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晴隆县农村中学由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及教师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主要仍以传统的体育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为主,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指导思想、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适应新大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晴隆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种新形势下,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制定的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决定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然而,由于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新的教学大纲颁布施行14年之际,贵州西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亟待改革和解决。通过多年观察和调查走访,结合我13年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经历,下面简单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新大纲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新的教学大纲与过去相比,十分重视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中一门基础课程,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新大纲高举健康第一的旗帜,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要改变过去只传授知识技能,忽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片面思想,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无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手段,都应该重新考虑怎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此外,要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体育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去的大纲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新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根本,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新大纲的内容和表述,更多的是从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和教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阐述。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晴隆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沙子镇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当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沙子镇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晴隆县中部西南隅,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地处320国道和65号镇胜高速公路干线上,为沙八公路在镇中的起点站。沙子镇位于晴隆县中部西南隅,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地处320国道和65号镇胜高速公路干线上,为沙八公路在镇中的起点站。国土面积113.05平方公里,东与鸡场镇毗邻,南与碧痕镇接壤,北靠莲城镇,西依普安县江西坡镇。镇区辖沙子、三合、保家、小寨、文丰、坡荣、兴合、联盟、火把9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共5998户24237人,居住汉、苗、布依、黎、彝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9%,人口自然增长率9‰。全镇只有一所中学,现有教师51人,有学生631人,开开设12个教学班。
目前,晴隆县农村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2-16岁之间,身体发育正处于第2次高峰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资料显示,“近年来,初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发育增长较快,其特点,是男生大于女生,乡村学生大于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但运动耐力有所下降。但由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差,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单一,且感知、记忆过程的智力化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状况欠佳,体育综合能力较弱。
(二)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在传统教育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晴隆县农村中学体育仍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注重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独立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这有悖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参与、合作、尊重个体差异和体验成功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三)体育教学的内容方面
目前,“晴隆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贯彻教学大纲的占14%,以大纲结合课本为主的占67%”。调查显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以跑步、做操、投掷、跳高、跳远等为主的田径类项目居多,缺少学生喜爱的球类和娱乐体育内容,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材虽然实现了教学大纲,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进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1)转变旧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体系。在教学中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终身体育教育,从情感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现体力、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从自己想教什么,或教学进度规定教什么,或要求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水平出发,而是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2)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农村学校量大面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模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体育教师开展函授、自考、轮训等方式的在岗培训,扩大城乡学校结对支援和定期支教交流。
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克服场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备好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3]于向、马跃琪.我国农村初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9)
关键词:晴隆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种新形势下,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制定的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决定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然而,由于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新的教学大纲颁布施行14年之际,贵州西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亟待改革和解决。通过多年观察和调查走访,结合我13年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经历,下面简单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新大纲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新的教学大纲与过去相比,十分重视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中一门基础课程,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新大纲高举健康第一的旗帜,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要改变过去只传授知识技能,忽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片面思想,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无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手段,都应该重新考虑怎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此外,要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体育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去的大纲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新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根本,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新大纲的内容和表述,更多的是从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和教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阐述。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晴隆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沙子镇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当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沙子镇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晴隆县中部西南隅,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地处320国道和65号镇胜高速公路干线上,为沙八公路在镇中的起点站。沙子镇位于晴隆县中部西南隅,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地处320国道和65号镇胜高速公路干线上,为沙八公路在镇中的起点站。国土面积113.05平方公里,东与鸡场镇毗邻,南与碧痕镇接壤,北靠莲城镇,西依普安县江西坡镇。镇区辖沙子、三合、保家、小寨、文丰、坡荣、兴合、联盟、火把9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共5998户24237人,居住汉、苗、布依、黎、彝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9%,人口自然增长率9‰。全镇只有一所中学,现有教师51人,有学生631人,开开设12个教学班。
目前,晴隆县农村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2-16岁之间,身体发育正处于第2次高峰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资料显示,“近年来,初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发育增长较快,其特点,是男生大于女生,乡村学生大于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但运动耐力有所下降。但由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差,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单一,且感知、记忆过程的智力化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状况欠佳,体育综合能力较弱。
(二)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在传统教育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晴隆县农村中学体育仍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注重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独立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这有悖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参与、合作、尊重个体差异和体验成功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三)体育教学的内容方面
目前,“晴隆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贯彻教学大纲的占14%,以大纲结合课本为主的占67%”。调查显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以跑步、做操、投掷、跳高、跳远等为主的田径类项目居多,缺少学生喜爱的球类和娱乐体育内容,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材虽然实现了教学大纲,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进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1)转变旧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体系。在教学中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终身体育教育,从情感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现体力、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从自己想教什么,或教学进度规定教什么,或要求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水平出发,而是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2)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农村学校量大面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体育设施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条件与教学模式不相吻合,教学模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体育教师开展函授、自考、轮训等方式的在岗培训,扩大城乡学校结对支援和定期支教交流。
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应克服场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类体育资源,立足课堂,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备好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3]于向、马跃琪.我国农村初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