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弥雾法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雾滴沉积密度与防效的关系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进行喷雾试验,证明若吡虫啉喷雾雾滴在小麦穗部形成一定的沉积密度即可有效防治麦蚜。当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用水稀释2333倍(有效成分300mg/L),雾滴密度在54,133和280个/cm2条件下,施药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3%,88.7%和93.7%;当药剂稀释1167倍(有效成分600mg/L),雾滴密度在75,142和291个/cm2条件下,7d后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94.5%和96.5%。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采用常量150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决中职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以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家庭教育;人才  在当代教育界,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三大主体,其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笔者认为我国的中职生是最需关注的群体。一方面,与普通教育环境下的学生
芒果苷是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2.65μg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
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重大飞跃,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为计算机插上了翅膀,使它飞遍全球。时至今日,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对新事物最为敏感的莘莘学子,在接受网络方面更是一马当先,并成為网络主力军。随着网络走进课堂、图书馆、实训场、食堂、宿舍,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与之相关,其在影响学生的观念、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相对敏感(SS)种群进行连续选育,获得亚致死(Sub)种群。处理36代后,Sub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下降到SS种群的5.2倍
[目的]对2个已获得的拟南芥突变体:二氧化碳敏感突变体(cds1)和二氧化碳不敏感突变体(cdi1)进行一些生理特性分析,寻找它们同野生型之间的差异表型。[方法]利用表皮条生物学试验方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蝗虫(Locusta migratoria)节律基因pdp(Pyruvate dehydrogenase phosphatase)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揭示蝗虫节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