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 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与调查。结果: 80 例患者中有 14 例发生至少 1 处压疮,占17. 5%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水肿、尿失禁与 APACHE - Ⅱ 评分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 P <0. 05) 。结论: 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急性压疮 危险因素 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09-01
压疮是在压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皮下组织、骨突部位和(或) 皮肤组织的局部损伤,多发生于骨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可能影响骨科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因疼痛和感染使病情加重而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文献报道我国压疮发病率在骨科病区为 1.4% 左右。当前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压疮的发生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难题。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本研究以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 年 2 月 ~ 2013 年 1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 80 例,其中男 56 例,女 24 例,年龄 16 ~ 80 岁,平均( 57. 83 ± 19. 73) 岁; 住院时间 1 ~ 14 d,平均为( 5. 30 ±2. 88) 天。入选标准: 入住骨科手术室时间≥24 h; 经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临床资料完整; 年龄≥16 岁。
1.2 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日期、入院诊断、个人体质等; 慢性病史、水肿、低血压、感染、发热、尿失禁、APACHE - Ⅱ评分等; 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酸碱度、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 而生命体征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双侧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压疮形成情况:
经过调查,80 例患者中有 14 例发生至少 1 处压疮,占 17. 5%。其中 8 例患者仅有 1 处压疮,6 例有 2 处及以上壓疮。在分期中,I 期 5 例,Ⅱ期 6 例,Ⅲ期3 例。
2.2 形成因素分析
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压疮是否发生进行判别分类,结果显示水肿、尿失禁与 APACHE-Ⅱ评分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 P <0. 05) 。详见表 1。
表 1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因素
3 讨论
压疮被认为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医疗差错之一,同时骨科又是压疮最高发病区之一。一旦发生压疮,就会延长患者住院日和费用,增加了预后的不确定性,也加大护理人员工作量。本组资料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有 14 例发生至少1 处压疮,占 17. 5% ,其中Ⅰ期 5 例,Ⅱ期 6 例,Ⅲ期 3 例。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这可能与老年人软组织内的弹性蛋白合成减少,抗压能力减弱有关。本组资料中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水肿、尿失禁与APACHE - Ⅱ评分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P <0. 05) 。有学者对心脏直视术后 107 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以 APACHE - Ⅱ评分系统为基础,发现评分小于14 分的患者没有发生急性压疮,而大于 19 分的患者都发生了急性压疮,同时该评估系统的灵敏度为 100%,特异度为88%。水肿是由于组织间液增多引起,主要表现为肿胀、弹性降低。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极易发生压疮。尿失禁对压疮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排泄物的作用,造成局部皮肤的潮湿,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皮肤本身对摩擦等机械性作用的防护能力也下降,从而发生压疮。在手术室的护理对策中,要根据患者活动能力,合理制定个体化的翻身计划; 鼓励其经常翻身或变换体位; 避免护士移动患者过程中发生皮肤擦伤; 若无提式床单,在协助重症患者翻身时,一定要多人配合操作; 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避免用纱布类粗纤维材料反复刺激皮肤; 每天采用温水擦浴,对失禁或腹泻患者可留置气囊导便与导尿管。总之,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 毛玉英. 改变压疮管理模式提高压疮护理质量[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6) : 50.
[2] 王 蕾. 重症监护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24) : 41.
[3] 李 英. 循证护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志,2008,8( 5) : 1117.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急性压疮 危险因素 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09-01
压疮是在压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皮下组织、骨突部位和(或) 皮肤组织的局部损伤,多发生于骨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可能影响骨科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因疼痛和感染使病情加重而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文献报道我国压疮发病率在骨科病区为 1.4% 左右。当前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压疮的发生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难题。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本研究以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 年 2 月 ~ 2013 年 1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 80 例,其中男 56 例,女 24 例,年龄 16 ~ 80 岁,平均( 57. 83 ± 19. 73) 岁; 住院时间 1 ~ 14 d,平均为( 5. 30 ±2. 88) 天。入选标准: 入住骨科手术室时间≥24 h; 经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临床资料完整; 年龄≥16 岁。
1.2 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日期、入院诊断、个人体质等; 慢性病史、水肿、低血压、感染、发热、尿失禁、APACHE - Ⅱ评分等; 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酸碱度、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 而生命体征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双侧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压疮形成情况:
经过调查,80 例患者中有 14 例发生至少 1 处压疮,占 17. 5%。其中 8 例患者仅有 1 处压疮,6 例有 2 处及以上壓疮。在分期中,I 期 5 例,Ⅱ期 6 例,Ⅲ期3 例。
2.2 形成因素分析
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压疮是否发生进行判别分类,结果显示水肿、尿失禁与 APACHE-Ⅱ评分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 P <0. 05) 。详见表 1。
表 1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因素
3 讨论
压疮被认为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医疗差错之一,同时骨科又是压疮最高发病区之一。一旦发生压疮,就会延长患者住院日和费用,增加了预后的不确定性,也加大护理人员工作量。本组资料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有 14 例发生至少1 处压疮,占 17. 5% ,其中Ⅰ期 5 例,Ⅱ期 6 例,Ⅲ期 3 例。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这可能与老年人软组织内的弹性蛋白合成减少,抗压能力减弱有关。本组资料中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水肿、尿失禁与APACHE - Ⅱ评分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P <0. 05) 。有学者对心脏直视术后 107 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以 APACHE - Ⅱ评分系统为基础,发现评分小于14 分的患者没有发生急性压疮,而大于 19 分的患者都发生了急性压疮,同时该评估系统的灵敏度为 100%,特异度为88%。水肿是由于组织间液增多引起,主要表现为肿胀、弹性降低。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极易发生压疮。尿失禁对压疮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排泄物的作用,造成局部皮肤的潮湿,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皮肤本身对摩擦等机械性作用的防护能力也下降,从而发生压疮。在手术室的护理对策中,要根据患者活动能力,合理制定个体化的翻身计划; 鼓励其经常翻身或变换体位; 避免护士移动患者过程中发生皮肤擦伤; 若无提式床单,在协助重症患者翻身时,一定要多人配合操作; 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避免用纱布类粗纤维材料反复刺激皮肤; 每天采用温水擦浴,对失禁或腹泻患者可留置气囊导便与导尿管。总之,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 毛玉英. 改变压疮管理模式提高压疮护理质量[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6) : 50.
[2] 王 蕾. 重症监护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24) : 41.
[3] 李 英. 循证护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志,2008,8( 5) :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