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扶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方向从一开始的“输血式扶贫”向“开发式与输血式”并重转变,帮助农村贫困户切实提升创收能力。而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部分一定是扶贫的重点。政府如何充分利用扶贫资源,全面激发贫困户自身的价值潜能应予以重点关注。根据政府扶贫能力建设理论,研究X县农村农业产业扶贫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展开回归分析;通过对其产业扶贫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以期为县级政府产业扶贫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农村产业扶贫;县级政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1-0017-02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产业扶贫是国家战略,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而政府能力建设水平高低关乎产业扶贫最终取得的成效,政府产业扶贫自身能力建设有哪些因素影响其脱贫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尽管已有很多学者对于贫困农村产业扶贫进行了研究,但是多局限于模式的选择、问题与路径优化、内生动力的激发等方面,对于产业扶贫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且大多采用定性研究,进行主观分析。本文将从政府扶贫能力建设角度,运用二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其对于农村产业扶贫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设定
  由于本文所选择的因变量“产业扶贫是否使您家庭收入显著提高”属于典型的二分类变量,因此可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量化分析产业扶贫效果的影响因素。该模型的基本公式为:Ln(P/(1-P))=αj+βiXi+βkXk。其中,P表示农村贫困户参加产业扶贫项目家庭收入提高的概率,Xi与Xk表示各类影响因素,αj与βi分别代表截距参数和回归系数,用以解释自变量通过哪种方向对产业扶贫效果产生影响及影响的具体程度。通过公式运算可得到,贫困户参加产业扶贫项目后收入显著提高相较于收入未显著提高的发生比率。
  二、分析维度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农户及村委会成员的访谈,从政府扶贫能力建设角度最终确定政府扶贫项目与资源的管理能力、扶贫信息沟通能力、政府内部管理能力这三维度来研究X县产业扶贫成效的影响因素。扶贫项目与资源的管理能力中选取政府是否提供免费或优惠的生产资料(包括种苗、种畜、化肥、农用机械等)、政府是否提供产业发展现金补助、政府提供的小额扶贫贷款数额、政府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入村指导的次数、技能培训是否具有实效性、政府是否提供多个销售渠道这六个因素为自变量。小额扶贫贷款数额取值定义为实测值(单位为万元),政府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入村指导的次数取值定义为实测值(单位为次),其余五个因素均进行编码,是=1;否=0。扶贫信息沟通能力中选取政策宣传是否到位、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用途是否公开两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对其进行编码:是=1;否=0。内部管理能力选取驻村帮扶干部受教育程度、是否具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是否尽职尽责这三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对其受教育程度进行编码: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及中专=3;大专及本科=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5。对是否具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这一因素进行编码,是=1;否=0。对履行职责程度进行编码:非常不负责=1;不负责=2;一般=3;比较负责=4;非常负责=5。
  三、模型统计结果及解释
  本文使用SPSS20.0展开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得到相应结果。在回归结果中,B为偏回归系数,若为正值意味着自变量能够体现出对因变量的正向影响;反之则表现为负向影响。SE表示标准误,表示实际值与其估计值之间相对偏离程度的指标。Sig为概率值,用于判断自变量的显著性。
  由回归结果可知:
  第一,政府扶贫项目与资源管理能力中,政府是否提供免费或优惠的生产资料、政府是否提供产业发展现金补助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之间并未存在显著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二者的Sig值均小于0.05。假设1a是基于政府提供的物质资本后,可以有效帮助建档立卡户减少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其收到得到显著增加,而回归结果与之相悖,因此,假设1a并不成立。假设1b是基于政府提供产业发展现金补助这一金融资本后,可以增加农户在产业方面的投入,使其收入得到显著增加,而回归结果与之相悖。因此,假设1b并不成立。
  提供的小额扶贫信贷数额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政府提供的小额扶贫贷款数额对应的B值为0.751,OR值为2.119,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1c成立。建档立卡户的小额扶贫贷款专款专用,是用来支持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资本投入在整个农业生产链中贯穿始终,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传统资源要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户的收益情况。所以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政府提供的贷款数额越多,其通过产业扶贫实现收入显著增加的比例越高。
  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入村指导的次数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政府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入村指导的次数对應的回归系数为0.826,OR值为2.283,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1d成立。技能培训是否具有实效性与产业扶贫项目成效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技能培训是否具有实效性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651,OR值为5.210,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1e成立。建档立卡户是否脱贫与其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息息相关,这些关系到贫困户的生产观念,进而影响其所做出的生产经营决策、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效果。
  是否提供多个农产品销售渠道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政府是否提供多个销售渠道对应的回归系数为2.358,OR值为10.568,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1f成立。这一结果也契合了调研的实际情况,政府联合合作社及龙头企业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助农增收效果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表明政府要支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   第二,农村产业扶贫信息沟通能力中,政策宣传是否到位、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用途是否公开这两个变量的Sig值均大于0.05。所以,二者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之间并未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第三,政府内部管理能力中,驻村帮扶干部受教育程度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驻村帮扶干部受教育程度对应的回归系数为2.685,OR值为14.657,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3a成立。驻村帮扶干部是否具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与产业扶贫项目效果呈正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驻村帮扶干部是否具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632,OR值为5.114,统计结果在95%的水平上显著,故假设3b成立。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能力建设的核心是选拔高素质人才队伍与提高扶贫干部的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驻村帮扶干部在工作中需要结合自身资源、智力等优势,推动贫困村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推广;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利用职业教育、农技培训等培养有经营意识与能力、有职业技能的新农民,增强其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主导权,这都要求帮扶干部有较强的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
  四、结论与讨论
  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政府农村产业扶贫项目与资源管理能力及政府内部管理能力与产业扶贫效果呈现正相关关系。县政府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的项目与资源管理能力具体体现在为农村建档立卡户提供物质、金融、技术、销售渠道这四个方面。政府提供的小额扶贫贷款数额、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入村指导的次数、农业技能培训是否具有实效性、政府是否提供多个农产品销售渠道对产业扶贫的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完善小额信贷的扶贫机制,可以有效缓解贫困户因资金缺乏而不能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技能培训的次数及有效性关系到是否可以对先进理念及技术学以致用,政府需优化创新农业技术培新方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多渠道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可以解决农户“生产容易销售难”的困境,政府应利用政策倾斜,改善投资环境,实行“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新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政府内部管理能力主要体现了政府的工作效率,驻村帮扶人员的学历水平及是否具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对产业扶贫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政府扶贫工作人员与农户进行直接交流,所以其履行职责的能力直接影响建档立卡户对政府效率的评价。驻村扶贫队员既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又是扶贫政策的宣传员,政府要不断完善驻村帮扶责任人的素质水平建设,使其熟村情、察民情、解民忧,发挥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卓,胡梦珠.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效果——兼析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9):124-130.
  [2]  修兴高.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福建省产业扶贫模式典型案例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88-194.
  [3]  李国青.中國政府能力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4]  周常春,张秀云,张泽辰.扶贫参与主体能力建设对产业扶贫的影响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3-58.
  [5]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3):66-73.
  [6]  肖剑忠,吴爽.贫困难题如何解:习近平的智慧[J].治理研究,2018,(12):1-6.
其他文献
摘 要:毕业实习是高校毕业生的必修课,社会工作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毕业实习尤为重要。学生们在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习后,由于受所在社工机构实习环境的影响,他们逐渐开始对社会工作专业感兴趣。原本有部分同学不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实习尝试接触社工服务项目、案主,他们慢慢变得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从而建立了崭新的专业认同感。  关键词:社工专业;毕业实习;
期刊
摘 要: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的大量支持,现金流是其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房住不炒”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落实,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走高、筹资渠道变窄,资金投入和回收时间不匹配,因此通过高效、科学的手段对房地产项目的现金流进行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H公司现金流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房地产行业其他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996”,指的是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中午或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時制度。不难发现,当下中国类似于“996”的严苛工时制度广泛存在于各领域,这明显不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八章有关工作日的相关界定。目前各界对于“996”褒贬不一。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996”所产生的生产力发展背景以及“996”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出现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市场中衍生出诸多新生行业,其中就包括外卖骑手行业,其行业发展与该行业的运作模式及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针对该行业的研究多为企业劳动关系与薪酬管理方面的,针对外卖行业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视角,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检索等方法,通过外卖组织本身、管理关系、工作回报等六个维度探讨了外卖骑手的员工满意度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世界经济,也影响了高考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倾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是全球外贸的不景气也影响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对外贸易的企稳回升。基于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要融入思政元素,也要考虑新文科专业建设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生命共同体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乡村生态振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以宿迁市耿车镇从“耿车模式”到“耿车转型”为例,分析了乡村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对如何实现“生命共同体”理念
期刊
摘 要:小米公司2013年开启生态链计划,采用非控股投资模式,赋能其供应链、品牌、渠道及用户等资源给生态链企业,构建了涉及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电商与新零售以及产业投资等业务的智能生态链商业生态模式。商业生态模式以共生、共赢的理念成为企业的选择趋势,而商业生态模式构建过程中成员企业的价值观念、产品关联性、共赢机制设计及用户思维等值得相关企业关注。  关键词:商业生态模式;企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随之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数量不断增加,审计失败的案例也在不断攀升。审计失败原因主要包含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过失和审计过错。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注册会计师主观因素和审计环境等客观因素两部分。目前,在法律诉讼中,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判罚备受争议,主要争议点围绕如何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类型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在案件中应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深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已悄然改变,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成为适应形势发展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成为回应时代期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因此,以医学院校不同专业背景专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职业能力,分析其职业现状,以期帮助医学院校专职辅导员增强职业认同,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能力,完善发展路线,实现核心价值
期刊
摘 要:新审计报告准则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以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为核心,相较于传统审计报告,从模式、内容到信息含量都有了很多改进。但在房地产行业里由于关键审计事项实施准则时间较短,且使用较少,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空间。因此,针对房地产行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数量、事项、格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以利于完善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程序,提高审计报告的使用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