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方法。该文在讨论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隐式统计模型、显式统计模型和动力模型等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近几年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的预报技术研究有以下新特点:统计模型简单实用,目前已经由单一考虑降雨特征的第1代隐式统计模型,进一步发展为考虑地质、地貌等静态因子的显示统计模型;动力模型逐渐由基于垂直入渗理论的边坡稳定性模型开始向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复杂预报模型发展;降雨型地质灾害业务预报预警的核心是地质灾害预报模型的本地化运行,我国已经基于统计模型搭建了服务于不同区域的业务预报预警系统。结合多源预报降雨资料,搭建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降雨型地质灾害集合预报预警系统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为了考察某型强光爆震弹的使用可靠性,分别选用储存期内、满储存期和超储存期的弹药为样本,通过高速摄影机、SEM、DSC、光强仪及声级计等对其发火机构的点火可靠性、主装药状
8月下旬,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团队发布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引爆东北产业发展路径的大讨论。报告称吉林应转变重工业
以刚体地球极移和章动的联合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对刚体地球模型的形状轴、自转轴、角动量轴、CEP轴和CIP轴进行严格定义,给出它们的极移和岁差章动的动力学方程,明确各种轴之间的理论关系。理论研究表明,极移和章动的联合动力学方程要比现行的地球自转动力学方程综合性强,易于理解,容易对地球的各种几何轴和物理轴进行严格定义,并可同时求解极移和章动。给出的理论公式是对前人工作的扩展和改进,可为动力大地测量学和天
本文以南京站西侧、建宁路沿线的城市更新设计为例,通过对设计重点、场地遗产进行分析,提出以文化为导向的更新策略,探讨其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文化导向下城市
患者男,89岁。因左头顶部斑块、结节、溃疡1年余,左颈部包块8个月,食欲减退3d,于2009年6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多前左头顶部出现紫蓝色斑块和结节,范围逐渐扩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0种复叶耳蕨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复叶耳蕨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裂缝长度为赤道轴的1/2~3/4,极面观为卯圆形或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为(2
本实验对齿叶白刺(Nitraria roborowiskiiKom.)和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以及疑似杂交个体共48个个体的叶绿体trnL-F序列和核糖体ITS序列进行分析.trnL-F结果显示,齿叶白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每个区随机抽取至少50名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
为解决驾驶模拟系统视景显示中的显示画面粗糙及驾驶员视角固定等问题,采用3Ds Max建立了垫江某汽车综合试验场三维高精度模型,并基于Unity 3D和HTC Vive搭建了虚拟现实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