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的举措。
  所谓兴趣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差异性表现,一般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一、兴趣的倾向性
  人的任何兴趣都是针对一定的事物而发生的。至于针对什么事物而发生,却因人而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巩固某些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发展,可按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一批有所专长的学生,让他们去带动一般的学生。这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发展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倾向性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社会功能价值(包括教育、健身、智力、娱乐、政治、经济等),永远地热爱体育事业,永久地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使其兴趣的倾向性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下去。
  二、兴趣的广博性
  每个人所具有的兴趣并不一定只限于一种,同一个人很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兴趣。不过,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广博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兴趣广博的学生会表现得生气勃勃,而兴趣偏狭的学生则表现得死气沉沉。不同的学生之所以会在兴趣的广博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自幼所受的教育
  不同,生活实践的范围不同。正因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广博性有所不同是来自他们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参与程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在某方面掌握了特殊的体育技能技巧,学生才会在这方面有所专长。这是一种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新型教学
  模式。
  三、兴趣的持久性
  人们对各种事物所发生的兴趣,既可能是持久不变的,也可能是变换无常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或某项体育专业的兴趣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往往有些学生对于体育的教学活动缺乏稳定的兴趣,这往往是由于他们起初就对体育学习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和深刻的认识,多为好奇心或某些暂时的功利所左右。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不了体育训练的艰苦又没有坚强的毅力,因而开始动摇或见异思迁,或喜新厌旧,更严重者认为从事体育学习或锻炼是一件倒霉的差事。如何发展或巩固其对体育的持久兴趣呢?这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同时进行兴趣的引导或开发来实现,引导将直接制
  约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明确目的、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方能发展其对体育的兴趣。
  四、兴趣的效果性
  人的任何兴趣并不一定仅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优先地发生注意的倾向,而且还可能是推动一个人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一种内在动力。这里说的推动作用,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追求和爱好,并已形成明显的效果反应。就以体育教学来说,上田径课时,学生不仅积极完成教师的规定动作练习,而且还能主动地了解田径运动史,课后反复查阅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及程序,以求不断扩充既得的知识和彻底地掌握这门课程。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中学)
  
其他文献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的长久执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又是一项政治理论性和政策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为此
从夏、秋季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出发,结合实例,提出施工方法以控制混凝士温度,防止裂缝产生。
水利工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改善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抗旱排涝能力、促进建设高产稳产的农田和优秀的城市经济开发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泵
在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背景下,干部教育专门机构与高校干部培训基地要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效应,促进专门机构与高校基地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相互交流、借鉴促进专
在地震和交通事故中常常发生人员被建筑物或车辆压盖的情况,人力可能根本无法救援,大中型设备的行动速度慢。然而,这段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研发设计了一套新型多功能救援没备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