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思维自由地飞翔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熟悉或已经认识到的问题,从新角度、新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是一种摆脱习惯定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它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挖掘教材,激活创新火花
  小学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创新精神的物:万里长城、兵马俑、水上飞机。有创新精神的事: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横切苹果见五角星。有创新精神的人:发现宇宙黑洞的霍金,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斯帕拉杰,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詹天佑。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另外,教材的凝练空白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价值。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依托教材平台,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捕捉瞬间灵感,激活创新火花。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启发学生思考:“你自己还能想出更好的开凿方法和线路吗?”学生各抒己见,在想象中创新思维相互碰撞。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我根据课文中的对话:“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让学生想象30年后两人相见的场景。这些过程无不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二、口语复述,唤醒创新意识
  学习课文后进行口语复述,不是“照本宣科”的“复制”,而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有创意的扩展、补充和延续,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巨轮沉没时》为题,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口语复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诺曼底”号巨轮沉没时的混乱场面以及哈尔威船长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学生在复述时、紧密结合课文内容,更多的是增加了富有个性的创新内容,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拓展,创新意识在口语复述中被唤醒。
  三、角色表演,催生创新萌芽
  角色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本语言的灵活运用,还能在课文的凝练、省略、空白处展开想象,在创新性表演中培养创新思维。如:《蚂蚁和蝈蝈》《小鹰学飞》《狼和小羊》《三袋麦子》等课文富有童趣,可以进行简单的课堂角色表演。而《负荆请罪》《公仪休拒收礼物》《狐假虎威》《半截蜡烛》等课文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个性鲜明,适合编演课本剧,进行舞台表演。学生在忘情表演中催生创新萌芽。
  四、想象作文,挥舞创新翅膀
  想象作文是以丰富的想象为特征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因此,注重想象作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奇思幻想作文
  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是人们预见未来现象中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天性是富于幻想,因此,我在教学时,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想象的闸门,在幻想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比如:学习了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后,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未来的海底世界》;学习了《三打白骨精》一文后,完成想象作文《孙悟空褪去金箍后》。还提供幻想命题作文让学生练写:《30年后的我》《我和外星人有约》《假如我会克隆》。
  2.故事延续作文
  故事延续作文是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在合理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延续写下去。比如:学习课文《爱之链》后,我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学习《牛郎织女》一文后,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通过此训练,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3.情境联想作文
  我经常通过图文映示、词语出示等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境,展开联想去构思写作。比如: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所画图形进行想象,可以添画几笔,构成画面,完成作文,学生奇思妙想,写出了一篇篇佳作。又如:提供几个词语(秘密—寒风—骑车—老人—犹豫—笑容),让学生按词语编写故事,学生凭借词语扩散思维,逐渐形成词群、篇章,学生在构思联想中,使创新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仁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外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外聘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外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高校外聘教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结合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外聘教师管理的实际,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外聘教师 高校教育 教学管理    外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着越来越
[摘 要]小学体育“新常态课堂”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运动实际,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创新,对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引导、教学训练形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新常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6-0056-
我看过这样一则记载:说苏东坡在翰林院的时候,有一个募友善于唱歌。一次,苏东坡问他:“我的词比柳永怎样?”这位幕友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位幕友的意思是:柳词和苏词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柳词婉约,苏词豪放。从现代美学的观点看,柳词善于表现秀美,苏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观,这也正顺应历史新课程改革时代潮流。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枯燥为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生厌学为好学、乐学乃至学而不倦,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
摘要:语文教学复杂而又系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拓展思维,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取舍     语文教学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不论是对教学目标,还是对教学的重难点,都必须做出适当的筛选、正确的取舍。必须从教学需要出发,从语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育最忌讳不公平。“一碗水端平”,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教育实践中,优生和差生不能平等享受老师对待的现象比比皆是:优生,因其成绩好,老师就偏爱,学习上开“小灶”,耐心辅导,勤于指点,真可谓尽职尽责;优生,因其表现好,老师就偏听偏信,多行方便。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尽量原谅,以至庇护。而差生呢?因其成绩差,老师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天生的大笨蛋”“不可救药”,上课从不提问,课后更不过问,
摘 要: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它不但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协作和互动。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过去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 参与教学 创新    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只有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