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30例

来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采用浮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患者病例资料,男6例,女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3.52±5.54)岁.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浮针治疗术后残余疼痛,根据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指数(ODI)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VAS评分:治疗前(4.63±0.93)分,治疗后(1.75±0.8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ODI指数:治疗前(65.67±7.96)分,治疗后(27.67±8.4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功能改善程度显著提升.结论:浮针治疗能显著改善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腰背痛症状,为治疗PVP术后残余疼痛提供了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下上关节突成形、侧隐窝上部分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行出口、行走神经根减压治疗.采用VAS、ODI评分及改良MacNab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21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56.5±8.6)min.术后患者下肢根性疼痛、根性损害表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VAS评分术前为(7.36±1.28)分,术后3个月为(3.25±1.22)分,术后6个月为(1.25±0.33)分,术后
目的: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程度与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招募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100例骨质疏松性疼痛的患者,年龄范围在45~75岁,平均(65.78±6.98)岁,采集基本情况、疼痛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S)、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表(RDQ量表)、骨密度及骨代谢,以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VAS评分及腰痛功能(RDQ评分)分别与骨密度、骨代谢及HADS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症中重度疼痛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800,P<0.01),腰部
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联合补片技术在不同部位关节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肿瘤型关节置换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行肿瘤扩大切除及人工假体置换并联合应用人工补片进行重建.12例患者入选,随访时间3~28个月.分析各部位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肢体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等.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总分30分)评估术后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
目的:观察丁红散配合隔姜灸治疗拇指屈指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为丁红散配合隔姜灸治疗,每次灸3壮,以局部潮红为度,1次/d,共治疗10次.对照组为隔姜灸治疗,每次灸3壮,以局部潮红为度,1次/d,共治疗10次.治疗1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示两组治疗后疼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完全性锁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30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钳夹端提回旋手法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8个月.结果:30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其中27例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中出血约10~15 mL,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45 min.术后切口均无感染,骨折最快术后4周愈合,最慢术后10周愈合,平均7周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断针、退针、弯针和骨折再移位发生,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
目的:运用调脊手法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疗法治疗轻中度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有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进行调脊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持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后1个月随访1次.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随访期患者的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均有明显的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患者总有效率为90%.结论:调脊手法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可缓解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腰背痛及下肢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类等长重建术后骨道的位置及其直径变化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关节镜下单束类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43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X线片检查,并测量胫骨和股骨骨道位置.术后12个月随访时给予X线片检查,并测量胫骨和股骨骨道位置和直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X线片上骨道直径的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道扩大组与非扩大组,两组间骨道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组在矢状位上胫骨骨道位置为34.56%±2.16%,冠状位上胫骨骨道位置为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的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4~63岁,平均(46.31±7.47)岁.骨折部位:尺骨8例,肱骨6例,胫骨12例,股骨2例,均为单侧骨折.钢板螺钉固定15例,髓内针固定9例,外固定架固定4例.病程8~15个月,平均(8.49±1.37)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
目的:研究中药益气活血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患者慢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因慢性伤口接受益气活血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慢性伤口清创及抗感染处理后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术及口服益气活血汤治疗,2周后观察分析患者创面肉芽生长、伤口愈合情况,最终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后,患者创面肉芽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胶囊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余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KP术后残余性腰背痛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在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组加服藤黄健骨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评分、腰椎JOA评分、血清疼痛物质(SP、NGF、NPY)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ODI评分,血清SP、NGF、NPY水平明显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