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

来源 :技术与创新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研究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选取2014—2016年我国信息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信息技术上市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对样本进行企业性质与所在地区发达程度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的交互作用会增强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此外,通过对样本分组回归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国有企业显著负相关;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欠发达地区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我国信息技术上市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仍呈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成果转化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成果转化效率低于发达地区。
  关键词: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绩效;信息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F 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2-0173-09
  0引言
  我国现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型、创新能力驱动等新趋势、新现象的产生,要求我国企业积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综合利用全球化优质资源,尤其是学习与吸收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有效开展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这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2017年6月20日至21日,“信息通信行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专题中指出,国家大力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同时更要加强与有关发达国家通信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合作,通过“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国际化方式提高相关领域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趋近国际水平,加快中国企业标准国际化工作进程。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1]。習近平在十九大中也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信息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纳入分析范畴,探讨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积极推进我国信息技术企业与海外企业互联互通、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价值与竞争力提供发展思路。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
  国际化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东道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国际化企业通过广阔的全球化市场获得了多元化资源,包括获得海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以及管理经验等等,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支撑。国内学者吴先明对我国深沪A股2011—201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化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2]。乔莉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发现二者显著正相关[3]。Hitt发现国际化程度带来了企业研发支出的增长[4]。Kim、Contractor等认为企业全球化的人力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程度,即企业所拥有的全球化经验的雇员占比越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5-6]。张信东等以我国创业板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海外国际化经验的高管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这类高管人群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优势以及管理者自信,更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7]。梁剑、吴静通过研究发现,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的高管所占高管总人数比重越大,即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就会更显著[8]。无论是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角度而言还是企业自身的创新潜力而言,企业的国际化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创新投入的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所述,国际化程度对于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并认为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的发展。Francis以美国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申请的专利数越多越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绩效[9];Bouwen Lin等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密度也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10]。早期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投入采用的测度方式是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而我国在专利制度上缺乏一定的规范,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未必会通过申请专利这一行为而表现出来,因此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取资金和人力2个维度的测度方式,即研发支出费用及研发人力投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进行测度。周祥军和郑雯妤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但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1-12]。鲍新中以竞争战略的视角分析了研发创新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显著正相关[13]。吴建祖、肖书锋研究发现,企业积极的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14]。王新红、石欣欣以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15]。虽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其对于企业建立、培养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成长、突破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
  刘婧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受到可视性与研发支出的正向调节,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二者关系受到研发支出的显著影响[16]。高照军、蒋耘莛从“开放式创新”出发,结合国际化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从国内或国外引进相关技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国际化程度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负向影响[17]。李正卫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有利于企业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选择,进而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的交互作用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更为显著的作用[18]。徐晨以北京地区259家机械制造业为例,基于企业内部研发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内部研发会不同程度地调节企业的创新绩效[19]。技术创新对企业在行业内获得核心竞争力、维持并扩大市场份额、创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专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国际化有助于企业获得全球化资源、掌握领先优势,比如吸引海外经验的管理者、核心技术人才;与海外企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等,该类优势有助于企业研发、产出的效率提升,对企业的绩效水平、整体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H2: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H3: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H4:随着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电子、计算机、通信、电气设备及相关信息类行业的信息技术特性,本文将初始研究样本定为2014—2016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所有上市公司。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对样本进行了如下处理:①剔除B股类公司;②剔除ST、S、PT类公司;③剔除没有海外销售收入的企业;④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公司。最后由189家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公司3年的面板数据、共计567个样本点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4.0.
  首先,考虑到不同股权性质可能回归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总数据做了2种分类:根据WIND数据库中企业实际控制人性质的不同,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划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将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划分为非国有控股企业。
  其次,考虑到企业所在地区的发达程度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化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整体的创新水平往往要高于发达水平低的地区;同时,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聚集大量高素质人才,行业间竞争较为激烈,对企业走向国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借鉴王胡峰等的做法[20],本文根据各地区2014—2016年平均人均GDP的排序,将样本公司所在地区分为2类,第一类为发达地区,包括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其余地区为欠发达地区。
  2.2变量设计
  本文研究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中,企业绩效是被解释变量,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投入是解释变量。变量的说明见表1.
  2.2.1被解释变量
  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一般包括总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营业务利润率(OIR)和每股收益率(EPS)等财务指标以及Tobin’s Q等市场指标。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更具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更好。因而本文选取OIR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
  2.2.2解释变量
  1)国际化程度(FSTS)。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多项研究。国际化程度包括:战略国际化、治理国际化、组织国际化、供应链国际化、资产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研发国际化、海外经营效果以及海外融合度十个单项指标的评分。
  现有的研究认为从以下6个方面来考虑国际化程度:①海外子公司的规模、数量;②海外分支机构的规模,包括资产、收入、员工数等占总公司的比重;③企业研发的国际化程度:④企业在海外从事经营业务的国家数;⑤髙管人员或股东的国际化程度;⑥跨国经营所获得利益的范围与形态。提出的这6个方面比较全面,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通常只考虑了第二个方面,也就是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作为度量标准。
  本文在实际选取时,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了海外销售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
  2)技术创新投入(R&D)。目前,现有研究关于技术创新投入的度量主要采用3种方式:①研发费用总额;②研发费用总额/资产总额;③研发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本文以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R&D来表示技术创新投入。
  2.2.3控制变量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企业规模和企业上市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员工总数的对数值表示,企业上市年龄(IPOAGE)用面板数据所属年度与企业上市年度的差值表示,资产负债率(LEV)用总负债/总资产表示。
  2.2.4虚拟变量
  为了考虑股权性质,地区发展程度,本文对总数据做了2种分类:根据WIND数据库中的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对企业进行划分,本文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划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将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划分为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赋值为1,非国有控股企业赋值为0.将2014—2016年各地区加权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前八的省份定为发达地区,包括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其余省份定为欠发达地区。公司总部设在这8个省市之内的企业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2.3模型设定
  本阶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逐步将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交互项加入到基准模型中。主要考察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的一次交互项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主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逐步将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交互项加入到基准模型中。
  3实证结果
  3.1相关性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企业规模(SIZE)与资产负债率(LEV)之间的相关性最高(0.485 8),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小,表明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较低。此外,与国际化程度相关性最高的是公司规模,相关系数达到0.226 1,这表示企业规模较大的信息技术企业倾向于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进行海外发展的探索,相较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国际化程度。主要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预计不会影响回归结果,予以接受。
  3.2描述性统計
  在对变量之间进行描述性统计时,主要考虑到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在不同的股权性质以及发达程度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其效果和表现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变量的统计特征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从这2个方面对其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进行了最基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3基于不同所有权和地区国际化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类国际化程度(FSTS)/%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总样本25.8324.39095.00国有控股企业31.9825.35094.00非国有控股企业22.9723.42095.00发达地区26.6925.06095.00欠发达地区22.2921.14084.00表4基于不同所有权和地区技术创新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分类分类技术创新投入(R&D)/%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总样本7.728.890.07137.45国有控股企业8.6113.070.65137.45非国有控股企业7.316.010.0748.43发达地区7.266.070.1248.43欠发达地区9.6015.800.07137.45表5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企业上市年龄(IPOAGE)7.415.60-26.00企业规模(SIZE)7.821.074.9510.80资产负债率(LEV)34.8617.183.3491.55主营业务利润率(OIR)0.300.17-0.460.94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国有控股信息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要优于非国有控股信息技术企业,其均值(31.98)高于非国有控股信息技术企业(2297)。而从技术创新投入的角度来看,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均值略高于非国有控股企业,但其差异性程度也很大。这说明,国有企业相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在研发投入的实力上更胜一筹。与技术创新投入方面的差异类似,非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的平均水平上同样没有国有企业高,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推动其进行海外扩张,更加便利地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在国际化这个大舞台上走得更远。
  此外,从不同地区分组来看,被划分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其国际化程度比欠发达地区高,但技术创新投入低于欠发达地区,说明发达地区由于整体发展水平更高,企业的竞争力更强,故国际化水平更高。相反,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为了追赶发达地区的企业,则会进行更高的研发投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国际化水平。基于上述统计分析,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3回归分析
  对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2种方法,本文首先对选取变量的模型做了Hausman检验,模型P值为0,拒绝原假设,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本回归分析基于上述4个模型而展开,分别是国际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以及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投入和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一次交互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3.1总体回归
  表6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假设1相反,模型1的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起步晚,起点低,且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技术水平较低。虽然此类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由于其技术水平较低,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此外,由于技术创新投入需要较多的资金且回报期长,而收获期相对较短,在市场竞争激烈且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选择较为短期的投资,不会进行过多的技术创新投入。
  从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2得到验证。这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所处的阶段有关,这与Collins和Denis等研究结论一致[21-22]。从模型4可以看出,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投入的一次交互项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与技术创新投入和国际化程度分别对企业绩效产生一正一负的影响有关。模型1的结果已表明国际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二者的一次交互项相应地拉低了技术创新投入,从而产生了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故假设3和假设4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目前我国整体的国际化水平不高,由于企业在走向国际化时会承担“新入者负担”、“外来者劣势”等,同时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受到跨文化、跨区域、跨制度等的影响[23],会面对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更多不确定性,且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存在风险、回报期较长的战略行为,因此导致这一结果。
  3.3.2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分组回归
  本组合考虑在不同的所有权性质下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就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言,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二者显著正相关;在国有控股企业,二者却显著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相对不足,或者技术创新投入的绩效转化率相对偏低。因此,假设2在国有企业不成立,在非国有企业成立。
  表7还表明,在国有企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负,且在模型2和模型3中10%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如果非国有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其财务风险相对更大,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国有企业由于公有性质,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高杠杆不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显著下降。
  与总体回归的结果相同,在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分组回归中,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故假设3不成立。此外,国际化程度与技术创新投入的一次交互项表现出负相关,国际化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即假设4不成立,原因与上文分析一致。
  3.3.3考虑企业所在地区的分组回归
  本组合考虑企业所在地区的不同分组做回归分析。从表8可以看出,在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在欠发达地区则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在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集聚度更高,企业能够获得聚集效益带来的资源共享优势[24],故其技术创新投入更易转化为企业的绩效。而在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则相反,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综合运用效率较低,技术创新投入转化为企业绩效的水平相对较低,短期内的技术支出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绩效。此外,资产负债率无论在哪一地區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但在欠发达地区二者的关系更显著,与上文的实证结果有一定相似之处。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的风险,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且融资环境相对恶劣,因此该地区的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在模型3中与企业绩效虽然负相关,但较欠发达地区的系数要小得多,且在模型4中这一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这潜在地反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在国际化程度的发展水平上明显不同。发达地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开始由负相关向正相关转换,发达地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更高。
  从表8的回归结果显示,假设2在发达地区成立,在欠发达地区不成立;假设3在发达地区虽然不成立,但与欠发达地区不同,发达地区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将意味着假设3成立;假设4在2类地区均不成立。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国际化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没有得到证实,相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国际化整体水平偏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总体回归时得到证实;分组回归时,在非国有企业和发达地区分组回归中得到证实,而在国有企业和欠发达地区未得到证实。这表明,非国有企业由于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对技术要素的学习、吸收和转化能力较强。发达地区的行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该地区企业的技术投入力度更大,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再次,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没有得到证实,而在发达地区这一关系有所转变。这表明发达地区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整体高于欠发达地区。最后,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这一假设亦未得到证实。这主要是由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所处的国际化阶段和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4.2政策建议
  4.2.1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质量
  由于当前全球国际化进程在不断加深,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已然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25]。我国目前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品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为主,整体的国际化水平不高,面对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与全球化经营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跨文化、跨区域、跨制度、“新入者负担”、“外来者劣势”等影响,在国际化初期阶段,国际化程度未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上,提升国际化质量水平,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向技术密集型出口转变的步伐,设立海外研发合作机构,建立前沿技术优势,模仿、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知识,使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网络中从“微笑曲线”底端向两端转变,培育自身产品优势与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牌优势,开拓我国的信息技术企业海外的市场,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4.2.2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转化效率
  相比起非国有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拥有更大的资源支配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投入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但通过分组回归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则是显著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有企业自身治理水平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略显不足,导致未能将技术创新投入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绩效成果。因此,应当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内部治理、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督促国有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转化效率。
  4.2.3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认为,应当将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以及科研水平注入到欠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协同發展。此外,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加快转型升级,加强与发达地区、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瑞琪,原长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内涵及其维度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6):568572.
  [2]吴先明,向媛媛.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09):1424.
  [3]乔莉.基于制度视角的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05):9093.
  [4]Hitt M A,Hoskisson R E,Kim H.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effects on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productdiversified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04):767798.
  [5]Kim W C,Hwang P,Burgers W P.Multinationals’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riskreturn tradeoff[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04):275286.
  [6]Contractor F J,Kundu S K,Hsu C C.A threestag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the link between multina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01):518.
  [7]张信东,吴静.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1):115128.
  [8]梁剑,吴静.海归高管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7(04):1720+74.   [9]Deng Zhen,Lev Baruch,Narin Franci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6,55(03):2032.
  [10]Lin B W,Lee Y,Hung S C.R&D intensity and commercialization orientation effect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06):679685.
  [11]周祥军.初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门限效应研究——基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2):112117.
  [12]戴小勇,成力为.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11):17081716+1735.
  [13]鲍新中,孙晔,陶秋燕,等.竞争战略、创新研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6):6369.
  [14]吴建祖,肖书锋.创新注意力转移、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02):182192.
  [15]王新红,石欣欣.R&D投入、专利产出与企业业绩——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4):397402.
  [16]刘婧.国际化战略提升了民营企业价值吗?——基于可视性与研发支出的调节视角[J].财会通讯,2015(14):2023+129.
  [17]高照军,蒋耘莛.内向型创新、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6,33(11):6370.
  [18]李正卫,黄益,潘晓霞,等.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7075.
  [19]徐晨,吕萍.创新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3,25(09):4050.
  [20]杨蕙馨,王胡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6(04):8297+145.
  [21]Collins J M.A market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U.S.firms active in domestic,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0,21(02):271287.
  [22]Denis D J,Denis D K,Yost K.Global diversication,industrial diversication,and rm value[J].Journal of Finance,2002,57(05):19511979.
  [23]Barkema H G,Bell J H J,Pennings J M.Foreign entry,cultural barriers,and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5,17(02):151166.
  [24]楊毛毛.杭州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1):5659+75.
  [25]陈立敏.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争议——国际研究评述[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05):112125+160.
  (责任编辑:许建礼)
其他文献
摘要:文中基于上海市2002—2016年的可得数据,借鉴Feder(1982)和Levin和Raut(1997)的基础理论,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出口贸易所引致的要素配置机制和创新溢出机制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要素配置机制还是创新溢出机制,知识产权出口部门的对外贸易均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要素配置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优于创新溢出;非知识产权出口部门所引致的创新溢出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治理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始终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北京市市属国有企业为例,针对微观调查采集的薪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体现出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薪酬在性别、岗位类别方面差异不显著,体现出较好的内部公平性;国有企业员工薪酬差距主要由工作年限和职级决定,教育的投资回报尽管有所体现,但影响较小。针对目
期刊
摘 要:文中使用负二项回归层次模型,以2011—2015年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2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对联合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EO权力在联合风险投资
期刊
摘 要:实现基于专利成果分析的高校技术创新评价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研究对象,借助Patsanp专利分系统统计其历年来的专利,从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专利授权比例、有效专利维持率、活跃专利发明人、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情况和重要核心专利等不同维度。量化分析了南京邮电大学的专利发展情况,并在重要的创新技术领域进行了创新能力与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对南京邮电大学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及优势领域分布进行了深入解析。结
期刊
摘要:員工作为企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面临一系列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如何使员工成为组织效能的助推器,越来越受到组织效能领域研究的关注。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员工GNS与组织效能的关系,并引入绩效考核方式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文中样本取自我国中西部地区20家金融企业的240名员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18份,回收率为90.83%,剔除存在明显错误和缺失的无
期刊
摘 要:基础研究是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科技基础设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运用2003—2016年我国30个省区相关数据,基于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实证分析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范围看,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对区域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则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效应,高校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对区域专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创业团队认知能力对团队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创业过程为中介,构建创业团队认知能力、创业过程与创业绩效的概念模型,其中创业团队认知能力采用创业共识能力、专长配置能力和监测调控能力3个维度,创业过程采用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2个维度。运用多元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用SPSS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对收集到的团队成员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创业共识能力、专长配置能力与创业决策交互项对创业绩效
期刊
摘 要:企业债务的快速上升为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企业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我国去杠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我国29個省市自治区2015—2017年共计12个季度的数据,应用面板VAR模型的方法,检验了企业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并通过方差分解说明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企业债务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是企业
期刊
摘 要: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创建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途径和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背景和现状,然后提出了 “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思路,最后论述了西安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方面的具体路
期刊
摘 要:为了解决大规模协作模式下产品动态连续创新决策问题,首先结合大数据、产品动态连续创新理论分析了大数据的驱动作用;然后,从诊断界面、创意界面、行为界面、选择界面4个层面对创新界面系统进行分类辨识,并分析了每类界面中的信息需求以及各类参与主体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系统、管理决策等理论,分别针对4类界面构建了相应的决策信息提取机理;最后,通过借鉴信息融合、多目标规划等理论构建了各类创新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