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全球变热正成为焦点问题,国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正积极寻找对策,碳汇林业正是伴随着气候变化应运而生的。碳汇是新生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在外交上也是重点关注的话题。保护地球生态安全,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山西作为能源重化工省份,能源高耗、环境污染仍很严重,生态失衡、生活失氧现象频发。在山西成为国家综合改造试验区之际,山西省科协组织省生态学会以“碳汇林业”为主题,于4月14日举办学术茶座。出席学术茶座的有来自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省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省林业厅的专家学者。学术茶座由山西省生态学会秘书长刘增光主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碳汇林业,通过林木吸收和聚集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温室效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绿化山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能体现出林业生态的服务价值。针对如何科学发展碳汇林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议。
提高认识,强化观念
碳汇是个新观念、新知识,林业碳汇是个新事物,碳汇知识是一门新学问、新科学。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浅显,对它的作用还不够明了。因此,建议加大碳汇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碳汇、支持碳汇、参与碳汇,做到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生活中强化观念,在行动上自觉参与。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林业碳汇不仅是个生态课题,也是个政治课题、社会课题,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新成立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中国第一个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山西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成立了山西碳汇基金,为山西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企实现自主减排、自觉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专家建议,要进一步与国家衔接、与国际接轨,尽快研究和出台山西省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为发展林业碳汇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依据,最终实现市场化,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碳汇林业的新路子。尽快成立山西的碳汇计量机构,结合山西实际,要研究哪些树种固碳能力强,要研究不同树种的碳汇计量方法,以便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监测体系;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借助山西综改试验区的优势,先行先试,比如可为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提出自主碳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进而通过工业减排和购买森林碳汇两种方式来实现减排任务,不仅保护了山西生态环境,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船出海,推动碳汇
我国南方发展碳汇与木材的经济性相结合,碳汇林业发展较快,效益明显。西方国家把碳作为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实施CDM清洁生产,造林、再造林项目都可交易。山西应立足省情,研究如何借鉴CDM机制去发展碳汇,比如,专家建议把企业消耗的能源折合成二氧化碳去买碳,实施工农结合减碳,工业出资、农林业负责固碳的战略,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与促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山西及国内发达地区在贫困地区购买碳汇或出资种植碳汇林,这样可以解决碳排放问题。
全民参与,壮大碳汇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公益事业,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是全社会人员的共同责任,无论是企业、社会团体,还是广大民众都责无旁贷。比如企业应通过购买碳汇来实现自主减排,社会团体应通过购买碳汇力争实现单位的“零排放”,个人通过购买碳汇主动消除自己的碳足迹,汽车用户通过购买碳汇实现汽车的“零排放”,等等。人人都要倡导低碳生活,事事都要强化低碳理念。(编辑:吕伟)
(山西省科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碳汇林业,通过林木吸收和聚集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温室效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绿化山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能体现出林业生态的服务价值。针对如何科学发展碳汇林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议。
提高认识,强化观念
碳汇是个新观念、新知识,林业碳汇是个新事物,碳汇知识是一门新学问、新科学。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浅显,对它的作用还不够明了。因此,建议加大碳汇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碳汇、支持碳汇、参与碳汇,做到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生活中强化观念,在行动上自觉参与。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林业碳汇不仅是个生态课题,也是个政治课题、社会课题,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新成立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中国第一个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山西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成立了山西碳汇基金,为山西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企实现自主减排、自觉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专家建议,要进一步与国家衔接、与国际接轨,尽快研究和出台山西省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为发展林业碳汇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依据,最终实现市场化,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碳汇林业的新路子。尽快成立山西的碳汇计量机构,结合山西实际,要研究哪些树种固碳能力强,要研究不同树种的碳汇计量方法,以便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监测体系;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借助山西综改试验区的优势,先行先试,比如可为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提出自主碳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进而通过工业减排和购买森林碳汇两种方式来实现减排任务,不仅保护了山西生态环境,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船出海,推动碳汇
我国南方发展碳汇与木材的经济性相结合,碳汇林业发展较快,效益明显。西方国家把碳作为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实施CDM清洁生产,造林、再造林项目都可交易。山西应立足省情,研究如何借鉴CDM机制去发展碳汇,比如,专家建议把企业消耗的能源折合成二氧化碳去买碳,实施工农结合减碳,工业出资、农林业负责固碳的战略,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与促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山西及国内发达地区在贫困地区购买碳汇或出资种植碳汇林,这样可以解决碳排放问题。
全民参与,壮大碳汇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公益事业,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是全社会人员的共同责任,无论是企业、社会团体,还是广大民众都责无旁贷。比如企业应通过购买碳汇来实现自主减排,社会团体应通过购买碳汇力争实现单位的“零排放”,个人通过购买碳汇主动消除自己的碳足迹,汽车用户通过购买碳汇实现汽车的“零排放”,等等。人人都要倡导低碳生活,事事都要强化低碳理念。(编辑:吕伟)
(山西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