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地区实验样地青海云杉林下的块菌两菌株(菌株a和b)进行分析鉴定。研究发现:(1)两菌株子囊果均为黄褐色,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疣
【机 构】
:
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4MS0302,2016MS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32,314601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地区实验样地青海云杉林下的块菌两菌株(菌株a和b)进行分析鉴定。研究发现:(1)两菌株子囊果均为黄褐色,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和棱角。(2)菌株a产孢组织乳白色、致密团状,菌肉组织褐色;球形、棒状子囊呈蜂窝状排布,内含有1~4个带包被的、表面具有突起状纹饰的球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双层壁,厚约1.7μm,直径约20μm(含纹饰)。(3)菌株b产孢组织有裂隙,松散,子实层内除了具有上述蜂窝状排布的子囊和内部的球型孢子外,还具有"口袋"状子囊,该子囊内含有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黄耆属裂萼亚属内部类群的关系,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黄耆属裂萼亚属6个组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在光学显微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表
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其含油层系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及泥质岩类.由于储层主要以粘土类胶结为主,因此,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及在储层中的微观特征关系到油
以国内首个藜麦自育品种"陇藜1号"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共同对照(CK),分别用100、200、300、400和500mmol/L NaCl水溶液处理藜麦种子和盆栽幼苗,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及处理后第5、10、15天藜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NaCl胁迫对藜麦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的耐盐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随NaCl浓
2009~2011年在黑河地区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三省8份骨干大豆品种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通过对熟期、病虫害品质、产量比较。鉴定出适合黑河地区种植
保证粮食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合理利用旱地资源,发展贫困山区粮食生产,本文概述了云阳县坡耕地的转变,着重分析了农作物产量低的原因,最后,对坡耕地的综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