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航天事业同步发展的“神箭”文化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是中国运载火箭的摇篮,是中国最大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作为中国长征火箭的大本营,一院为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以把各类地球和月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一院为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把中国的宇航员送入太空。


  弘扬“三大精神”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1986年6月,一院第二届党委总结近30年发展经验,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献身航天、勇攀高峰”的院风;同年12月,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在一院优良院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炼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江泽民同志精辟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后,江泽民同志称赞航天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胡锦涛同志将“四个特别”的精神确定为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在一院孕育,同时又指导着一院的发展与时俱进,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无穷动力和源泉。这是一院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展现“四大特征”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一院所从事的是充满挑战而又事关重大国防建设的事业。一院人始终坚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在国家使命、核心价值观、质量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文化根基。
  坚持不辱使命,立志“引领航天,追求卓越”。一院研制的运载火箭是我国宇航事业和国防事业的重要战略支撑。一院自觉地提出要“引领航天,追求卓越”,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体现出的是一院自我加压的意识,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是一院文化的内涵。当下的事情要干得好,未来的事情要想得准,这是一院对自己提出的特有的责任。
  坚持“以国为重”,不断培育核心价值观。一院“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都坚持国家第一,自己咬牙不退缩,承受巨大压力,甚至委屈,都要坚定地完成好国家重点任务;在利益诱惑面前,坚持国家第一,为了集中精力完成国家重点型号,主动放弃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在瞄准未来发展领域上,以支持国家为第一。在涉及到航天未来的新领域里,对于一些型号或领域属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在当时尚无国家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一院自筹经费,自己组织队伍,超前部署,开展研制工作,进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形成有利条件,推动形成国家意志。
  坚持质量第一,践行“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航天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政治形象。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更是与人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院人对质量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视“质量是生命”,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提出了“把成功作为一种信仰”的理念。对待质量问题一丝不苟,每日精细化、高标准地追求“零缺陷”,强调“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用质量文化影响人,渗透到日常自觉的行为当中去,切实提高履约能力,实现客户与单位的双赢发展。
  坚持人才兴院,建设一支“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高科技员工队伍,践行“人才是航天的发动机,航天是人才的推进器”的人才观。航天事业是高科技领域,同时也是高风险领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2006年,一院党委提出了“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院魂是对全院干部员工在克服困难、完成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行为的表述,是一院干部员工企业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也是在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进程中特有的文化精神。
  不断与时俱进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一院紧密结合世情、国情、院情,与时俱进,大力塑造适应市场化转型的新型企业文化。2010年一院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文化重塑”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指出民用产业的企业文化应“发源于军、适用于民”,建立军品产业以国家为重、民品产业以诚信为本,反映各自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并专门颁发了《一院推动民用产业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以新型的文化引导从事不同主业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凝聚信心和力量,提升一院软实力。
  认真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座谈会、征文、演讲、升旗仪式、型号出征仪式主题实践活动等,引导全体员工牢记使命,确保成功。面对高强密度的发射任务,举办“2011创造神奇”、“2012再铸辉煌”为主题的形势任务教育;每年元旦、“七一”、“十一”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年年初,举办全年型号出征仪式。注重报道身边典型,2011年举办了一院“感动我们”颁奖盛会。
  大力加强对外宣传。2007年建院五十周年时,一院以“传承历史、引领航天、凝聚智慧、跨越发展”为主题,开展20余项大型活动。实施1300余米的院文化墙建设,在全院在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中评选建院50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50件大事和最具代表性的50个人物。2010年,一院迎来了运载火箭的第一百次发射,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座谈会等纪念活动;在一院首任院长钱学森同志去世及去世一周年,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老院长,我们怀念您》的院长、书记署名文章,同时赞助拍摄《钱学森》电影、歌剧,目前正在策划修建“钱学森纪念园”。在去年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之际,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把成功作为信仰》的理论文章。此外,在《紫光阁》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期待下一个火箭传奇》的院长、书记署名文章,记述了我国主力型火箭研制、科研管理及火箭的精神风貌。另外,以一院的名义在《科技日报》发表了《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等长篇理论文章。2012年在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第五十次发射之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进行了共计长达一个小时的大型专题报道。
  扎实建设教育载体。先后建设或完善了神箭主题公园、中华航天博物馆、吴运铎展室等教育场所。2012年,一院被评为“军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为宣传航天精神和形象,开展了长征火箭进校园活动,向高校捐赠大型火箭模型;每年组织院士、专家奔赴知名大学和大型国企宣讲航天精神与航天成就,普及航天知识。正在筹建两个总面积600余平米的展厅,分别为一院综合实力展厅和武器展厅。另外,一院新建成的科研大楼的文化墙建设工作和钱学森纪念园建设工作也正在开展。
  回顾一院的发展历程,一院深切地感受到:通过实施“文化育院”战略,将企业文化与科研生产任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企业文化已成为一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日益增强。文化转化为凝聚力,极大促进了重点工程和运载火箭产业化的发展;文化激发了创造力,培养造就了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新一代航天人才队伍;文化提升了影响力,展现和提升了一院的国际地位。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其他文献
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于多年没有建设核电站,核电建造能力严重不足,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缺口。这是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时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出
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追求和行动。从对标定位、夺旗争星,到民情流水线、承诺践诺评诺,各地各部门的鲜活探索,让创先争优植根到了每一个党员心中。开展这·活动,并
有言论称国发37号文为中国军事工业领域"最后的晚餐",如同1992年时任美国国防次长威廉.J.佩里主持的美国国防工业主管参加的晚宴,美国军事工业格局大变革自此始。
新世纪,国家坚决捍卫海洋权益尤其是南海的核心利益。为确保完成好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黄埔军械人在鲜大立、史媛媛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紧贴海军装备发展新形势,高瞻远瞩,主动作为,大胆创新,不断超越,逐步发展成为海军企业中涉及专业最多、保障范围最广、综合性保障企业,谱写了工厂的时代乐章,引领工厂从优秀走向卓越。  使命驱动 黄埔品牌  短短十年间,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在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我国全部的战略导弹武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器、深空探测器和应用卫星;以及部分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
探明烟苗对UV-B辐射强度的响应能力,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K326和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为研究对象,设0μW/cm^2(CK)、35μW/cm^2(T1)、60μW/cm^2(T2)、85μW/
当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正全面实施“一二五四三”中长期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但自上而下都存在一些管理还未形成制度、某些重要业务流程还不规范,信息化流程管理的手段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战略目标实现的步伐,只有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形成一套设计科学、简洁实用、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陈贤昌消费文化是与消费经济学有密切关联的一个新课题.我理解的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是既有密切联系、又属于不同领域的两个范畴.消