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景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自然保护地自然宁静管理与规划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景作为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地声环境须合理管理与利用.中国现有声环境研究集中于建成环境,尚未深入研究保护地声环境的规划管理途径.参考国际先进声景规划管理经验,以时空分布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美国与欧洲国家相关案例,并以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为实际案例提出规划管理建议.研究基于现状声景特征,通过时空手段调控保护区声环境的方法,首次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地声环境相应管理指标与阈值.研究可对自然保护地声环境管理起到借鉴作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生态保护价值区域的声环境标准制定也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单一部门管理下、围绕单一目标的治理方式难以解决系统化、综合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为当前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实践思路.经过长时间自然恢复,或通过适当人工生态修复来加速和促进既有生态区间迁移到高价值生态区间,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生态价值高、自然资本高的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高价值生命共同体”.通过发挥设计的正向作用,优化生态资源配置,在高价值生态区间内,谋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优价值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价值生命共同体,可称之为“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广阳岛生态修复以建设最优价
矿山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工程视角下的单体矿山修复项目,或是纯生态视角下的修复优先级研究,少有体现国土空间尺度下矿山生态修复的统筹决策思路.以典型的矿山城市江西省丰城市为例,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生态本底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社会发展诉求,判定矿山中生态-社会复合效益最大化的重点投入区及其他分区,并提出不同区域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丰城市采矿用地面积大、分布广;具有生态重要性的矿山占比达一半,但其中需要高投入进行修复的区域仅为十分之一;位于自然恢复区与低投入修复区的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加明显.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态势呈现出普及化、市场化、个性化、信息化特点.同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就业模式、就业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与服务方式、求职方式等挑战.可以通过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念;提早摸底做好个性化精准求职指导与服务;引导毕业生“进体制”与“下基层”;引导毕业生到新业态领域就业和从事自由职业;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做好智能化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