症倾
本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当前临床所应用的血浆/血清肿瘤标志的分类、在肿瘤临床诊断的应用、存在问题,以及针对不同肿瘤比较、分析,确定最佳肿瘤标志及肿瘤标志最佳组
《许三观卖血记》透露着“余华式”的温情,人性并不是单纯的朴实与厚道,而是迸溅着日常生活的污泥,又在艰难时世中跌跤降格,却最终让善良与卑微一道展开,争夺人性,重新设计人生。或
农机推广工作方法与效率对整个农业机械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决定性影响,是保证农业机械生产后经营销售水平的关键,提高农技推广工作效率,是促进农业机械业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