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物理意识。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该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物理新课程主要理念之一便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唯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本质功能。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并不意味着课程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课程与生活中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对课程庸俗化的片面认识,课程的回归是课程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构建,是给课程以更深广的内涵,而要经过适当的加工和提炼,赋予其特定的意义。每位教师要注意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学有所用,提高教学效率。
  一、物理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提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有意识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物理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物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把具有知识性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知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球来替代教师的演示实验,具体做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书本大小的玻璃板,板上放十个玻璃球,用勺一个一个把球盛到碗里(滚出玻璃板的球不能再盛),看谁在15秒内盛得多,然后再来讨论获胜的秘诀。再如,在讲述自感现象时,我们拆下了五十多个废日光灯管的镇流器,让每个学生感受自感电流,具体做法如下:用两手捏住镇流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于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突然与干电池脱离(注意手与镇流器的两接线柱始终不脱离)。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使演示实验成为随堂实验成为可能,因为仪器简易随处可见,就算买也价格便宜,容易办到,而且学生感兴趣,并在心理上消除了对学物理的恐惧。
  二、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说明物理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物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把这些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物理知识的体验,物理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
  三、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将物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
  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课外实践活动是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自己是整个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其参与性和主动学习意识要强。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可适当给学生布置实践类的课后作业,如在学习重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月球上的宇航员的活动和地球上人的活动,比较差异并进行解释等。通过类似的实践调研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强化了其积极愉悦的体验感悟,久而久之,学生自觉运用物理知识于生活实践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和增强。物理实验也是学生课外实践的重点。物理实验就成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最佳途径。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牢固掌握物理理论知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或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带进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当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元素,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与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物理课堂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用自体带血管束髂骨移植加庆大霉素缓释剂治疗Ⅲ度开放性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Ⅲ度开放性骨折骨缺损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自体带血管束髂骨移植术治疗.实验
【摘要】“合作性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率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 团队精神 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一个综合开放的体系,涉及到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个领域。合作性学习的内容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两者在内容上的同质性为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某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了摆脱体育教学困境的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 困境 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某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原因是什么呢?  一、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学校领导不重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学幽默作为一门教学艺术,适当合理的运用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而且能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实现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提出构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以此为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提升学生能力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材料。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之一。  一、多元智能
塔式起重机是我们建筑机械的关键设备,本机性能先进,结构合理,操作使用安全可靠。其主要特点是起重高度大,工作幅度宽。通过对塔机的设计计算我对塔式起重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随着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在中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语言性质的学科在其教学中,说和写就显得尤为关键。在英语教学模式中,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将朗读和练习相结合,让学生们逐渐养成在一种英语语言环境下不断地练习和说话,在英语语境中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学习能力。本文就以说和写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来探讨朗读和练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针对这两个方面探析对加强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英语这门学科存在于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已是普遍的现象。由于传统教学的阶段层面以及教学的内容,跟现在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导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的领域中,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跟发展。使得教学模式增添了趣味性,更多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应用         在当今的社会时代下,发展最快和应用的范围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