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可把高考作文当成了“八股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股文是我国明清时期考试所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之所以备受后世的诟病,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今天,我们的高考作文正有走向当代八股文的危险。
  八股文有两大特征,一是形式僵化,二是思维僵化。八股文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许多地方要求严格的对仗,类似于骈文,创作难度较大。今天的高考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所谓写作模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都往这个模板里套。至于写作模式,我倒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写作能力都不是很强,教会学生几种套路,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进步打下基础。我们在提倡创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八股文之弊,弊在考生的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这就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形式毕竟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思维是否活跃才是关键。
  看看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优秀者甚少。许多考生为了保险,宁可平庸,也不敢写出心中所想,就更谈不上深刻了。要想写出优秀的高考作文,在立意上一定要深刻。今天的高考作文之所以有些近似八股文,就在于思维的僵化。文章肤浅,点到即止。
  《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也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作文想得高分,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等级”在这里就不再赘叙了。下面主要谈一谈“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
  把这些评分点仔细理一理,再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情况,尤其是安徽高考的实际,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许多考题审题较难,考生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题旨,写出了许多跑题、偏题的作文,至于“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作文就更少了。求稳便成了考生们的基本原则,毕竟南辕北辙是要白忙一场的。但是凡事皆不可走过了头,我们切不可为了求稳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追求的目标很高,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完成,但到达的高度也许不低,但目标低了,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则很难。因此我们既要教育学生去写符合题意的文章,更要能在切题的前提下写出符合发展等级要求的文章。
  要想使文章深刻,就必须使之富有哲理,充满思辨的光芒。那如何才能使文章写得深刻呢?下面就以高考安徽卷为例简单谈一谈。
  一、透过现象见本质,并加以演绎
  现实生活是丰富繁杂的,事物的本质常常被掩盖,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发现的。我们要能够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挖掘事物的本质。
  如2010年的作文题《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列举多种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然而,编写者忽略一种无论在课堂和课外都存在着的重要资源,这就是“物”的资源之外的“人”的资源,包括教师和学生。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是种种物的资源的利用者,因而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每个教师的阅历、经验、学识、品质都不尽相同,因而又有着独特的价值,所以应该重视教师个体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深厚的阅历有
【内容摘要】趣味实验作为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实验探究和操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趣味实验 教学模式 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
【内容摘要】英语本就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对语言交流过程的学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语境理论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这样既能帮助教师做好英语教学工作,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好英语。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几点策略为初中英语语境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境理论 教学 应用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境理论教学有着十分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职高数学 多媒体辅助 实践运用  多媒体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课堂,它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征,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职高数学
【内容摘要】学困生是教师面向全体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小群体(弱势群体),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必须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和转化工作,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利用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可以在在转化学困生的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转化的策略有:1.抓住学科特点,鼓励学困生“语文不难学”;2.加强直观教学,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3.在活动中激发兴趣,调动自主性;4.培养思维习惯,指导学法。  【关键词】语文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互动中让学生在作品艺术魅力感受获得情感熏陶,提升阅读素养的教学。学生对同一阅读内容的解读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只有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的提升,才能有创新阅读的形成,有个性阅读价值的产生。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方法做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理性思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个性化人才,而个性化人才需要扎实的基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推崇的“教学做合一课堂”教育教学思想,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极深的启发。结合校本“交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学理念,揭示依托“展示辨疑”环节平台,引领和促进学生解放思想,在合作互动中提升思维品质,实现互补共赢,为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与学的质的飞跃做出应用的努力。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交响课堂 倾听与表达  一、引言  伟大的教育家和
【内容摘要】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生 质疑能力 培养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探索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的基本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它应当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新目标英语》提供了大量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听力训练。大量的听力任务充分体现了任务型听力活动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针对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本文从听力活动的三个方面即:听前阶段、听时阶段和听后阶段探讨了任务型听力教学在《新目标英语》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 听力教学 任务型听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本文将从如何在教学中适时制造教学高潮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创新 政治教学 新颖 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