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源自课文内容,又是学生校园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只是观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个性风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针对课文中的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
2 在互动交流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正确、大方、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他人的支持。学习怎样真诚地、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3 树立为集体服务、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揭示话题
1 回顾课文。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我选我》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它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
2 播放录像(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用教师叙述代替)。播放“王宁”的动漫头像,配上语言:“唉,别提了,这几天我心里烦得很。上次班里选劳动委员,我自己选自己,结果呢,有的同学鼓励我、支持我,有的同学笑话我,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听说你们班的同学特别热心帮助人,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选我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3 出示课题:我的想法(板书)。
[设计意图:本次的口语交际话题是从本组课文《我选我》中引申出来的,所以,教学伊始,就要从课文内容入手。考虑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本环节设计了播放录像的形式,增强新颖性和亲切感,营造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
二、小组练说,做好热身
1 导言:看大家的样子,肯定是想帮王宁的这个忙。好,先想想你的想法是什么,意见相同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再参加“实话实说”节目现场,看谁说的理由充分,能让人接受。
2 分组。全班分成支持队和反对队,考虑到人多,每队再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确保人人都有说的机会。还要提醒学生,要说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最好能把理由归纳成几个小点,这样说起话来就井井有条了。
3 练习。在组长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环节以热身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里互说、互助,既让学生无拘无柬地交流,又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全面性。]
三、角色体验,实话实说
1 教师主持:小朋友们,我是“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阿忆,欢迎大家来到“实话实说”节目现场。在还没有开说之前,先宣布一下现场规则:说的同学要声音响亮,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清楚,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听的同学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插话,更不能有不礼貌的语言和举动。最后请现场嘉宾进行评点。下面请出现场嘉宾、双方队员(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今天的“实话实说”活动现在开始!
2 双方陈述。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同学的观点,并陈述理由,同一观点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补充,教师适时进行指导。之后,现场嘉宾从观点陈述、语言表达、仪态姿势等方面加以评价。
3 现场采访。过渡:从刚才的发言来看,支持队和反对队都有自己的理由。这实际上也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教师走上“街头”,深入“社区”,进入“厂矿”,走进“家庭”,采访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均由现场同学扮演),听听他们的观点,尽可能地让更多同学参与交际。交流时,指导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说。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即时性的交际情境是实现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低年级教学尤为如此。“实话实说”的情境模拟、嘉宾评点的环节设置、现场采访的操作运用,都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场景中,进而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并在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风采。同时,这些形式的采用,也力求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
四、竞选“演说”,展示自我
1 联系实际,引发思考。播放班委竞选录像片断,让学生进入竞选现场,感受当时的热烈场面。之后,提出问题:如果改选班委,你会不会选自己?为什么?同桌先交流一下,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做好准备。好,愿意参加的同学真不少,下面,先进行演讲前的练习。愿意参加的同学想想自己准备竞选哪个职务,为什么要竞选,说给同桌听。不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当竞选同学的亲友团,听听他说得怎么样,也帮他出出主意。
3 模拟竞选,现场“演说”。指名学生上台“演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谁的理由最充分,谁说得最好。然后,各组派代表以投黄球(失败)和红球(成功)的方式,选出最佳“演说家”、最佳思路奖,并给获奖者颁奖。
4 模拟游戏,真情劝慰。请同学们对获奖者和没有获奖者说几句话。小组议一议:对获得最佳者该怎么说;对没有获奖者,又该说些什么。再指名上台进行现场交际。
[设计意图:从议课文中的人物行为,到谈学生自己,是教材安排的匠心所在。为此,在明白了如何发表自己看法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会不会像王宁那样做,这又是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之后,再次创设“竞选演说”、“评选最佳”等教学情境,又为学生的个性表达、乐于表达提供了平台。如此一环扣一环,保证了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扩展延伸,巩固提高
1 让学生回家后,问问家长王宁的做法好不好,交流看法。
2 向爸爸妈妈或其他小伙伴说说这堂课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要经过“历练”才能形成的。所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教学的必然延伸,也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拓宽了空间。]
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源自课文内容,又是学生校园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只是观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个性风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能针对课文中的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
2 在互动交流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正确、大方、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他人的支持。学习怎样真诚地、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3 树立为集体服务、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揭示话题
1 回顾课文。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我选我》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它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
2 播放录像(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用教师叙述代替)。播放“王宁”的动漫头像,配上语言:“唉,别提了,这几天我心里烦得很。上次班里选劳动委员,我自己选自己,结果呢,有的同学鼓励我、支持我,有的同学笑话我,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听说你们班的同学特别热心帮助人,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选我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3 出示课题:我的想法(板书)。
[设计意图:本次的口语交际话题是从本组课文《我选我》中引申出来的,所以,教学伊始,就要从课文内容入手。考虑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本环节设计了播放录像的形式,增强新颖性和亲切感,营造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
二、小组练说,做好热身
1 导言:看大家的样子,肯定是想帮王宁的这个忙。好,先想想你的想法是什么,意见相同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再参加“实话实说”节目现场,看谁说的理由充分,能让人接受。
2 分组。全班分成支持队和反对队,考虑到人多,每队再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确保人人都有说的机会。还要提醒学生,要说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最好能把理由归纳成几个小点,这样说起话来就井井有条了。
3 练习。在组长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环节以热身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里互说、互助,既让学生无拘无柬地交流,又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全面性。]
三、角色体验,实话实说
1 教师主持:小朋友们,我是“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阿忆,欢迎大家来到“实话实说”节目现场。在还没有开说之前,先宣布一下现场规则:说的同学要声音响亮,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清楚,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听的同学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插话,更不能有不礼貌的语言和举动。最后请现场嘉宾进行评点。下面请出现场嘉宾、双方队员(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今天的“实话实说”活动现在开始!
2 双方陈述。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同学的观点,并陈述理由,同一观点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补充,教师适时进行指导。之后,现场嘉宾从观点陈述、语言表达、仪态姿势等方面加以评价。
3 现场采访。过渡:从刚才的发言来看,支持队和反对队都有自己的理由。这实际上也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教师走上“街头”,深入“社区”,进入“厂矿”,走进“家庭”,采访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均由现场同学扮演),听听他们的观点,尽可能地让更多同学参与交际。交流时,指导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说。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即时性的交际情境是实现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低年级教学尤为如此。“实话实说”的情境模拟、嘉宾评点的环节设置、现场采访的操作运用,都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场景中,进而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并在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风采。同时,这些形式的采用,也力求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
四、竞选“演说”,展示自我
1 联系实际,引发思考。播放班委竞选录像片断,让学生进入竞选现场,感受当时的热烈场面。之后,提出问题:如果改选班委,你会不会选自己?为什么?同桌先交流一下,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做好准备。好,愿意参加的同学真不少,下面,先进行演讲前的练习。愿意参加的同学想想自己准备竞选哪个职务,为什么要竞选,说给同桌听。不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当竞选同学的亲友团,听听他说得怎么样,也帮他出出主意。
3 模拟竞选,现场“演说”。指名学生上台“演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谁的理由最充分,谁说得最好。然后,各组派代表以投黄球(失败)和红球(成功)的方式,选出最佳“演说家”、最佳思路奖,并给获奖者颁奖。
4 模拟游戏,真情劝慰。请同学们对获奖者和没有获奖者说几句话。小组议一议:对获得最佳者该怎么说;对没有获奖者,又该说些什么。再指名上台进行现场交际。
[设计意图:从议课文中的人物行为,到谈学生自己,是教材安排的匠心所在。为此,在明白了如何发表自己看法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会不会像王宁那样做,这又是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之后,再次创设“竞选演说”、“评选最佳”等教学情境,又为学生的个性表达、乐于表达提供了平台。如此一环扣一环,保证了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扩展延伸,巩固提高
1 让学生回家后,问问家长王宁的做法好不好,交流看法。
2 向爸爸妈妈或其他小伙伴说说这堂课的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要经过“历练”才能形成的。所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教学的必然延伸,也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拓宽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