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分析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1995年最高法作出的《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产生,到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逐步发展完善,但是依然有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发展,发现我国对该规则的立法不够完善与明确,而且缺少配套的程序规范,基于存在的这几点问题,在立法层面提出完善立法,制定明确的非法证据认定标准以及制定相关程序规范的建议.
其他文献
对劳动者而言,职业病比普通工伤危害更大,《职业病防治法》第58条明确了职业病患者的民事赔偿请求权,对保障职业病患者权利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规定本身存在歧义且合理性存疑
现今的商标法制逐渐出现全球化的趋同,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国外的商标制度进行相关的引介,而域外对非传统商标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国内立法的修改与完善,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金融领域出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增多,尤其是金融诈骗犯罪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危害,为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金融诈骗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