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不溺?严而不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说明严格教育已成共识。其中对于教育行为也做出了规范。对此我深有感触。
  作为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工作者,要爱而不溺,严而不苛。教育的精义是爱。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但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子女,而是一种对祖国、对民族未来的爱。这就需要教师怀着对教育、对学生、对国家民族真挚而深沉的爱与责任来进行。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爱”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点。
  第一,爱学生,就要关注与关怀爱学生。
  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儿上。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关心与关怀,要有春雨润物般的细致。关怀学生是师爱的起点,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第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积极上进的动力,单它极其脆弱,经不起任何粗暴和冷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有懵懂与莽撞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有宽容的胸怀,善意的接纳,切忌草率与粗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陶行知对教师的良言忠告。
  第三,爱学生,就要给予理性的指导与积极的影响。
  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给予学生理性的指导、教诲和积极的影响,多一些循循善诱,多一点以理服人。“教师只有与学生在亲密和友善的接触中,以理性影响理性,以道德影响道德,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意志影响意志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这种爱尤为宝贵。
  第四,爱学生,就要给有问题的学生以正面而有益的帮助和影响。
  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有天赋,有个性。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广的胸襟,也要有足够的办法,要拿出真诚与热情,去帮助与影响他们,而不是嘲讽、讥笑、训斥甚至谩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做到关心和了解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赏识和宽容他们。教师也只有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修筑沟通心灵的桥梁。“亲其师信其道。”
  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有度,要爱而不溺。不能失去原则,不能一味纵容,不能对学生的错误或者不良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纠正。相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教育,大胆管理,要严格要求。“爱”与“严”要双管齐下,双翼并举。
  铸造宝剑时,有一道工序叫“淬砺”,就是要淬火磨砺,使宝剑更坚利。育人与管理也是如此。
  汉朝名将李广与程不识治军风格迥异。“(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简单来说,李广治军简易,程不识治军严谨,风格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李广在局部战争或小分队突击战上多有获胜,可一旦遇到大战、硬战、集团作战时,就很少获胜,而程不识则大战小战很少失败。所以“李广难封”不能怪汉武帝,只能从李广自身找原因了。
  治军如此,班级管理工作亦如此,德育工作亦如此。“严”是必要的。可现实情况是有很多教师不“严”。有的认为不必要“严”,有的怕“严”,有的认为社会环境不让“严”。现在的学生一直是在“爱”的温室中长大的,养成了娇惯、散漫、任性、放纵、唯我独尊等毛病。很多家长对这些问题听之任之。如果学校德育工作对这些问题也不管不问,那我们的教育至少是有缺陷或者是失败的。这就是没有很好地“立德树人”了。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严重,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耐挫能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或工作环境。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家庭教育是不是有缺失,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缺失。
  应该让学生走出“温室”,接受大自然的风雨,从而培养抗挫能力、坚强的意志品格与责任感。这就需要在德育工作中敢于对行为失范、违规违纪、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因而“严格管理”是德育必不可少的原则。
  首先,要严谨“治班”,风清气正。
  班风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集体风气,反映了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体现班级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对班级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风气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班风建设除了班级文化建设外,还需要班主任着力抓好常规建设。行为规范是常规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明的纪律、整洁的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的凝聚力等,需要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规范。此时“求同”大于“存异”,要步调一致。这必然要从严治班。
  其次,要严谨“治学”,高标准,严要求。
  严,不降低标准。严,保证质量。严,确保作风。清华大学自建校起,即坚持严谨严格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程、科目、毕业要求等有着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如早期《清华学堂章程》规定:高等科学生每学期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五者为不及格,应于假期内自行补习,俟下学期开学时复考一次,若仍不及格,即行降班。至有两科以上不及格者,即行降班,不得复考。两次降班者出堂。有一年,1500名学生被开除的有301名,退学者135名,肄业者383名。
  严谨治学,要求课堂纪律好,考试作风好,学习环节落实好。学生学习自觉,积极向上,养成一丝不苟、井然有序、务实认真的学习品质。这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三,要严抓纪律,制度建设要严。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严纪律,守规矩,抓规范,促养成。德育工作首先要抓好养成教育,规范教育。这就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章制度,除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有校纪校规、班纪班规。首先要学习落实校纪校规,并以此制定班纪班规。要让每一个学生理解这些规章制度。然后,要严格落实。执行要严是关键,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除了班干部认真执行,还要发动班级中每一个成员认真执行,班主任要全程监督,执行有力不落空。要利用班会等活动进行反馈,公布情况。
  “严格管理,严格教育”还包括许多方面的工作,这要求班主任抓好、抓实、抓严。“严师出高徒”,管理出质量。当然,要“严而不苛”,不能操之过急,操之过厉,要严中有爱,严中有人,严中有度。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说明严格教育已成共识,当然也对于教育行为做出了规范。
  “爱”是甘雨露,“严”是炼钢炉。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相辅,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2019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给教育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先立德,要有大爱之心。以德化德,以爱育爱,方能立德树人。同时,教师对学生也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方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彭文玲,女,1073年生,湖南株洲人,大學学历,中教一级)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祖国、对教育、对学生真诚的爱,来源于教师诗意的解读与精湛的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诗意语文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统一。  关键词:底蕴 诗意 栖居  荷尔德林这样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语文教学活动同样充满劳绩,那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是否也能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工作应该积极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其中,语文教学作为中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理应严格按照新课改教学原则以及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加强兴趣教学的力度。本文即对中职语文兴趣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28  阅读和表达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归属,也是一组互为反哺的学习关系。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讲道:“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应让小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这符合“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使小学学生得到更好的人生发展和人格完善。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传统思想
摘 要:近年来,随着德育教育在初中的广泛推行,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原则,肩负起班级管理的重任,不断加强沟通与管理水平,强化对学生德行与素养的引导,借助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培育,实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步发展,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  一、以人为本开展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的广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学生常常被动地学习,对老师有依赖性。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主动性 提高方式  作为教师,我们应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并不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和梳理知识的能力。本文
摘 要:做人,是最基本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将“生命”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化认知世界、探索生命的源头,因此,从小学语文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生命教育这项课题至关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命教育 现状 策略  日前,疫情期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首次将生命教育作为公开
一、课前准备  课标解读:新课标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还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写作能力、表达技巧更好地融合。首先,利用PPT创设情境,由汉字的演变联系中华文化的传承,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字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如何优化现有的语文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是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读写训练,对于学生听说方面的训练则缺乏应有的关注。由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木桶效应”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此,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日益多元,学校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要学生在当前节奏极快的时代背景下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得有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系统,不仅需要在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培训力度,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培育水平,促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能产生和传达正面的社会效益,避免发生损害社会利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