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园慧,“洪荒”两年半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5日,傅園慧在浙江金华参与录制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

  “洪荒少女”的一夜成名已过去两年半,傅园慧依然是中国曝光度最高的运动员之一。赛场上,她经历夺冠、滑铁卢、再出发,每一次成绩都引发讨论;网络上,她拥有750多万粉丝,微博下全是加油打气的表白;电视里,她带着父母上真人秀,既收获赞美,也不乏争议……
  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傅园慧恰好处在一个异常敏感的时间节点。一方面,她深受运动员泛娱乐化的质疑,节目里的表现多次登上热搜;另一方面,她又必须全身心投入集训,想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证明自己。她对记者说:“这几年我吃了很多苦,也遭受过一些恶评,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知道,这些东西能让我变得更坚强。”
  对傅园慧而言,这过山车般的两年半,是爆红的代价与考验,也是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一堂课。

被剪辑出的争议


  2019年3月16日凌晨,刚在澳大利亚结束集训的傅园慧抵达杭州。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让她有些紊乱,回家补眠两小时,就坐到了《环球人物》记者对面。她穿着白色卫衣,头发随意垂落,肩上还挂着那条出镜率极高的红色“摸摸”——一条她专属的毛巾料带子。和大众印象中那个以表情包成名的热情形象不同,此时的傅园慧斯文恬静,面色沉稳,简单的底妆扑得有些随意,脸颊因为集训晒得有点红。同行的摄影记者称赞她比电视上漂亮,她就有些调皮地回答:“我自己‘画’了个妆。”
  话题从她的争议开始。2018年底,在杭州完成游泳世界锦标赛后,傅园慧有了一个小长假。趁着这个空当,她和爸爸傅春昇参加了两档真人秀——《我家那闺女》和《女儿们的恋爱》。一开始,父女俩的耿直幽默给节目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傅园慧拼命三郎的做派也感染了许多观众,他们俩的视频和表情包几乎每周都能刷屏网络。
  然而,像所有真人秀节目一样,真性情从来是把双刃剑。傅园慧的鲜明个性一面被粉丝称赞可爱,一面又不得不接受网民的挑剔。节目中,傅园慧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愤然离场”,导致网友舆论转向,“巨婴”“暴躁”“性格差”,成为她在网络上的关键词。更为棘手的,是网民对她不务正业的大讨论,“圈钱”“为退役铺垫”“成绩不行人气凑”等评论甚嚣尘上。
  “现役运动员参加综艺活动,都会有很多负面评论,我觉得这没关系,主要还得看你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对未来的打算,是希望走向一个别的圈层,还是希望继续游泳。”傅园慧对记者说。
  面对这些争议,她做了两件事。第一,在网络负面评论最盛时,她转发自己“愤然离场”的视频,以带着点反讽的语气写道:“剪辑得真好啊。”第二,她把手机扔到一边,让自己和网络评论隔绝开来。节目录制过程中,她依旧每天坚持训练,她说:“网上那些评论我不是很在乎,因为我在录节目的同时从来没耽误训练。而且,这个节目是我和爸爸一起参加的,初衷就是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家庭状态,宣传运动员的正面形象。”
  在傅园慧看来,短短几个月的真人秀经历,给了她一次体会别样人生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运动员固定生活外的娱乐活动和生活方式,也体验到了盛名背后的误解与不易。她说:“综艺过后,我还是我。”

不能承受的流量之重


  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一句“洪荒之力”让傅园慧成为全民偶像,她的视频甚至远播日韩,成为多个国家奥运特别节目的专题报道。那时她身上的标签,是一夜爆红的天才少女,是刷新运动员传统形象的泥石流,还是媒体和广告商眼中极具商业价值的未来之星。那一年,她登上央视春晚,当选“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获颁“劳伦斯最受欢迎女运动员”,一次直播就能吸引超过千万观看量。
2016年8月,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100米比赛中获得铜牌。
2017年1月15日,傅园慧在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中表演脱口秀。

  从那刻起,傅园慧感受到了 “流量”的另一面。采访的记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但问题永远围绕“表情包”和“段子手”;喜欢她的粉丝去机场接机,求合照时永远希望她展现灿烂微笑;网络上流传最多的,从来不是她比赛的画面,而是花样百出的鬼畜视频。于是有一次,傅园慧在大量千篇一律的采访后嘀咕:“我更想因为成绩而被大家关心。”但这句话也只能淹没在大众对她有趣灵魂的无限探索中了。
  关于流量的一体两面,娱乐圈有句经典名言: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当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出现偏差,流量就成了利刃。2017年开始,傅园慧的职业生涯遭遇了不小瓶颈——随着年龄增长,她的伤病越发明显。与普通人不同,运动员身上的伤病极难康复,只要还在训练就会复发。不断修复,不断受伤,成年累月,最终爆发。傅园慧的伤集中在游泳发力的肩膀和手臂上,加上过敏体质,每逢换季,伤痛反复发作。在她更新频率不高的微博里,有近一半的内容和伤病有关:“明天就要比赛了,咳嗽还没好”“我也有不嗑止痛药就痛得不能训练的时候”“上一个咳嗽还没好下一个病毒又感染了”……
  2017年7月,傅园慧错失布达佩斯世锦赛金牌;2018年8月,她又无缘雅加达亚运会金牌。严格的大众开始疑问,为什么没有拿到金牌?是不是膨胀了?她的每次出场都备受瞩目,每次失利也就更受煎熬。这种压力让傅园慧格外紧张和焦虑,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感觉就像一个作家没有了笔。”想要突破瓶颈,但又攻克不了身体的局限。   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她在游泳馆里疯狂训练,在50米的赛道里不停游着,有时候练完,连扶着杆子爬上来的力气都没有。父母劝她:“退役吧,你也拿过世锦赛金牌了,年纪也不小了,退下来做个老师,轻轻松松多好。”就连她自己也动了这个念头,一次比赛爆冷出局,她立马想到的就是退役。重压之下,傅园慧在亚运会失金后的采访时哭了——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元气少女”如此落寞。
  “有几次受不了想退役,可第二天醒来就又觉得还能吃更多苦,还能应对更艰难的情况。”傅园慧说,“我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所以还可以继续往前走。”
  她一直回想与游泳的初次相遇。11岁进入体校,因为体质弱,连续4年都是体能测试最后一名,但她不服输,铆起劲儿练,最后成了队里第一。当时,教练对她说:“你是为游泳而生的。”从此,她就把这句话当作使命一样负重前行,每次遇到挫折都会拿出来鼓励自己,哭过、迷茫过后继续跳下水,忍着痛练下去。
  “后来我发现教练对许多小孩都说了同样的话,但这句话已经成了我最强的心理暗示了。”她说。

“在大众面前,我希望我是快乐的”


  今年3月底,傅园慧回到了全国游泳冠军赛的赛场。短短一周,她以绝对优势将4×100米自由泳接力、100米仰泳、50米仰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4块金牌收入囊中。赛后她对着镜头满面笑意,用古灵精怪的语气说:“后面只会越来越好了!”
  这次强势归来,是她不断调整心态和坚持训练的成果。两年里,除了自己的努力,父母的支持也是关键。为了照顾她,父母专门把家搬到了训练场附近。傅春昇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生活的重心已经完全移到女儿的身上了,接送她去训练场,帮她按摩腰和腿,为她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每次比赛前,傅春昇都格外注意和傅园慧的沟通,帮她疏解精神上的压力,给她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在他看来,比赛从来不是关键,只要女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能够开开心心地退役,就够了。因此当傅园慧在这次全国游泳冠军赛里横扫泳池,父女俩表现出最多的不是欣喜,而是知足。“过去的日子,她真的太辛苦了,我就希望她以后别这么累了,人生很短暂,我希望孩子轻松一点。”傅春昇说。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前,傅园慧在微博里写下这句话:奥运会像座大山压在身上。如今东京奥运在即,她已没有了当时的紧绷和困顿:“我明白自己不一定会成功,但我就是想往前走,可能恢复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但我觉得也没关系,我就想试试看,反正人生只有一次嘛。”
  显然,经过了赛场和舆论场的淬炼,如今的傅园慧更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她看书,《山海经》《孙子兵法》《易经》都看, 还有生物解剖图绘本和“超燃超热血”漫画;她也不乏少女情怀,银色行李箱上贴满了卡通贴纸,桌子上放着粉色防尘口罩,沙发上摆着许多可爱抱枕。她告诉记者:“我觉得还是应该活得自我点、轻松点,当然,前提是得努力训练,提高成绩了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
  采访最后,记者请傅园慧总结这不平坦的两年半,她想了一会儿,说:“虽然我经历了一些难过的时候,也不是都能那么坚强地面对所有事情,但我希望當我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依然是快乐的我,大家也还能跟着我一起快乐。因为快乐是很珍贵、很幸福的一件事。”
  说完,她把身子从沙发里抽出来,挺了挺,上扬着嘴角认真地给记者写下留言:“天天开心。”
  傅园慧
  1996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国家女子游泳队运动员,喀山世锦赛两枚金牌得主,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季军。2019年初因综艺《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再次受到关注。3月底,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拿下4枚金牌。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孟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百年歌声》节目录制现场。  孟于即将满100岁了。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百年歌声》節目的录制现场,当她出现在《环球人物》记者面前时,散发着一种气场——充满斗志的、呈现出旺盛生命力的气场。她双眼中的神采并不因岁月而黯淡,似乎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传递着战士特有的敏锐与坚定。这气场贯穿采访始终,某些瞬间甚至令记者分不清谁更年轻。  唯一让人
一位姓冯的南唐词人,关于他的名字,书上有两种写法:  一、冯延己——见《中国文学史》(人文版文科教材)、《唐宋词选释》(人文版)、《中国通史简编》(人民版)、《隋唐五代史纲》(人民版)、《中国人民大辞典》。  二、冯延巳——见《中国文学史》(人文版,文学所编)、《中国文学史》(中华版)、《词综》(上海古籍版)、《辞海》。  《新五代史》作“巳”。《新唐书》的编撰人欧阳修是崇冯氏为师的,冯延巳对他影
《科技导报》第一、二期评述    居住在美国的著名华裔科学家和华侨集资出版的中文杂志《科技导报》,已刊行两期。这个刊物内容丰富,执笔者均为有关专家。它的编辑部设在纽约州的石溪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柏克利,北京、广州和香港等地设有分社。该刊在香港印刷,向世界各地发行,目前在我国国内的发行总数为十万册。今后将在国内大量发售普及本,扩大海内外发行渠道,增设各地分社,并进一步筹集资金以支付每期数万美金的费用。从
《晚照楼论文集》内容精辟,反映了一位老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    马茂元先生为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之孙,又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一贯读书刻苦认真,根基扎实。例如唐诗五万首中,他几乎能背出二万首。《晚照楼论文集》为他的文学论文选集,虽然仅只十八篇,实则选自他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内容相当精辟。  马茂元先生的论文,由于分析细腻深入,素为学界所重。如他写的《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论杜甫和唐代的七言律诗
2015年,时任国防大学教授的张召忠在北京家中接受采访。  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在年轻人云集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退役海军少将张召忠3月底就开始为海军庆生了——《张召忠说》连续录制了5期系列特别节目,年轻网友在节目里刷满了“弹幕”,感慨海军70年征程的不易与非凡。  张召忠为人民海军70周年大庆已经预热两年了。从2016年开始,他写的《进击的局座:悄悄话》以一年一部的速度
学子们离开文庙前一般会专门“求”个汉字带回家,文庙里常有身着越南传统服饰的老先生,用毛笔为人题写汉字。  几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我开车去河内老城区办事,到文庙路口时因交通拥堵无法通行。当我终于驶离时,忽然意识到那是去上香的学子和家长们——越南有考试前去文庙祈福希冀金榜题名的传统。河內文庙是封建时代越南的最高学府,至今还供奉着孔子和越南古代大儒朱文安等儒家圣贤。这里的匾额、楹联、碑文、题刻全用汉字书
序《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    对于自然科学前沿的问题进行哲学探索,无疑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从哲学方面看,哲学从来是随着自然科学(当然同时也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唯物主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改变着形式,过去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带有根本性质变化的形式改变,今后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框架内仍然会有形式的改变,会出现阶段性质的改变,不过不象以前那
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总被决定于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人生态度。不论怎样富有想像的才能,你总不能描写你人生经历以外的题材。而在处理题材时,自然又不能不牵涉到你的人生态度,你对待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是否真诚。怎么能想像,一个认真严肃的作家,能对社会生活冷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事业也抱轻率态度呢?  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作品作辩护,而只是表明,这个平凡的真理,正是我历来所追求,所坚持的。收容在这个集子里的
《读书》一九八○年十二月号刊载徐景祥同志的《“停年格”,与终身制》一文中说:“他们——指资产阶级——的原则是:不管你资历如何,只要你卓有才能,年富力强,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就选用。对政府的总理和国家的总统也是这样。例如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他是美国国父、开国元勋。按他的功劳、声誉和才能,他的总统是可以一直当到死的。可是,他为了忠实于民主制度,就在第二任总统期满后,虽然才六十五岁,却毅然决然宣布不
在西德法兰克福,每年举行一次全世界性的图书博览会。年年都是十月第二个星期开始,会期一周。  法兰克福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伟大的诗人、作家、思想家歌德,就出生在这里,现在还保存有他的故居。这个城市只有六十六万人口,但因为有航线通向世界各地,不断有外国人来往,所以就显得有些拥挤。  去年我有机会到法兰克福,参观了世界图书博览会。  博览会开始那天,清晨街道还笼罩着薄雾,城市刚刚苏醒,汽车就排着长龙从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