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樱花为原料制备新型生物质炭,应用其吸附含Cr(Ⅵ)的模拟废水,用单因素静态实验对影响吸附的5个主要因素(吸附剂投加量、pH值、Cr(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进行分析,并结合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以及特性表征,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 表明,樱花生物炭含有较多中孔,表面官能团如酮基、羧基和C=C能作为电子供体将Cr(Ⅵ)还原为Cr(Ⅲ);樱花生物炭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樱花炭投加量为1g/L,pH=2,Cr(Ⅵ)浓度为50 mg/L,吸附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吸附量为49.52 mg/g;拟合系数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反映樱花炭的吸附过程,说明以化学吸附为主;樱花炭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说明其是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49.78 mg/g;可见,樱花炭在吸附Cr(Ⅵ)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以尿素为氮源、TiO2为钛源,引入还原氧化石墨烯,采用超声合成法制备了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g-C3 N4-RGO-TiO2)三元异质Z型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还原低浓度含铀水溶液.结果 表明,当pH=6,催化剂浓度为0.2 g/L,光照强度为600 W时,铀的光催化还原率最高达到99%.U(Ⅵ)被还原为U(Ⅳ),除了光生电子(e-)的还原作用外,还原基团CO2·也参与U(Ⅵ)的还原.
对以纳米二氧化钛为反射隔热层,纳米二氧化硅/碳纳米管为辐射的隔热层,氟碳树脂为基体的双层复合隔热涂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涂层配方,探究了填料配比对隔热、反射率、半球辐射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25%二氧化钛为反射顶层,6%纳米二氧化硅和0.6%碳纳米管为辐射底层可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温差为22.1℃,此时太阳反射率为83.09%,近红外反射率为78.01%,半球发射率为0.93.不同类型隔热填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将其复配使用,可赋予涂层更加优异的隔热效果.
以硫脲、甲醛与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四氢-5-(2-羟基乙基)-1,3,5-三嗪-2(1H)-硫酮(THTT),与磷酸二氢锌和PBTCA复配,得到抗氧缓蚀剂THTT-3,使用静态挂片法,研究THTT和THTT-3的缓蚀性能.结果 表明,50℃下,THTT和THTT-3浓度为100 mg/L时,Q235A钢在腐蚀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381 mm/a与0.0201 mm/a,说明THTT与磷酸二氢锌、PBTCA有良好的缓蚀协同效果.THTT-3的电化学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为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